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史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史研究的前景与展望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历史研究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长期以来却一直处于相对薄弱的尴尬局面,为了进一步推动学科的良性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汉语教学史的研究:

第一,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原始文献,建设共享平台和资源库。

原始文献的缺乏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史研究遇到的首要障碍。目前的文献整理大多是研究者个人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财力搜集而来,由于汉语教学史的原始文献在国外的收藏更为丰富,获取也较国内方便,很多研究者不得不远赴重洋,凭借一己之力搜集文献。文献搜集之后,研究通常由分散的个体进行,不同研究者之间缺乏必要的共享与交流。建设文献共享平台和资源库,不仅可以众人拾柴火焰高,有利于文献的丰富和完善,而且还可以做到人力、物力多方面的节约,最大效率地创造价值。

第二,加强课程与专业建设,培养师资力量。

目前在全国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中开设“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史”或者“世界汉语教育史”这类课程的寥寥无几,设置这一专业或研究方向的高校也少之又少,这种现状显然不利于学科发展。因此,应该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开设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并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史作为专业必修课。另外,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和博士阶段设立相应的专业方向,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先决条件。开设新兴领域的课程,困难是不可避免的,为此可以由相关部门组织编写教材、开设教师培训班,通过一线教师的培养,保证新课程顺利开设,也通过教学不断储备后续力量。

第三,巩固学术阵地,培养学术梯队。

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史研究发展的产物,学会自2004年成立以后已经陆续召开了十届年会,积极推动领域内研究的发展。近几年,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在商务印书馆推出了“国际汉语教育史研究丛书”,推动新的研究成果不断问世;同时,正在筹备创办学会会刊。随着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的年会规模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高,老中青三代中外学者汇集到一起,使学会成为一个愈加重要的学术团体,也为学刊等学术阵地的开辟和学术梯队的培养建设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舞台。

第四,结合国家战略,联合多种力量,推动学科发展。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史研究需要对全世界的汉语教学历史进行调查,这是个人力量难以达到的。因此,我们可以结合国家战略,联合孔子学院和汉语国际推广的力量,推动汉语教学史研究的发展。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球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分别达到525所和1113个。在世界各地,我们可以设立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分会,推动不同国家和地区汉语教学史文献的发掘与整理,吸纳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研究者加入研究队伍。这不仅有利于克服多种语言的障碍,还可以利用各地优势开展相关研究,加强国别汉语教学史的建设,从而推动世界范围内汉语教学史的研究。


1 张亚军《历史上的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年第3期。

2 徐恭生《琉球国在华留学生》,《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

3 武柏索《欧洲第一个汉语研究中心——古老而年轻的那不勒斯东方大学》,《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4期。(本书第六章第一节)

4 鲁健骥《谈对外汉语教学历史的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语言文字应用》1998年第4期。(本书第一章第二节)

5 鲁健骥《谈对外汉语教学历史的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语言文字应用》1998年第4期。(本书第一章第二节)。

6 施光亨《历史上的汉语教学:向着第二语言教学走出的第一步》,《海外华文教育》2004年第4期。(本书第一章第一节)

7 张西平《世界汉语教育史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世界汉语教学》2008年第1期。(本书第一章第三节)

8 李宇明《重视汉语国际传播的历史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年第5期。

9 董明《明清两代汉语在琉球的传播》,《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第4期。

10 董明《隋唐时期汉语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专刊。

11 董明《明清时期琉球人的汉语汉文化学习》,《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12 王继红《隋唐对外汉语教学史考》,《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13 高霞《唐代的对外汉语传播简介》,《楚雄师专学报》2001年第2期。刘敏《唐代留学生教育的兴盛及其影响》,《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2期。

14 卞浩宇《唐元时期来华传教士汉语学习和研究》,《宗教学研究》2011年第3期。(本书第二章第一节)

15 张西平《明清时期的汉语教学概况——兼论汉语教学史的研究》,《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1期。(本书第二章第二节)

16 张卫东《论19世纪中外文化交往中的汉语教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本书第二章第三节)

17 温云水《民国时期汉语教学史料探究》,《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第2期。(本书第二章第四节)

18 金基石《韩国汉语教育史论纲》,《东疆学刊》2004年第1期。韩容洙《韩国汉语教学概观》,《汉语学习》2004年第4期。

19 王幼敏《近代日本的中国语教育》,《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年第4期。王幼敏《近代日本中国语教育的历史轨迹——同远东政治紧密相连的语言教学》,《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20 曹秀玲《东北亚汉语教学的历史与现状综观》,《世界汉语教学》2008年第3期。

21 白乐桑《法国汉语教学历史沿革与现状》,张放编译,《法语学习》2005年第2期、第3期连载。

22 李木谢子《早期德国汉语教育史简要综述——明朝后期至1887年的德国汉语教育》,《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第9期。

23 顾钧《鸦片战争以前来华美国人的汉语学习》,《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本书第五章第一节)

24 王治理《早期对俄汉语教学与俄罗斯的汉语教学》,《海外华文教育》2003年第2期。肖玉秋《1864年以前的俄国来华留学生》,《历史档案》2007年第1期。

25 程相文《〈老乞大〉和〈朴通事〉在汉语第二语言教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汉语学习》2001年第2期。(本书第三章第一节)

26 李真《〈汉语札记〉对世界汉语教学史的贡献》,《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第4期。(本书第三章第二节)

27 这三篇文章分别参见《辞书研究》2004年第2期、2010年第4期和2013年第1期。(本书第四章第四节)

28 顾钧《鸦片战争以前来华美国人的汉语学习》,《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本书第五章第一节)

29 施正宇《试论清代来华西方人的中国语言水平——从京师同文馆的建立说起》,《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本书第五章第二节)

30 何莫邪《〈马氏文通〉以前的西方汉语语法书概况》,《文化的馈赠——汉学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语言文学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本书第五章第四节)贝罗贝《二十世纪以前欧洲汉语语法学研究状况》,《中国语文》1998年第5期。

31 姚小平《16—19世纪西方人眼中的汉语汉字》,《语言科学》2003年第1期。

32 许光华《16至18世纪传教士与汉语研究》,《国际汉学》2000年第2辑。(本书第五章第三节)

33 岳岚《马六甲英华书院的汉语教学》,《汉学研究》2016年春夏卷。(本书第六章第三节)

34 武柏索《欧洲第一个汉语研究中心——古老而年轻的那不勒斯东方大学》,《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4期。(本书第六章第一节)

35 张静贤、费锦昌《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的汉语教学》,《世界汉语教学》1993年第3期。

36 李向玉《澳门圣保禄学院的中文教学》,《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第3期。(本书第六章第二节)

37 岳峰《理雅各与牛津大学最早的汉语教学》,《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第4期。

38 崔颂人《美国汉语教学的先驱——戈鲲化》,《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第3期。(本书第七章第一节)

39 刘小湘《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珍贵遗产——试论老舍在伦敦期间的对外汉语教学》,《世界汉语教学》1992年第3期。赵金铭《魏建功先生在朝鲜教汉语和在台湾推广“国语”的贡献》,《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3期。(本书第七章第二节、第三节)

40 王顺洪《日本明治时期的汉语教师》,《汉语学习》2003年第1期。

41 该丛刊收录了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10种。

42 该汇刊汇集日本江户、明治两个时期汉语教科书和工具书134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