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心市场
15~19世纪初叶,中国明清政府基本上实行时开时禁、以禁为主的海外贸易政策,基本上禁止沿海商人出海贸易。但是,对广东却实行特殊政策。嘉靖元年(1522),“遂革福建、浙江二市舶司,惟存广东市舶司”。[14]乾隆二十二年(1757),规定外国番商“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15]因此,自嘉靖元年至道光二十年(1522~1840),广州一直是中国合法对外贸易的第一大港,而且是“印度支那到漳州沿海最大的商业中心。全国水陆分两路的大量货物都卸在广州”。[16]因此,全世界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都萃集广州。嘉庆三年(1798),瑞典人龙思泰(Anders Ljungstedt)就记述了外国商人来广州做生意的实况:
广州的位置和中国的政策,加上其它各种原因,使这座城市成为数额很大的国内外贸易舞台。……中华帝国与西方各国之间的全部贸易,都以此地为中心。中国各地的产品,在这里都可以找到;……东京、交趾支那、东方群岛、印度各港口、欧洲各国、南北美洲各国和太平洋诸岛等地的商品,都被运到这里。[17]
据不完全统计,从康熙二十年至乾隆二十二年(1685~1757)的72年间,到广州贸易的欧美各国商船有312艘;[18]乾隆二十三年至道光十八年(1758~1838)增至5107艘,[19]平均每年为63.8艘。
与此同时,中国各地和广东省内各地的商人也集中到广州进行进出口贸易,名曰“走广”。[20]崇祯二年(1629),荷兰驻中国台湾第三任长官讷茨(Nuyts)在给其国王的一份报告中也记述:
中国人把货物从全国各地运到他们认为最有现款购买他们货物的市镇和海港……后来他们运往广州市集上的货品的数量如此之大,以致葡萄牙人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参加这些市集的商人们看到他们的货卖不出去,就用他们自己的船,责任自负地把货运往马尼拉、暹罗、望加锡等地去。[21]
龙思泰于嘉庆三年(1798)来到广州,也看到中国内地商人云集广州经商的情形:
中国各地的产品,在这里(广州)都可以找到;来自全国各省的商人和代理人,在这里做着兴旺的、有利可图的生意。[22]
明清政府为了发展集中于广州的对外贸易,除了设置广东市舶司和粤海关进行管理外,还“官设牙行,与民贸易”[23],以致后来发展成为专门从事对外贸易的商业团体“三十六行”和“十三行”,同外国商人直接贸易。
这么一来,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商人都络绎不绝地前来广州做生意,使广州成为海上丝绸商品贸易全球化的中心市场,呈现出对外贸易一片繁盛的景象,正如时人赋诗称颂:
广州城郭天下雄,岛夷鳞次居其中。
香珠银钱堆满市,火布羽缎哆哪绒。
碧眼蕃官占楼住,红毛鬼子经年寓。
濠畔街连西角楼,洋货如山纷杂处。
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
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24]
十三行被美称为“金山珠海,天子南库”。全世界的首富商家也在广州,他就是怡和行商人伍秉鑑,他的全部家产达2600万两银子,相当于今天的50亿美元。他不仅在广州有大量房地产、店铺、茶山和巨款,还在美国投资铁路、证券、保险业务,致使美国有一艘商船下水贸易时竟以“伍浩官”命名而震撼美国。
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香港崛起之前的280多年,世界各个国家到中国和中国到世界各国贸易所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就有8条之多。
1.广州—澳门—果阿—里斯本欧洲航线
这是16世纪中叶通往欧洲的最长航线,全程为11890海里。从广州起航经澳门出口到印度果阿和欧洲的商品有生丝、各种颜色的细丝、绸缎、瓷器、砂糖、中药、手工制被单等,其中以生丝为最大宗。由里斯本经澳门输入广州的商品有胡椒、苏木、象牙、檀香和银子,其中以银子为最大宗,仅1585~1591年,经澳门输入广州的白银就有约20万两。
2.广州—澳门—长崎航线
这是葡萄牙人进入澳门后开辟的东方航线。葡萄牙人到广州购买中国的生丝、绸缎、砂糖、铅、棉线、中药等商品经澳门运往长崎,其中以生丝为最大宗,据统计,1578~1638年,运往长崎的生丝共11540担,丝织物21000多担。从长崎运经澳门入广州的商品主要是银子,据统计,1585~1640年,从长崎经澳门输入广州购买中国商品的银子达到1489.9万两。[25]
3.广州—澳门—马尼拉—拉丁美洲航线
这是万历三年(1575)开辟的新航线。由广州经澳门至马尼拉中转,过太平洋直达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Acopulco)和秘鲁的利马(Lima),再往南到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从广州经澳门运往拉丁美洲的中国商品有生丝、丝织品、瓷器、铁锅、糖、棉布、中药等数十种,其中以生丝、丝织品为大宗。从拉丁美洲经马尼拉运回澳门入广州的商品有白银、苏木、蜂蜡、墨西哥洋红等,其中以白银最多,据统计,1586~1640年,运经澳门入广州的白银达到2025万比索。[26]
4.广州—澳门—望加锡—帝汶航线
这是广州与东南亚国家贸易的老航线,明清时期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当时葡萄牙人利用这条航线,主要是到帝汶岛购买檀香经澳门运入广州出售,然后购买中国的生丝和丝织品经澳门运往世界各国。葡萄牙人在广州做檀香的生意,利润达到150%~200%。[27]
5.广州—澳门—纽约航线
这是1784年由美国人丹捏尔·巴驾(Daniel Paker)为首的一群纽约商人合资购买一艘定名为“中国皇后”号(The Emperss of China)的300吨木帆船,于1784年2月22日从纽约启航,8月23日到达澳门,办好入广州港手续后,于28日到达广州黄埔港,航程达13000英里。同年12月返航,次年抵达纽约。从纽约运来的商品是40多吨花旗参和一批皮货、羽绒、棉花、胡椒等商品,从广州采购运回纽约的是丝绸、茶叶和瓷器等。美国商人从中赚到30721美元。这是中美直接贸易的开始。[28]
6.广州一澳门一温哥华岛航线
乾隆五十三年(1788),英国船长詹米·美尔斯(James Meares)和詹米·哥尔纳特(James colnett)从加拿大到广州做毛皮贸易,在回船经澳门出海时,招雇了66名广东水手、航工、木匠和铁工到达属于英国殖民地的今天加拿大西部温哥华岛的努特卡湾(Nootka Sound)。从此,开通了广州到今天加拿大温哥华的航线。[29]
7.广州一澳门一俄罗斯航线
中俄贸易历史悠久,双方贸易地点过去集中在北方陆地边界的恰克图。清代,俄国人感到仅靠恰克图一地很难满足贸易的需要。于是沙皇于嘉庆八年(1803)五月,以克鲁任斯泰伦为指挥官,率领商船“希望”号和“涅瓦”号作环球航行。这两艘商船从俄国的克隆斯达港启航,横越大西洋,绕过南美洲南端,经过合恩角,进入太平洋,然后朝西北方向航行,抵达夏威夷群岛,再横渡太平洋,于同年十一月抵达广州,把价值19万西班牙银圆的毛皮在广州销售,又在广州买进价值11万西班牙银圆的茶叶等中国货物,于1806年2月7日离开广州黄埔港经澳门返航。关于这次俄国商船来广州贸易的粗略情况,时人王之春做过记述:
乙丑嘉庆十年冬十二月,禁俄罗斯商船来粤互市。先是,有路臣国(即俄国)商船二来粤请互市,总督那彦成驳不许,监督阿克当阿不候札覆,遽令开舱卸货,有旨将阿克当阿同前监督延丰、巡抚孙玉庭议处。[30]
8.广州一澳门一澳洲航线
嘉庆二十四年(1819),詹姆士·孖地臣从广州向澳大利亚(Australia)新南威尔士州的杰克逊口岸(Port Jackson)放出一艘装载茶叶的船只——“哈斯丁侯爵”(Marguis of Hasting)号,这是从加尔各答开来的鸦片船,正苦于找不到一种运回印度的有利的回程货。到1830年,当威廉·查顿的一个老船伴拉德(Ladd)船长在“奥斯丁”(Austin)号三桅船上装了茶叶和生丝驶往贺伯特城(Hobart Town)和悉尼(Sydney)的时候,在这些口岸,就有了经常的代理人。他们每一个季度都要派出几条船到那里去,但是在这种贸易的进一步开展上有一重障碍,那就是在澳大利亚缺乏适当的回程货。[31]魏源《海国图志》引《万国地理全图》也称:哈斯丁侯爵号“船只现赴广州府贸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