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8-25 10:07:20
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前言
概述篇
一、秦石鼓的发现
(一)石鼓文发现于初唐
(二)石鼓文发现的地点在今宝鸡市石鼓山附近
二、秦石鼓的保存与迁徙
(一)唐代发现后的遭遇
(二)经五代之乱后,北宋时发现《作原》鼓遭损而成臼
(三)石鼓在宋及金元时的迁徙
(四)明清至民国初年石鼓文的存护
(五)石鼓因抗日战争的一次大迁徙
三、石鼓的形制与称名
四、石鼓文的拓本和各种复制本
(一)重要拓本及其影印本
(二)石鼓文的摹刻和摹写本
(三)石鼓文的复原
五、石鼓文的字数
(一)原应有的字数
(二)拓本中留存最多的字数
(三)现存字数
辨析篇
一、石鼓为秦文公时器考证
(一)前人对石鼓文制作年代的看法
(二)石鼓文作于秦文公时辨析
附:关于对石鼓文制作年代几种不同说法的辨析
二、石鼓文的注释与解说
作原
吾水
而师
吴人
殹
霝雨
附:“大蒐礼”前半部:教练之礼
“大蒐礼”后半部:田猎之礼
鑾车
田车
车工
马薦
石鼓文思想内容总说
三、石鼓文的排列次序
延伸篇
一、石鼓文的文化价值
二、受石鼓文滋养的书法家
古拙错落的意趣——朱耷的《石鼓文》书作
临《石鼓文》以畅其致——邓石如的篆书艺术
以蜾匾为取径——杨沂孙的篆书
圆润若柳枝——黄易临石鼓文
弘扬石鼓书法的泰斗——吴昌硕的《石鼓文》书法
精谨显典雅——罗振玉《石鼓文》书法的学者气
恬淡高古的追求——王福庵临《石鼓文》
纵长却端庄——孙绍伯的《石鼓文》书法
凝重得古朴——马公愚《石鼓文》书法的意蕴
借古逞己意——邓散木的《石鼓文》书法
恣肆淋漓寓古意——对陶博吾临《石鼓文》书法的解读
圆厚而宽博——于安澜晚年的《石鼓文》书法
浑厚寄苍穆——取法《石鼓文》的篆书大家刘自椟
于细微处见精神——李刚田临《石鼓文》的创意
石鼓育群葩——《石鼓文》对其他篆书家的影响
附图
一:明安国藏石鼓文宋拓先锋本选页
二:安国藏石鼓文宋拓中权本选页
三:安国藏石鼓文宋拓后劲本选页
四:虢季子白盘铭文拓片
五:上海博物馆藏秦公鼎铭文拓片
六:宝鸡市博物馆复原鼓拓片
附录 古代有关石鼓文诗歌选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