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4-21 18:38:20
封面
导论
第一章 从外饰到本体:“前文体论”时期的先秦两汉“文章”观
第一节 本体的外形或修饰:“文”概念的基本内在规定
第二节 内修“文德”与外备“文章”:“周文”的两个基本向度
第三节 “人”为本体:周代“人文”的多层次系统
第四节 “空文”与“润色”:两汉“文章”观的基本倾向
第五节 从汉代赋论与六朝辞赋批评比较看汉代的“文章”观
第六节 人与文的统一及文的内在统一:王充文学观的新转向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体论产生与《典论·论文》文学史意义重评
第一节 “体”义原始:“心—体”相对与“异‘体’”相对
第二节 “文体”概念的出现及其基本义与偏指义
第三节 古代“文体”概念现代阐释的盲点与误区
第四节 文体的自觉:汉末魏晋文学观的历史特质
第五节 文体自觉与文体论产生的文学史意义
第三章 诗体节奏的内在矛盾与七言诗体的生成及发展
第一节 诗语节奏论对七言诗体晚熟原因的几种解释
第二节 诗体的完整性与诗歌节奏的多重性
第三节 七言韵语的原初实用化倾向与七言诗语体节奏的晚熟
第四节 《楚辞》式情感节奏对早期七言韵语的整合与骚体式七言诗的形成
第五节 言志、反讽与抒情:汉代非骚体文人七言诗的创作与演进
第六节 “立体益孤,含情益博”:鲍照隔句韵七言诗体的特创
第四章 刘勰文学“通变”论的意义建构与整体解读
第一节 “变而通”与“通其变”:《周易》“通变”论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文体分化与规范偏离:南朝文学“新变”的两种基本倾向
第三节 以经典“体要”驭新变“奇辞”:刘勰论文的基本立场
第四节 化“讹变”为“通变”:刘勰文学“通变”论重心的转向
第五节 “矫讹翻浅,还宗经诰”:《通变》篇的主旨与主线
第六节 从“变则通,通则久”到“变则可久,通则不乏”:“通变”论意义结构的重建与刘勰“通变”论的完成
第五章 文体论视野中的诸“风骨”说内涵解读与比较——从刘勰、钟嵘到陈子昂
第一节 亦内亦外,喻义多样:从“骨”在生命结构中的特殊位置说起
第二节 端直之言,骏爽之情:完整理解黄侃《风骨》札记及其意义
第三节 脚踏实地,慎选明辨:寻找走出“风骨”论迷宫的金线
第四节 钟嵘“风力”说:“风”情“骨”志,润饰“丹彩”
第五节 陈子昂“风骨”说:“风”“骨”一维,情志共体
第六章 文体论视野中的刘勰、钟嵘文学观比较——以《文心雕龙》和《诗品》之“奇”概念为例
第一节 “文体解散”之弊与刘勰对文体完整统一性的坚持
第二节 《文心雕龙》之“奇”与刘勰对一般文体规范的重构
第三节 《诗品》之“奇”与钟嵘对五言诗文体优劣的品第
第七章 从“文章整体”到“语言形式”——中国古代文体观的日本接受及语义转化
第一节 从“文体”到“文字”——“文体”概念的跨语境移植与本体的形式符号化
第二节 日语“文体”概念与近代日本“国语”建构
第三节 日语“文体”概念二分语义模式的渐次形成
第八章 从“表达思想”到“表现个性”——中国现代文体观演变与现代文学的阶段性诉求
第一节 日本近代“文体”观的输入与梁启超的“新文体”
第二节 作为语体的“文体”与白话国语的推行
第三节 作为“风格”的文体与现代白话文学的成熟
第四节 日语“文体”二分释义模式的接受及改造
参考文献
后记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