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十三行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清宫档案关于十三行的记载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宫广州十三行档案精选》[8]里,《两广总督邓廷桢关于恢复广州十三行保商制度的奏折》(1837年8月29日)以及道光十七年九月初一日(1837年9月30日)《道光帝关于恢复十三行旧例的上谕》,均提到与十三行有关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将行商数限制在13家以内的规定。地方志文献以及清宫档案也是比较可信的研究依据,只是相关的内容比较少,因此并未得到太多的关注。现首先将两份材料全文抄录并作分析如下。

两广总督邓廷桢关于恢复广州十三行保商制度的奏折

道光十七年七月二十九日(1837年8月29日)[军机处录副奏折]

两广总督臣邓廷桢、粤海关监督臣文祥跪奏,为洋商已敷办公,请复承商旧例,用昭限制而祛流弊,恭折奏祈圣鉴事。

窃照粤东港口准予外夷通商,全在行商经理得人,方克仰副怀柔,俾梯航薄沾乐利,而杜私裕课均攸赖之于榷务,所关匪细。从前洋行共有十三家,因日久玩生,各商内即有以亏饷逋债治罪者,曾于嘉庆十八年经前监督德庆奏请设立总商,综理行务,并嗣后选承新商,责令总散各商联名保结。等因。钦奉上谕:据德庆奏查办关务情形一折,粤东洋商承保税饷,向来仅凭一二商人保承准充,旋因亏者疲乏,拖欠逋逃,弊窦丛滋。着照该监督所请,准于各行商中择身家殷实、居心诚笃者选派一二人,令其总办洋行事务,率领众商公平整顿。其所选总商,先行报部存案,遇有选充新商时,即责令通关总散各商,公同联名保结,专案咨部。如有黜退,报明注销,并于每年满关日,将商名通行造册送部,以备稽考。该部知道。钦此。迨至道光九年,各洋行陆续闭歇,仅存怡和等七行,不敷经理。前监督延隆以招商不前,恐责令保结之总商意存推诿,又经议立变通章程,奏奉上谕:延隆奏请变通招募新商章程一折。粤省开设洋行,向来止凭一二商保结,即准承充。自嘉庆年间奏准设立总商经理,其选充新商,责令总散各商联名保结,该总商等往往意存推诿,以致新商恪于成例,不便着充。数年以来,夷船日多,行户日少,照料难周,易滋弊窦,自应量为变通。着照所请,嗣后如有身家殷实呈请充商者,该监督察访得实,准其暂行试办一二年,果能贸易公平,夷商信服,交纳饷项不致亏短,即照旧例一二商取保着充。其总散各商联名保结之例,着即停止。钦此。钦遵在案。自是此后,缺商随时招补,至今已复十三行旧观,照料无虞不足,而新充之仁和行商潘文海试办已届七年,屡催未据出结咨部,又孚泰行商易元昌、东昌行商罗福泰暨新充尚未列册达部之安昌行商容有光,试办或届二年,或逾一年不等。臣现已勒限一月,饬令赶紧遵照新例,出具一二商切实保结,咨部着充,以专责成。如逾限无商保结,即行咨销其名,仍查明试办有无经年未完,分别严追究办。

惟是制有端费,因时立法,尤致经久。现行延隆奏准新例,臣等公同悉心确核,有宜于昔不宜于今者,有弊生于法终于扞格难行者。盖粤省洋行十三家由来已久,每值船多税旺,从无承办不周之虞。延隆前因各行闭歇将半,是以权宜变通,听殷户自请充商,察访得实,即准其试办。其作何限制,并未议及。小民趋利乘便,设逐渐增多,伊于胡底?且商众则流品多杂,稽查难周。十余年来,纹银出洋、鸦片流毒以及走私漏税诸弊丛生,固由外匪因缘为奸,亦难保非蠹从内出。即如本年三月拿获走私匪犯梁亚奇等案内,起有洋商罗福泰与逸匪郑永屏书信,因牵涉肇庆水师营守备罗晓风干预该商挂牌情事,经臣邓廷桢据实奏参,奉旨将罗晓风革职解回,提并审办。现在案虽未定,而该商资本不丰,交通匪类已可概见。当此查办吃紧之时,若不亟截其流,诚恐弊将滋甚。又试办一层,本为择商要术,无如人心叵测,安知其不于试办一二年内巧作弥缝,以求遂其承商骫法之计。迨至限满取结,厄漏已形,执法以从,公竟何补?是试办毫无足恃,亦有断然而无终者。至德庆奏准旧例,保商必通行出结,曹好曹恶一本大公,何等郑重。新例则虑其或涉推诿,改议一二商具保,递准承充,不知推诿致有延迟,其误尚小。若此一二商者,使非其亲昵,即事出贿通,驯至覆偾辕,为言乃大。况向办商欠之案,抄产不敷备抵,统派众商摊赔,今已援为成例,无论保商与否,不容稍事诿延。然与其所赔非所保之人输资,类难甘服,何如所赔即所保之人,滥充各生戒心之为愈也。臣等愚昧之见,窃以洋商既已招补无缺,足敷办公,即当明立限制。应请嗣后十三洋商遇有歇业或缘事黜退者,方准随时招补,此外不得无故添设一商,亦不必限年试办,徒致有名无实。其承商之时,仍请复归联保旧例,责令通关总散各商,公同慎选殷实公正之人,联名保结,专案咨部着充,毋许略存推诿之私,以绝其垄断之念。余俱循照旧例,一律妥为办理。如此立定限制,庶几简而不滥,充商者必挟重赀,责有攸归,保充者务求核实,于以裕饷课而杜朋奸,似亦不无小补矣。

臣等为整饬关务起见,是否有当,谨合词供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道光十七年九月初一日奉朱批。钦此。七月二十九日

这份奏折是由两广总督臣邓廷桢、粤海关监督文祥共同提交给道光皇帝的。可见从十三行在粤海关设立初各项制度由总督和监督共同设立直至道光年间并没有改变。嘉庆十八年(1813),由粤海关监督德庆奏设十三行总商。总商负责洋行事务,率领众商公平整顿。而且总商要报给朝廷备案,以后推选行商或行商黜退都要报朝廷登记备案。清政府对总商及承充行商的管理更加严格。但是到了道光九年,各洋行陆续倒闭歇业,仅存怡和等七行,因此又恢复到由一二行商担保即可选承新商,并且缺商随时招补,放宽了对承充行商的管理。

道光十五年(1835),邓廷桢任两广总督,鸦片早已由药材变为以走私买卖为主要形式的毒品,大量非法输入中国,造成国内烟毒泛滥,白银外流,严重危害着国计民生。他在奏折中还指出,出现了洋商与外国人勾结的情况,形势很严峻。因此,邓廷桢要求皇帝重新恢复由行商联保的旧例,他在奏折中还数次提道:“从前洋行共有十三家”;“粤省开设洋行,向来止凭一二商保结,即准承充”;“盖粤省洋行十三家由来已久”,明确提出对选充行商及数量要立定限制,只设13家行商,只有其中的行商遇到歇业或黜退,才可招补新的行商。仔细分析内容不难发现,十三行保商制度也由来已久。邓廷桢还在此份奏折中提道,“外夷通商,全在行商经理得人”,可见行商在清政府以商制夷的政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具有官商的身份,因此清政府对行商的管理非常重视。

文祥,曾任粤海关监督。道光十七年倡议纂修关志,尝聘请学海堂学长曾钊主持其事。但由于时间较短,未能成书,但已为该志之编纂奠立了一定基础。

紧接着道光皇帝批准了这次奏请,见道光十七年九月初一日《道光帝关于恢复十三行旧例的上谕》(1837年9月30日):

粤东洋商自嘉庆年间设立总商经理,其选充新商责令总散各商联名保结,后因夷船日多,行户日少,照料难周易滋弊。实是以量为变通,准以散户自请充商暂行试办,停止联名保结之例。兹据该督等查明,现在招补抽缺商已复旧额,足敷办公,自应仍复旧例以示限制。嗣后该商遇有歇业或缘事黜退者方准随时招补。此外不得无故添设一商,尔不必限年试办以归核实其承商之时,责令通关总散各商公同慎选殷实公正之人,联名保结,专案咨部着充,并着该督等随时查察,毋许该总商等仍蹈从前推诿垄断恶习。俾保充者务求核实而走私漏税诸弊亦责有攸归以裕课饷而杜奸私,该部知道,钦此。

这道上谕表明,道光年间,清政府恢复在总商设立之前的旧例,对行商的数量必须控制,明确将行商的数量控制在13家,“不得无故添设一商”,只有行商歇业或者黜退才可以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