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这得追溯到“十三行”一词的来源。显而易见,从海南三十六行转化为十三行,有点强人就案,缺乏证据,推理也不充分,有点虚。毕竟,中国传统称的诸如“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或者“三十六计”“一百零八座次”等等,都是有特指的。而十三行仅指商馆、夷馆,同样牵强附会。至于是否特指的地域,我们重读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中“货语”的原文,却未必可作出前边《纪略》的现代文字的“翻译”。不妨一读:
东粤之货,其出于九郡者,曰广货,出于琼州者,曰琼货,亦曰十三行货。出于西南诸番,即来自欧洲等地的。
而这个“货”不等于行。那么,沿明之习,当怎么往前追溯。众所周知,在郑和下西洋之后,明朝实行了相当严厉的海禁。所以,葡萄牙人“租借”澳门之前,一直在福建、浙江沿海一带往复辗转,寻找落脚之处,传教、经商……直到1550年前后,才被赶回到浪白滘。这点,已在前边详述了。也就是说,广州十三行于1557年形成之前,葡萄牙人已经在闽浙有了自己的商贸基地。
我们从李远江的文章《海盗末路:开禁的徘徊与错失》中读到,几乎与广州对外贸易合法化的同时,迫于沿海走私贸易泛滥的压力,明代皇帝于1560年间,便下令有限地开放走私贸易中心——月港。这是月港之名首次出现在本文中。
月港,位于福建漳州南部内河,但沿河仅十来里,便是后来人们熟知的厦门岛了。也就是说,在广州对西方贸易合法化之际,早已是走私贸易中心的月港,也被“正名”了。当然,这仅是“于通之之中,寓禁之之法”,并没改朝廷防范之初衷,李远江文中称:“月港的开放很快就带给明朝丰厚的回报,到1576年,月港的关税收入已超过万两白银,1594年则达到2.9万多两白银,一度被视为‘天子南库’。”[10]
图1 月港
那么,月港是何时成为对外走私贸易的中心了呢?
有关典籍介绍:月港,位于龙海市海澄镇,在漳州市东南25公里,龙海市区(石码)东南2公里处,地处九龙江下游,江海汇合,江面开阔,外通海潮,内接山涧,从海澄港口起,沿南港顺流往东,经厦门岛出海,“其一水中堑,环绕如偃月”,故名“月港”。
海澄月港是明中后期,我国东南沿海的主要贸易港,是东南沿海与东西洋的贸易中心和交通中心,在世界对外贸易史和交通史上,都占有一定的地位。月港在明宣德年间(1426~1435),悄然而起。从正统、景泰年间(1436~1456),就“民多帆转,宝贿填舟,家家赛神,钟鼓响答……”沿海部分官员“不遵成宪”,默许民间私商贩海。民间私商,开始在东南地区一带,突破“海禁”,私造巨舰,岁出诸番贸易。我国土特产丝绸、棉布、瓷器、铁器、糖、果品、纸张等大量商品,实贩四方“以舶主上中之产,转盼逢辰,容致巨万”。成化—弘治年间(1465~1505),月港“人烟辐辏,商贾咸集”(《海澄县志》)。成为闽南大都会,有“小苏杭”之称。月港私人外贸海商,空前发展,“万商云集,中外驰声”。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第一大港。《漳平县志》亦有:“以东南溪河又月港回溯而来,曰有番货,则历华口诸隘,以达建延,率皆奸人要射,滋为乱耳。”[11]由月港海商与海外商人,输出东南亚、日本、琉球各国和地区。海外贸易,大大超过福州港和广州港,外商商船很多,联翩而至,葡萄牙商船舶港,就有13艘之多,嘉靖三十年(1551)在月港设立靖海馆。嘉靖四十五年(1566),置海澄县。隆庆元年(1567),取消海禁,准许福建商人经营东西洋外贸易,成为合法外贸港口。外贸发展的高峰,盛况空前,“四方异客,皆集月港”。那时的月港,贾肆星列,居民数万家,俨然东南一大都会。到了嘉靖二十年(1541),在月港居留的葡萄牙人已达500余人。
随着月港商船穿梭外洋,漳州地区进入了资本主义的萌芽阶段。月港繁荣时,来自天南地北的上百种商品,包括海外的香料、珠宝、皮货、矿产,源源不断地运抵港口,等待聚散。十三行汇集着各国商人,通事和牙商,成为最忙碌的一群人,“番银”被视作当地硬通货……
万历后期至天启(17世纪初)年间,转入衰落,公元15、16世纪,西方资本主义逐渐形成。欧洲人继开拓陆路“丝绸之路”后,沿海商人就串通联结,反对海禁,要求“通番互市”。2008年,英国牛津大学鲍德林图书馆在清理馆藏时,意外发现了一幅古老的中国航海图,这幅绘制于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中国明代绢本彩绘地图,大约在1654年被在英国议会负责海外贸易事务的律师约翰·雪尔登(John Selden)从英国东印度公司收购,5年后,由他捐赠给鲍德林图书馆。中国学者在经过研究后,确认它的成图时间应为明万历年间,即月港开市迎来海外贸易鼎盛的那个时期,将这幅地图命名为《明东西洋航海图》。
《明东西洋航海图》长158厘米、宽96厘米,绘制地域北起西伯利亚,南至印尼爪哇岛和马鲁古群岛,东达北部的日本群岛和南部的菲律宾群岛,西抵缅甸和南印度。图中标识22条航线,最远处到达忽鲁谟斯,即今天波斯湾霍尔木兹岛;阿丹,即今天红海口亚丁;法儿国,即今天阿拉伯半岛东南岸阿曼的佐法儿。这些航线的始发地,都是漳州月港。至今,月港古街还有商行几十家,如豆饼行、米行、药材行等。月港所在的海澄镇里,还保留了一些旧地名,如铸鼎巷、鱼市、十三行等。
上边引述的文字,似乎都在不经意间提到了“十三行”这样的字眼。显然,月港比1557年广州在海珠石上“准贩东西洋”进行“走私贸易”,要早上100多年,即明宣德年间(1426~1435)开始,那么,“十三行”一语,当在月港时已经有了。
十三行首富潘家,最早也是在月港打拼的。过去,没有人在意这一点,包括福建一方的学者也没过多地关注——当然有他们的原因。直到2015年底的月港研讨会,及2016年月港所在的海澄镇“旧城改造”,专家呼吁保护月港的古迹,这才逐渐为人所知。
记者在采访福州大学《闽商发展论》主编苏文菁教授时,苏文菁表示,在明清海禁时期,月港是个了不起的港口,它曾是中国唯一一个允许对外贸易的“特区”。明代以前,中国以铜钱为货币,从明代中叶开始一直到1943年,中国的货币则以白银为主,而月港就是一个重要的白银贸易港,也是中外商品交换的重要港口。从漳州月港出发,途经菲律宾的马尼拉,跨过整个太平洋到达美洲,这一条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让中国在传统的东洋、南洋、西洋航线上,增加了跨越太平洋的航路,让中国海商与欧洲人一同编织影响至今的全球化网络。众所周知,正是明代,中国货币才转为银本位。她的说法是有依据的。
于是,笔者向她询问为何月港也有十三行?她的回答则是,这是闽南人的习惯或传统的说法了,凡是经营海货,即进行对外贸易的,皆称之为十三行,所以,月港作为对外贸易港口,有十三行就不足为怪了。如同我们传统称杏坛、梨园一样,大家都知道指的什么。我追问道,这么说,月港叫十三行的时间,比广州十三行还早,这种称谓是早已有之。她认为,广州十三行,刚开始就是以闽商为主,大抵也是从月港、泉州过去的。泉州早衰落,月港既兴,也几起几落,闽商也向外寻找商机。
图2 泉州古桥
于是,他们也就把“十三行”的名字带到了广州。我们现在还未能考证,月港之前,泉州在衰落之际,是否也曾有过十三行这一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