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控制的孩子:理解及管理孩子破坏性情绪的辩证行为疗法技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辩证行为疗法的基础理论

在讨论本书相关技巧和策略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辩证行为疗法的关键术语和原则。了解这些概念将有助于您建立正确的思维框架以方便学习。这将改变您的思维、谈话和行为方式,而它们又会影响您与孩子在一起时的思维、谈话和行为方式。

辩证行为疗法是认知行为疗法(一种探讨认知和情绪以及行为的结构性、以目标为导向、循证的心理疗法)的一个分支。该疗法由心理学家玛莎·M.莱恩汉(Marsha M.Linehan)所开创。辩证行为疗法的创立本来是为了帮助那些因边缘性人格障碍而情绪和行为失调的人,此后该疗法不断演化。如今,辩证行为疗法被认为是治疗各种情绪和心理障碍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理念甚至对于那些没有任何诊断的人也非常有用。所有人,尤其是父母们,都能因其技巧而受益,因为这些技巧能够帮助人们构建健康、稳定的关系以及强烈的自我感。

辩证是什么意思

读者可能想到了,辩证行为疗法的精华就在于其辩证观,后者已经被融入了您接下来将了解到的技巧和原则之中。别被这一词语吓到,它没有听起来那么像一个科学术语!

“辩证”一词与“对话”一词同根,它被定义为创立两个(或貌似)相反或矛盾观点的组合(一种融合)的能力。简单来说,它是通过对话和讨论找到中间地带的艺术。

很多专家专注于以爱和接受教养、践行行为转变和管教策略。这两种方法可能表面上看似矛盾,而父母们在自己教养旅程的不同阶段会青睐其中一种方法。他们可能侧重于接受:无条件地接受就会造就一个可爱、情绪健康的孩子,我不希望他认为我不喜欢他现在的样子。他们也可能侧重于改变:他需要恰当的行为方式,再怎么接受他、爱他也不会让他有所改变。

然而,要养育一个健康、行为良好、平衡的孩子,接受和改变都不可或缺。极端侧重于接受不会带来行为的改善,孩子不会自动“学会”恰当的行为。同样,尤其是对情绪敏感的孩子来说,只侧重于改变往往会让孩子感觉被误解、怀有戒心以及忧心忡忡。

通过基于辩证行为疗法的教养,我们认识到接受和改变都是有价值的。在本书中,您将学到如何天衣无缝地同时践行接受和改变:我接受孩子现在的样子以及他所取得的成就并为之喝彩,但我希望改变他现在的某些行为。

您可以试试用一根手指捡东西。用两根手指就容易多了,不是吗?您需要用两根手指,从相反的方向向该物体施加压力才能抓牢。

这就是辩证法的基础:两根“手指”比一根强。

虽然这两个概念(看似)互相矛盾,但您可以利用辩证法将它们融合在一起,创造一种更强大、更牢靠、更有效的教养方法。

为什么选择辩证法

以辩证的方式行动和思考能够帮助我们解脱:摆脱不健康的想法,丢弃无效的策略,远离权力斗争。辩证法之中没有“正确”或“错误”的方法,没有非黑即白的思维,也没有“我的方式与你的方式的对决”。相反,我们侧重于找到一条宝贵的中间道路。

辩证法的好处不一而足。以辩证的方式进行思考,您可以:

● 扩展您的思想和观点,从而容纳和理解您孩子的思想和观点。

● 了解并获得有关孩子动机和思维模式的知识。

● 学会“破解”僵局,解决与孩子之间的冲突并减少权力斗争。

● 减少您内心以及您家中的孤立、紧张和截然对立。

● 变得更为灵活、更容易接近,以建立一种更讲究沟通、更紧密的亲子关系。

● 避免假设和指责,进而减少摩擦并加强您与孩子之间的纽带。

● 学会平衡极端,以实现有效沟通和解决问题。

辩证行为疗法的基本理念

玛莎·M.莱恩汉(1993年)提出了辩证行为疗法的三个关键原则,它们构成了本书的基础。它们将有助于您开始进行辩证思维,使您能够将所有策略最优化。

如果您觉得这些理念有些费解,别担心,您在读完全书之前无须对它们了若指掌。这只是带您了解辩证行为疗法的原则和语言的序曲而已。您会发现,这些主题将贯穿每一个章节,在每一个章节您都能以清晰、适用的方式学习这些主题。如有需要,您可以随时回过头来参看本章内容。

理念1:这个世界充满了对立的力量

由于辩证法的基础就是中和两种对立的观点,因此这一核心理念至关重要。

这个世界充满了对立。物质与反物质,反向与正向,黑与白……对立双方可能同时成立。您可以安于现状也可以努力改变。您可以强硬又温和。您可能已竭尽全力又需要更加努力。

鉴于此,您要认识到各方都有其真实性、有效性和合法性。物质领域不存在单一、无可争议、绝对的真实。我们的目标在于找到两种对立观点的最佳平衡点、汇合点和融合点。

“辩证”并非“妥协”的华丽表达。相反,它指意识到并承认另一方也有道理的行为。意识到自己观点中的道理并非难事,难就难在发现对方观点中的道理和自己观点中所缺失的道理。如果您将所有的道理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更为完整的道理,您就实现了辩证平衡。

为开启辩证思维和行动之旅,请尝试在您的日常互动中使用以下小窍门和策略:

● 在各种情境下都要看到事情的不同方面以及各种观点。反思一下:关于这一点我忽略了什么?别人观点中的“核心道理”是什么?这可能有些像唱反调。

● 尊重并认同双方的道理(见第五章)。这并不意味着您要放弃自己的价值观、出卖或妥协。如果您很难将就对立的道理,没关系,因为学习另一种思维确实需要时间和练习。接受这一悖论,泰然处之吧,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充满了对立。

● 不要总盯着对错或好坏。事实上,没有什么(没有辱骂或忽视行为的)教养策略一定是“对的”或“错的”。相反,您应该着重于有效性,着重于真正起作用的东西(见第三章和第四章)。

● 要认识到看待同一个问题的方式绝非只有一个。设想一下地上写着一个巨大的数字。从一个视角看,这个数字是6;从相反的视角看,它就成了9。站在这两个视角的人,都可以理直气壮地坚持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不论您觉得“正确的”答案多么明显,不妨试试从另一个视角来看看吧。

● 调整一下您所使用的词汇。从“但是”换到“只是”吧。在第五章中您将看到,“但是”一词会把任何一句话的前半句都抹杀掉。他是个很棒的孩子,但是他控制不了自己。他真聪明,但是他的心思不用在学业上。试试用“只是”替换掉以上句子中的“但是”,您就会看到其中的区别!

● 不要说“应该”。我们将在第二章和第四章深入探讨这一点。“应该”一词会导致指责或假设:他应该知道不应该这样做。他不应该这个样子。不要停留在事情“应该”怎样,要看事情实际是怎样的以及可能会怎样。

● 不要走极端。任何东西太多或太少可能都是有害的。像那些思想上可能会走极端的非黑即白的“失控的孩子”一样,有些父母也会走极端。对于这样的父母,辩证行为疗法最为有效。人们认为“总是”或“从不”这样的词属于极端用语,应该尽可能避免。试试“有时”或“往往”吧。(不过,避免极端方面也不要走极端!有时您需要一个极端的立场帮助您远离另一个极端的立场,从而实现中庸。)

理念2:只有改变是永恒的

我们在辩证行为疗法中希望实现的基本辩证平衡是接受和改变之间的平衡。虽然有时积极改变看似不可能,对家有难管孩子的父母来说尤其如此,但重要的是我们要记住这个世界是不断改变的。

事实上,改变本身是生活中唯一的永恒之事。谁能同时踏入密西西比河两次呢?当然您可以,不过,即使您两次的立足点完全一样,想做到这一点也很难,因为河水一直在流淌、转换和改变。

无论您困于某个瞬间或某种心态,不要忘了:改变是连续的、进行中的,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今天都比昨天大一天,您也不再是刚才的您了。

我们的孩子也在变,而且不只是身体在改变。他们(和我们)在经历和学习中改变。即使您家正在读中学的孩子看上去还在为他从读幼儿园时就存在的那些行为问题而挣扎,如今他与当初也不同了。如此来说,您将用来教养他的那些规则和策略也要随之改变。

如果您家孩子正经历一个特别困难、特别让人烦恼或伤脑筋的阶段,这一理念可能会让人松一口气。他过去经历过各种阶段,那些阶段当时看似无休无止而现在已经成了遥远的回忆。(在回想那段时光的时候您甚至可能心情不错!)反思一下:30岁的时候,我的孩子还会害怕妖怪、只吃通心粉、被打雷吓坏或者觉得如厕的笑话最好笑吗?由于改变的永恒性,答案可能是否定的。这并不意味着您无法或不应该解决手头上的问题,但是不要忘记也许这一问题不会一直存在。

正如人会改变,意义和道理也会因时而变。您已经接受的那些道理可能随着每一秒的流逝而改变。即便我们希望它们并非如此,有时我们也需要接受不可避免的改变。(方法见第三章。)

接受改变是永恒的,将有助于我们顺其自然,灵活对待生活。与改变建立融洽的关系,我们才能容忍新的挑战和障碍。这使我们能够获得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烦心事发生后的恢复力。

您可以利用以下策略,将这一理念融入您的日常生活:

● 接受改变。允许改变同时承认改变可能不易。您在后面的章节中将了解到,接受改变并不意味着您赞成,即您希望发生改变,或您放弃自己的目标或价值观。

●(尤其是)即使您不愿意,也要练习完全接受改变(方法见第三章)。要实现这一点,先从小处着手:选择一条不同的上班路线;换个座位坐;早餐吃点别的。

● 不要与孩子因成长而出现的改变对着干。您不一定需要喜欢孩子突然进入青春期这一事实,您只要记住这也会过去的就可以了。接受它,顺应它,不要因为孩子再也不是那个天真烂漫的宝宝而闷闷不乐。

理念3:改变是相互作用的

本书第三个核心理念是改变带来改变。每个人的个性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同时,我们都互相联系。这种联系意味着,我们每次有意或无意的相遇或交易都彼此影响。

在所有人际关系中,尤其是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真理。一个人对人严苛、挑剔,他很可能也会受到同样的对待;一个人对人友善、尊重,通常也会因他的行为而受到他人的友善对待和尊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以此而论,您做出改变,您周围的人也会跟着改变。您无法改变他人,但您可以改变自己并影响您周围的环境和人。

这就是本书的目的:帮助父母改变他们自己以及他们的教养方式,以影响他们孩子的行为。通过改变您看待、感受和对待孩子的方式,您可以影响孩子对您的看法、感情和行为。

您可能在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中注意过这一现象。一个极端的立场可能将另一个人推向相反的极端,通常我们称之为“回推”:表达完一个观点后,实际上必定会有人提出相反的观点。比如,针对“时不时离开孩子一段时间非常重要”这一观点,就会有人说“你什么时候都不应该离开自己的孩子;他们觉得没什么比他们更重要”。

为帮助您将第三个理念融入实践,请记住以下提示(它们也会在全书以不同方式不时出现):

● 注意您对他人的影响以及他人对您的影响。意识到这些影响将有助于您弄清问题的根源,也有助于解决问题。如果您观察到了您家孩子对您当前教养技巧的反应和互动,您就能看到什么是有效的以及什么是无效的。

● 查找原因。任何事情,环境问题、身体问题、情景问题、人际问题、内分泌问题或情绪问题,都是有原因的,而找到其原因将有助于您选择最有效的行动方案。知晓您家孩子的行为是出于某种原因,尤其是这一行为好像讲不通的时候,人们可能会长出一口气。找到原因就可以弄清说不通的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即便您找不到原因,了解事出有因也会让人有所慰藉。

● 练习放弃指责(见第三章和第四章)。指责或评判别人很容易,但这会妨碍有效的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