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28 18:29:45
封面
版权信息
前言
1 经济学的方法论
1.1 资本异质性否定边际分析
1.2 实证,不是证实
1.3 公理演绎与实证分析
1.4 流量、存量、财富总量
1.4.1 流量分析与存量分析
1.4.2 财富总量
1.4.3 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不能并存
2 企业的本质
2.1 从古典到科斯
2.2 所有权与使用权
2.3 工资的竞争决定
2.4 资本权利
2.4.1 租金与利润
2.4.2 所有权与控制权
2.5 企业本质
2.5.1 可交易权利的演进
2.5.2 分工生产中的责任
2.5.3 企业的最后责任人
3 货币理论
3.1 货币性质、货币价格与货币租金
3.1.1 总需求管理中的货币
3.1.2 信用货币的职能
3.1.3 债权货币与债务货币
3.1.3.1 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的两个途径
3.1.3.2 债权货币与债务货币
3.1.4 货币租金与货币价格
3.1.4.1 货币租金
3.1.4.2 货币价格
3.2 利率决定与总量经济
3.2.1 双重利率决定与IS-LM模型之否定
3.2.1.1 双重利率决定
3.2.1.2 IS-LM模型之否定
3.2.2 降低利率对货币量的影响
3.2.3 降低利率对价格水平的影响
3.2.4 降低利率对总需求的影响
3.3 价格水平上升,总需求上升
3.3.1 新古典综合派的供求价格理论
3.3.2 价格水平上升,总需求上升
3.3.3 价格与投资需求
3.3.4 价格与消费需求
3.3.5 极端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与总需求
3.4 债权货币:货币供求决定利率
3.4.1 凯恩斯的利率决定论
3.4.2 债权货币与凯恩斯陷阱的必然性
3.4.3 量化宽松绕不开凯恩斯陷阱
3.5 债务货币:利率决定货币需求
3.5.1 中央银行决定基础利率,商业银行决定货币需求
3.5.2 负利率政策消除了凯恩斯陷阱
3.5.3 用债务货币控制价格水平
3.5.4 调整实际利率
3.5.4.1 市场价格上升,实际利率被动降低,反之亦然
3.5.4.2 中央银行主动降低实际利率
4 货币内生的供求理论与收入决定
4.1 市场规模与劳动分工
4.1.1 分工带来效率
4.1.2 劳动分工与报酬递增
4.1.3 劳动分工与市场规模的论争
4.1.4 市场规模与分工的关系:PT=LE
4.1.4.1 工资,是要素分工收入的一部分
4.1.4.2 市场规模等于要素收入,也等于分工收入
4.2 费雪方程式拓展:MV=PT=LE
4.2.1 经济总量的三位一体
4.2.2 经济增量的三位一体
4.2.3 总量增长率与内含要素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4.2.3.1 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
4.2.3.2 经济增量之间的关系
4.2.3.3 总量增长率与内含要素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4.2.3.4 举例
4.2.4 增量货币配合,吸纳新就业的报酬递增
4.3 货币、价格与收入
4.3.1 分工的不可逆性
4.3.2 价格与分工共同演进
4.3.3 不同的价格水平容纳不同的分工水平
4.3.4 价格与产出效率
4.3.5 价格与质量
4.3.6 价格与收入
4.3.7 价格与财富总量
5 总需求中的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
5.1 马歇尔矛盾
5.2 货币流通速度
5.2.1 从萨伊到凯恩斯
5.2.2 货币流通速度V=1
5.2.3 货币流通速度V≠1
5.2.4 货币流通速度V的极端演绎
5.2.4.1 在货币短缺的小镇,如何能够卖掉自己的商品和服务,同时消费自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5.2.4.2 货币流通速度与国家GDP
5.2.5 商业债务的被动产生
5.2.5.1 物物交易时代“无法”进行商业借债
5.2.5.2 货币性商业债务
5.2.6 相对价格与一般价格——关于瓦尔拉斯一般均衡
5.2.6.1 建立在相对价格之上的瓦尔拉斯一般均衡
5.2.6.2 一般价格
5.2.6.3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的演绎
5.3 伪货币流通速度
5.4 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创造”
5.5 信用货币的制造成本是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