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4-24 19:45:42
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簡介
作者簡介
文前
序一
序二
緒論
一 解題
二 研究史回顧
三 以往研究方法的檢討與反思
第一章 孔門後學分化因緣考
一 內因之一:孔子思想之發展性、豐富性與多歧性
二 內因之二:孔子教育之開放性、包容性與非限定性
三 外緣之一:春秋戰國之際的時勢巨變
四 外緣之二:儒學傳播與地域文化的融合
五 外緣之三:諸子蜂起與思想的挑戰及互攝
第二章 子張之儒新考
一 子張里籍考辨
二 子張應屬於“政事派”
三 子張與墨家關係之考辨
第三章 子思之儒考述
一 子思之儒爲原憲説不成立
二 子思之生卒年考
三 子思的師承
四 子思之儒的組成
五 “思孟學派”:歷史的真實,還是觀念的建構?
第四章 由新出簡帛看子張與子思之師承關係
一 郭店簡《忠信之道》與子張之儒
二 上博簡《從政》與子張之儒
三 子張與子思之師承關係
第五章 楚簡《尊德義》與子思之儒的政治觀
一 教化論:爲政者教道之取先
二 德治論:爲君之道在尊德義
三 禮治論:明德者莫大乎禮樂
四 民本論:“民,愛則子”與“動民必順民心”
五 關於《尊德義》作者为子思之儒的推測
第六章 顔氏之儒考述
一 顔氏之儒指顔回一派
二 顔子生卒年新考
三 顔子應有門人
四 顔子與曾子、思孟之關係
五 顔子與莊子之關係
第七章 上博簡《君子爲禮》與顔氏之儒
第八章 漆雕氏之儒辨正
一 “漆雕氏之儒”基本史實考辨
二 “漆雕氏之儒”爲“任俠派”駁議
第九章 論子貢的現实主义及理性主义精神
一 子貢與孔子的關係及其在孔門中的地位
二 子貢之現實主義氣質與務實功利原則
三 子貢之理性主義思想與懷疑精神
四 關於子貢思想現代價值的一點思考
第十章 仲弓之儒的思想特徵及學術史地位
一 上博簡《仲弓》所見仲弓之儒及其思想特徵
二 仲弓之儒與荀子的關係
第十一章 《繆和》《昭力》與孔子易教
一 帛書《繆和》《昭力》與孔門易學傳承
二 孔子易教:教化與宗教之間
三 帛書《繆和》《昭力》與孔子易教思想
第十二章 由新出簡帛看《論語》成書問題
一 孔子遺説之記錄
二 由新出簡帛看《論語》成書
三 《論語》《家語》與子思之關係
第十三章 孔門弟子後學與《論語》編纂新探
一 《論語》是精心編纂而成的
二 《論語》是中國最早的私人著述
三 《論語》對後世書籍的影響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