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4.1 流量分析与存量分析
流量分析的杰出代表:MV=PT。
费雪在1911年出版的《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提出了交易方程式:MV=PT[6]。方程式中,M是一定时期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V是一定时期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即货币流通速度,P是平均交易价格,T是交易数量。
1917年,庇古在《经济学季刊》发表《货币的价值》一文,把马歇尔的观点形式化,提出K=M/PT,即剑桥方程式。
K=M/PT与MV=PT,都是经济学的经典和里程碑。
与MV=PT的流量分析不同,K=M/PT是存量分析。
马歇尔认为,费雪的恒等式(MV=PT)“没有说清楚决定货币流通速度的原因”,并指出“货币流通速度是随着一国人民认为手头应该保有的购买力数额的变动而变动的”[7]。货币流通速度取决于人们的持币时间和持币量,而人们的持币时间和持币量又取决于人们的财产和收入中有多大一部分以货币形态贮存起来。人们以货币形态贮存起来的财产和收入是“人们愿意保持的备用购买力”,这部分购买力的高低取决于以货币形态保持的实物价值。
马歇尔、庇古当时对K=M/PT的解释有诸多的局限性。今天看来,其中,M表示货币存量,P表示存量资产价格、存货价格,T表示存量资产数量、存货数量,K表示人们持有的货币M与持有的非货币资产、存货价值PT的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