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4 立体学习的实践者
陈玟桦博士是我的指导学生,在指导的过程中,她带给我一连串的惊喜……
第一个惊喜:“老师,我的期刊论文得奖了!”
玟桦担任中学数学教师十多年,她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为了探索经验背后的理论知识,她以留职停薪方式到台湾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专心攻读博士学位。玟桦具有学术探究的热情及潜力,而且学习态度积极认真。她在课堂上总能将理论与实务联结,时常提出批判性的观点或建设性的意见。她很清楚自己的研究方向,为了自我充实,多方寻求学习机会,还发表多篇期刊论文,其中一篇论文主题为《师生共构文化回应数学教学之个案研究》,这是她教学行动研究的成果,她将批判识读运用到数学教学,探讨教学的公平性议题。本论文在期刊上获得年度最佳论文奖,在博士生阶段能在教育领域优秀的学术期刊获此殊荣,实属不易。
第二个惊喜:“老师,我要去芬兰做研究!”
有一天,玟桦跟我说她想申请补助去芬兰做研究,到芬兰探究新课纲推动的现象为本学习,我很肯定她外出研究的挑战精神,并协助她申请计划。计划通过后,她说要先试着自己寻找芬兰的指导教授与研究领域,必要时再请我协助,我一直到阅读本书书稿,才知道她收到8封拒绝信后才等到赫尔辛基大学贾里·拉沃宁教授同意指导。
贾里·拉沃宁帮玟桦引荐了一所公立学校,这所学校愿意让玟桦蹲点研究一年,这在芬兰是非常难得的机会,玟桦把握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全时间投入研究,除了正式课程观察,她也参与各类非正式课程与教师社群会议,与领域内的师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很快地从局外人的角色转化为局内人,进行自然情境的参与观察。这段期间,我很享受与她讨论芬兰的研究成果,也很喜欢阅读她在网络上分享的研究笔记。前者是硬性的学术分析,像是研究的前台;后者是软性的情感抒发,像是研究的后台。玟桦阅读一手资料,探究芬兰新课纲的理念与赫尔辛基的适用政策,再置身于研究场域,将焦点放在赫尔辛基一所学校,研究课堂中师生如何共构跨领域主题式和现象为本的学习历程,从广度与深度的视角探析芬兰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最后完成《立体学习地景——芬兰赫尔辛基一间学校的现象为本学习》博士论文。
第三个惊喜:“老师,我要出书了!”
玟桦的论文除了对田野的课程发展与学生学习有厚实的描述,也能与跨领域课程发展理论相互搭架对话,更重要的是提出研究者的批判观点,论文有相当精彩的论述,是近几年探讨芬兰教育的重要论文。我鼓励她尽快将博士论文改写为期刊论文,与更多同行分享。
就在等待期刊论文审查结果的过程中,玟桦告诉我:“老师,我要出书了!”我还特别提醒她期刊论文与专书内容不能雷同,她说这是不同的著作,我才知道她将观察笔记整理成一本书《在芬兰中小学课堂观摩研修的365日》,本书包含她在芬兰研究场域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的观察,通过玟桦跨文化的敏锐度,选择教育工作者感兴趣的现象,再运用扎实的学术训练,贯穿课程与教学的重要议题。本书的性质介于研究的前台与后台之间,它跳脱学位论文的硬知识,也超越田野札记的软情感。
阅读本书我们好像跟着玟桦到了芬兰的课堂,有身临其境之感,又能从中反思我们当前的教学,非常值得细细品味。
玟桦在两年内,充分运用这次研究机会,完成了一本博士论文与这本专书,书写速度之快,我都望尘莫及。我觉得她就像自己笔下的芬兰学生一样,是一位立体学习(Pop-up learning)的实践者。我会继续期待玟桦的表现,就像打开立体书那一刻,享受书中跳出来的每一个惊喜。
——刘美慧(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