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饱和攻击营销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华为营销故事

2017年9月15日,我在华为接待一家参访华为的游戏企业。这家游戏企业的老板是华为前员工,辞职创业取得了巨大成功。游戏公司老板安排手下年轻的管理者们走进华为,目的就是要让他们开开眼,学一学华为公司的气质。

这一天是华为公司注册成立30周年的日子,但是公司像往常一样,没有任何庆祝、发文。华为就是有这样一种气质:专注于商业本身,不搞繁文缛节,只搞他们认为有用的事。华为每年大会时高层领导都要搞工作作风宣誓,内容共八条,其中第六条是:“我们反对文山会海,反对繁文缛节。学会复杂问题简单化,600字以内说清一个重大问题。”

华为也会搞仪式,但仪式要有明确而实在的目的。1996年,华为为了让市场部早期的功臣、元老从管理岗位上撤下来,换上更有知识、更有能力的人当领导,就搞了一个市场部干部辞职大会,所有干部都辞职,然后重新任命上岗。这个仪式给华为立下了一个干部能上能下的规矩,对华为领导层能够不断地新陈代谢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2000年,为了改变研发部门闭门造车、不贴近市场的风气,在深圳体育场搞了一场研发部“呆死料”大会。2012年,为了提拔研发体系的年轻人,又搞了2000名研发将士奔赴市场的出征大会。公司发个文、开个简单的会议,也能搞定这些事。但这些仪式不是多余的,因为仪式可以让员工热血沸腾,对深入贯彻最重要的思想、统一行动来说非常重要,善于搞仪式的公司更有活力。早年我有些困惑,本来发个文就可以搞定的事,为啥要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人员从各地飞回来开万人大会?后来我才明白,要贯彻一项重要的事情,光简单地说一下是不够的,也要发动“饱和攻击”,才能让对方相信、记住,才能改变别人的观念。

1987年9月15日注册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开始就是一个二道贩子,俗称“倒爷”——当年市场经济刚开始积累,二道贩子是市场经济的先行者,他们对市场最敏感,敢于冒险,能够抓住商机。华为创业时期,市场上“倒爷”满天飞,华为也是其中一员。

当时注册公司最低要2万元,任正非自己有3000元,又找了6个人,凑了21000元,注册了华为公司。其他出资者并没有一起创业,他们的信息也无从查找。据任正非在2019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讲,后来出资者的钱都让他高价归还他们了。除了任正非之外的6名出资人相当于早期的财务投资者。

虽说叫技术有限公司,但华为一开始是没有技术的,而是倒腾各种东西找饭吃,据华为原副总裁刘平回忆,最初创业时华为还卖过减肥药。后来任正非在辽阳的一个战友告诉他,倒卖小型电话交换机可以赚钱。这个机缘让华为走向了通信领域,30年后,华为成为中国商业史上的一个奇迹。

1988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万亿人民币多,几乎是现在的百分之一,你可以大致想象当时的经济情况,简单地说,当时做1元钱的生意像现在做100元钱的生意一样难。华为公司成立时,通信市场刚刚起步,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关于199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1990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为80亿元,比上年增长24%。邮政快件、特快专递、传真、国际及港澳电话等业务的增长幅度都超过20%。年末城市市内电话装机用户达到520万,比上年末增长22%,程控电话已占市话总容量的43.5%”。当时邮政加电信的总业务量还不到今天电信收入的1%,2021年,仅仅三大电信运营商收入就达到了1.61万亿元,是1990年邮电业务总量的200倍。

华为的发展也像其他伟大的公司一样,首先是抓住了电信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1988年是改革开放第10年,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中国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就像今天的很多机遇一样,当时能够看到电信业大发展的公司也很多,谁能杀出重围,成为最后的胜者才是关键。

华为从代理电信设备起家,一开始就种下了重视营销的基因,并且一直保持到现在。在市场高速成长的环境下,一般都会有善于营销的公司脱颖而出。华为的过人之处就是一直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靠强力营销牵引企业发展的同时,也一刻不停地增加产品竞争力,形成了产品力和营销力循环的竞争优势。

2018年,华为发布了《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纲要2.0(总纲)》,总结了过去30年公司发展的总体情况,把公司发展分成四个阶段。本书就按照这四个阶段讲述华为营销发展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