更新时间:2021-05-11 18:12:52
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文前
前言
上篇 现代意象诗学初探
第一章 意象本质论
第一节 意象概念的演化
第二节 意与象的关系
第三节 意象与比、兴、象征和意境之间的关联
第二章 意象功能论
第一节 诗美的传达
第二节 力量的集聚
第三节 诗质的呈现
第四节 中介的作用
第三章 意象生成论
第一节 感觉生成论
第二节 生活赐予论
第三节 心物契合论
第四节 想象创造论
第四章 意象鉴赏论
第一节 意象鉴赏的标准
第二节 意象鉴赏对读者的要求
下篇 新诗经典意象解读
第一章 闻一多:“古典”与“现代”两类意象的运用
第一节 两类意象的对照
第二节 两类意象凝聚的矛盾心境
第三节 两类意象的艺术渊源
第二章 徐志摩:永远的“风花雪月”
第一节 风花雪月:作为审美意象的象征意蕴
第二节 风花雪月:诗人人格精神和文艺观念的投射
第三节 风花雪月:永恒的诗意存在
第三章 戴望舒:“残损”类意象及其审美表达
第一节 “残损”类意象的类型
第二节 “残损”类意象的成因
第三节 “残损”类意象的审美作用
第四章 卞之琳:“路”意象与人生之旅
第一节 “路”意象的含义
第二节 “路”意象传导的矛盾心理
第三节 “路”意象的成因及意义
第五章 昌耀:“高原”意象与诗歌的精神维度
第一节 “高原”意象的内涵
第二节 “高原”意象的反思向度
第三节 “高原”意象生成的动因
第四节 “高原”意象构筑的诗性空间
第六章 食指:“季节”意象的主题意义
第一节 未来主题
第二节 成长主题
第三节 眷恋主题
第七章 舒婷:含“泪”面“海”的抒情歌手
第一节 “海”与“泪”:内化与外化的寄托
第二节 “海”与“泪”:理想与现实的投影
第三节 “海”与“泪”:新诗抒情风格的变化
第八章 于坚:“城市”和“乡村”的生态寓意
第一节 “城市”和“乡村”:生态失调与生态和谐
第二节 从“城市”到“乡村”:寻找心灵生态的平衡
第三节 作为文本:新诗链条中的诗歌生态
第九章 戈麦:“死亡”意象与“世纪末哀歌”
第一节 “有温柔的死在召唤”
第二节 “我的疑虑在空气中延伸”
第三节 “一个人生活在自己的水中”
第四节 “我就是这最后一个夜晚最后一盏黑暗的灯”
第十章 余光中:“水”意象谱写的华彩乐章
第一节 水的“海”形态:地理阻隔带来的“乡愁”
第二节 水的“江河”形态:内在源头上的精神归依
第三节 水的“酒”“雨”“湖”等形态:浪漫的诗心与爱情
第四节 水的综合形态:哲理的韵致
第十一章 七月诗派和九叶诗派:苦难里的“白色花”和黑夜中的“三弦琴”
第一节 意象的选择及其精神旨趣
第二节 意象的运用及其审美追求
第三节 意象的选择和运用带来的启示
第十二章 顾城和海子:“梦”与“花”的二重奏
第一节 “梦”与“花”:从生命感悟到精神之旅
第二节 “梦”与“花”:从诗歌理想到生命书写
第三节 “梦”与“花”:对抗和超越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