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针灸反射学(修订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4 针感的传入途径

在前一节已经分析了穴位刺激时可能激发的的各种感受器,这里来讨论它们的传入纤维与针刺感觉的两种传入途径。

大量的实验与临床观察到,当所刺激的穴位用麻药封闭后,可使针感消失;传入神经用麻药阻滞或完全横断的情况下,在该神经支配区扎针不出现针感;脊髓全横断或腰麻后,在感觉丧失平面以下扎针也不产生应有的针感;伴有感觉障碍的偏瘫患者,在患侧扎针时针感减弱或消失,而在健侧扎针时针感不受影响。总之,如果在针刺部位所支配神经传导通路上的任意一处被阻滞、切断或破坏,必然导致针感的减弱或消失。

不同的感受器通过不同类型的传入神经纤维传入信号。现代生理学根据神经纤维直径的大小及来源,把传入神经纤维分成Ⅰ、Ⅱ、Ⅲ、Ⅳ四类。Ⅰ类是肌梭及腱器官的传入纤维;Ⅱ类是皮肤的机械(触、压、振动)感受器的传入纤维;Ⅲ类是皮肤痛温觉(冷感觉)与肌肉深感觉(肌肉本体感觉与深部压觉)的传入纤维;Ⅳ类则是无髓鞘的痛温觉(热感觉)、机械感受器的传入纤维[4]

强弱不等的针感可能由不同的传入纤维冲动引起。董泉声等通过对不同针刺手法与肌神经纤维类别关系的研究,发现由针刺诱发冲动综合组成的电位变化图形,随针刺术式不同而异,捻针和指压时通常均引起Ⅰ、Ⅱ、Ⅲ、Ⅳ四类纤维兴奋,提插和摇针同时兴奋这四类纤维的概率只有50%,而刮针、弹针和皮肤针叩击时仅有Ⅰ、Ⅱ、Ⅲ类纤维参与针刺信号的传递。由此他们认为较弱的针感主要由Ⅲ类纤维兴奋引起,而较强的针感可能和Ⅳ类纤维活动的关系更为密切[18][19]

压痛感是大多数穴位或针灸刺激部位所具有的最明显的特点。针刺穴位时的针感强弱不仅与刺激手法有关,也与穴位的原有压痛程度成正比。现在生理学上把触觉与压觉归为同一类感受器,而触-压刺激增强到一定程度也会变为痛觉。游离神经末梢既感受痛觉又感受压觉。这些都提示穴位内广泛分布的游离神经末梢及环层小体等是诱发针感的主要感受器。如果以针灸感觉来作为针灸信息的标志,这些感受器冲动的传入途径,也就是针灸信息的主要传入途径。由刺激肌梭所激发的局部肌紧张,则起维持与强化针感或针刺信息输入机体的作用。

感觉生理学已经基本明确,体表感觉由脊髓传到大脑皮层有两种途径:一为浅感觉(痛温觉与粗糙触觉)传导途径,二为深感觉(肌肉本体感觉与深部压觉)传导途径。精细触觉的传导途径同深感觉。本体感觉是指运动器官如肌肉、肌腱、关节等的位置觉、运动觉和振动觉。精细触觉是指皮肤上辨别两点的距离及接触物体实体的感觉。

针刺时产生的来自四肢、躯干和颈部的浅感觉传入纤维在脊髓先交叉再上行,即进入脊髓后在其后角更换神经元发出纤维,立即交叉到对侧,分别经脊髓丘脑侧束(痛、温觉)和脊髓丘脑前束(粗糙触觉与压觉)上行抵达丘脑的后外侧腹核。头面部的浅感觉传入纤维来自三叉神经节,它止于脑桥的三叉神经主核和脊束核,由此两核发出二级纤维交叉到对侧,组成三叉丘系,伴脊髓丘脑束上行,抵达丘脑后内侧腹核。

针刺时产生的深感觉与精细触觉的传入纤维在脊髓是先上行后交叉,即进入脊髓后,其上行分支经同侧后束上行,抵达延髓下部。上下半身来的纤维分别在契状核和薄束核更换神经元,再发出纤维交叉到对侧,经内侧丘系也到达丘脑的后外侧腹核。现在还知道,由脊髓发出的第二级感觉神经元纤维上行通过脑干时,也可以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内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并且反复换元上行,然后抵达丘脑靠近中线的髓板内核群。

丘脑是感觉传导的第二级换元接替站,只进行感觉的粗糙分析与综合。它一方面由后腹核、膝状体等发出特异性投射纤维到大脑皮层(中央后回的第一感觉区,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的第二感觉区,中央前回的运动区等)的特定区域,引起一定的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相应的传出神经冲动;另一方面也从髓板内核群等发出非特异投射纤维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其他广泛区域,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图1-3 深部穴位针刺感觉的两种传入途径

图1-3中显示了针刺深部穴位时针刺感觉的传入途径。图中略去了脊髓以上部位的针感传导与控制过程。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浅、深两种感觉传导途径与前一节所提穴位的浅、深两种感受器系统并不是完全对应的。如属于穴位深部感受器系统的一些游离神经末梢,它们的传入纤维可以是Ⅳ类或Ⅲ类纤维,经浅感觉传导途径,即脊髓外侧束,传入中枢引起针感;而属于穴位浅部感受器系统的一些触-压觉(如精细触觉)感受器兴奋时,其传入冲动也可以通过深感觉传入途径,即脊髓后束,传入中枢引起针感。所以,不论穴位的表浅或深厚,或者在同一个穴位上刺激深浅的不等,上述两种传导途径都可能单独或合并参与针灸感觉的形成与治疗信息的输入。一般来说,在身体上大多数浅表穴位针灸时(如皮肤针、艾灸、耳针或浅刺时),其痛温觉显然是通过浅感觉传导途径传入的;而在深部穴位尤其是在肌肉丰满处的穴位上针刺时,既通过浅感觉与深感觉的两种途径传入诱发针感,又通过不产生针感的牵张反射维持或强化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