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围绕内容来选品
新媒体运营者的经营模式通常是,先选择内容,然后通过内容吸引读者,再让读者购买商品。这样的销售方式跟传统电商直接展示产品进行销售不同。因此,挑选产品的技巧也要有所改变,根据内容划分产品的类型和领域是最重要的方法。
例如,“声乐小万”是沈阳音乐学院声乐系一名学生,她经常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关于声乐方面的知识,由此获得了很多人的关注。随后她推送一些演唱会的门票,每次都被粉丝抢购一空。
类似小万的案例有很多。例如,小娟原本是一家艺术辅导中心的美术老师,后跨界经营美食产品,接连推出了由水果和面粉制作的五彩饺子皮及创意榨汁机等。她在微信朋友圈推送的文章都围绕营养学和色彩心理学展开,这样做不仅提升了内容的针对性,而且更有利于用户购买产品。这就好比我们去国美买电器,相关产品就摆在相应的展柜里,用户需要什么自然就会去选购。
新媒体运营者把内容领域划分得越精细,确定产品类型就越容易。例如,新媒体运营者先用文章说明产品的作用,然后再推出相关产品和服务,一切都有很高的相关性。微信公众号“川蜀美食”围绕各地美食推出相关的食材和厨具,读者可根据内容去寻找相应的产品,实现产品转化就变得更加容易了。
浦东图书馆曾在微信上推出一篇文章,标题为《掉入地下一万米,你会看见啥?》。文章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述了一场台风过后,地面上出现了一个又黑又深的大洞,有人出于好奇,竟爬到了洞底。在洞底他看到了蠕动的蚯蚓、土豆、树的根部、法老的坟墓、宝藏、巴黎地下墓穴、东京地下下水道,等等。
在一系列的介绍中,还穿插了许多历史故事。例如,南非人为了淘金,最深的洞穴挖到了地下4000米。
文章的最后植入浦东图书馆推出的“教育与人生”专题讲座,还有关于讲课报名的二维码。许多读者读完了文章后,就会决定去听讲座。
文章的标题就很吸引人,而且内容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还极具故事性,让人愿意继续读下去。用户因为对文章的喜爱,自然会选择参加浦东图书馆推出的讲座。
在挑选产品上,还有一点是必须高度重视的,就是选择标品还是非标品。例如,人们常用的手机是标品,用户多,但是并不适合新媒体运营,因为同质化产品很多,很难脱颖而出。采用非标品,在创意设计上无须像标品那样挖空心思去想是否新颖。此外,非标品可以满足一些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有利于形成社群,有更高的用户黏性。而且就新媒体来看,非标品也符合它的选品标准,不过非标品很难找。我们要找到适合变现的非标品,可以查看京东、淘宝等平台的产品数据库,了解了产品的销售情况,才能更好地选品。
新媒体运营者采用内容做导向,与用产品做导向相比,外延拓展空间更多。此外,在确定目标用户时也更精准。例如,你写育儿方面的文章,自然就会去找那些宝妈们,她们会与你沟通,向你反馈很多重要信息,这样你才能把内容写得更好。综上所述,利用内容做向导,更有利于产品的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