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史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唐元时期的汉语教学1

民国之前,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曾先后出现两次来华西方人汉语学习高潮。第一次高潮起源于明清之际天主教来华传教,第二次高潮发轫于晚清基督教新教在华传播。在这两次汉语学习高潮中,来华传教士均充当起汉语学习和研究的开拓者和主力军。对此,国内学术界已有大量相关研究、论著问世。2值得注意的是,基督教在明清之前亦曾有过两次在华传播的历史,即唐朝的景教和元朝的也里可温。由于种种原因,对这一时期来华传教士的汉语学习和研究鲜有人提及,这也使得来华西方人早期汉语学习史研究成为一个长期未受关注的领域。然而,正如明末耶稣会士范礼安(Alexandre Valignani)所言,要想在中国传教,“最要之条件,首重熟悉华语”3。传教士来华后首先需要克服的便是语言障碍,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学习当地语言,并将此看作未来传教事业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尽管唐元时期来华传教士的人数、传教规模及影响等方面均无法同明清时期相提并论,但来华传教士对当地语言的学习和研究则是一个无可否认的历史事实。本节通过对现有史料的梳理和分析,试图勾勒出唐元时期来华传教士汉语学习和研究的整体概况,进而揭示来华传教士所采取的“文字传教”方式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