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2-28 11:16:45
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献词
插图
第一版石序
第一版郑序
修订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 针灸反射学概论
1.1 针灸反射学的新学科
1.1.1 发展针灸疗法的挑战
1.1.2 复杂系统的研究方法
1.1.3 古典术语的科学表达与国际化
1.1.4 针灸反射学的内涵
1.2 反射弧:针灸治病的基础
1.2.1 内稳态与反射
1.2.2 针灸的刺激信号
1.2.3 穴位的组织结构与感受器
1.2.4 针感的传入途径
1.2.5 牵张反射与针下反应
1.2.6 针灸刺激输入的环节
1.2.7 针灸的反射中枢与自主性传出
1.2.8 神经-体液调节的长反射
1.2.9 针灸的治病功效
1.2.10 针刺麻醉
1.3 反射区:经络的实质
1.3.1 经络现象的现代研究
1.3.2 牵涉痛与“内脏-体表相关”
1.3.3 放射痛与“体表-体表相关”
1.3.4 经络学说要发展
1.3.5 取代经络的反射区概念
1.3.6 反射区或经络的形成
1.3.7 反射区的分类与分布规律
1.3.8 反射区与经络体系的关系
1.3.9 反射区的局部重叠与分层
1.3.10 反射区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1.3.11 反射区或经络的简化模型
1.4 针灸作用原理的阐释
1.4.1 穴位作用的相对特异性
1.4.2 针灸调整作用的原理
1.4.3 针灸镇痛作用的原理
1.4.4 针灸康复作用的原理
1.5 针感传导原理的阐释
1.5.1 针感传导的分类与特征
1.5.2 中枢内兴奋扩散
1.5.3 外周动因激发
1.5.4 “肌肉紧张性扩散”假说
1.5.5 “感觉神经末梢间传递”假说
1.5.6 “感觉记忆激发”假说
1.6 反射疗法:针灸的归宿
第2章 针灸反射疗法的控制
2.1 患者“黑箱”
2.2 体表反射信息的获取
2.2.1 皮肤温度
2.2.2 局部软组织的外观与张力
2.2.3 压痛点
2.2.4 皮肤电阻
2.3 针灸干预信息的输入
2.3.1 最佳刺激部位
2.3.2 刺激类型
2.3.3 刺激强度与时间
2.3.4 基本针刺手法的刺激特征
2.3.5 针感的性质及其产生机制
2.3.6 针刺效应与针感的分离
2.3.7 疗程与治疗间隔
2.4 反馈施治的原则
2.4.1 针灸疗效的判定
2.4.2 疗效显现的时间模式
2.4.3 反馈施治的指标
2.4.4 自身对照与即时效应
2.4.5 快速修正治疗方案
2.5 针灸治病的流程图
2.6 影响针灸疗效的因素
2.6.1 机体的敏感性
2.6.2 合适的体位
2.6.3 心理因素
2.6.4 患者的精神状态
2.6.5 操作者的指力
2.6.6 无痛进针法
2.6.7 治疗环境
2.6.8 晕针的利与弊
2.6.9 群体特征
2.6.10 刺激顺序
2.6.11 刺激面积
2.6.12 针的粗细
2.6.13 针刺角度与深度
第3章 提高针灸疗效的对策
3.1 增大刺激量
3.1.1 以痛为输
3.1.2 探穴与捣针
3.1.3 带电移针法
3.1.4 一穴多针
3.1.5 一针多穴
3.1.6 手法辅佐
3.1.7 双手运针
3.1.8 合并电刺激
3.1.9 神经刺激法
3.1.10 “跳动穴”与跳动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