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十三行与虎门炮台
黄利平[1]
鸦片战争前夕,当广东水师要在虎门海口建设“金锁铜关”(即两道拦江铁链和靖远炮台)时,洋行伍绍荣等众商闻议,“即据情愿捐缴银十万两,以供要需”。[2]广州行商捐资修建炮台由来已久。广州内河及虎门口的炮台建设资金主要依靠常年向行商征收的炮台预备工料捐项。嘉庆年间修建猎德和大黄滘炮台时就“于商捐预备工料项内动支兴建炮台”。[3]此外还有经常的临时摊派,鸦片战争前,虎门一次添铸六千斤大炮二十位,八千斤大炮二十位并增建多座炮台时,所需的银两主要来自以十三行为首的粤海关商人,朝廷批复关天培的请示报告的“均准令粤海关商人捐办”[4],即是证明。不但第一次鸦片战争前是如此,战后重建虎门及内河炮台的费用仍全部是由各绅士捐助,尽管其时新建炮台数量远多于战前之时。主持该项工程的两广总督祁僡上奏:
查自议筑虎门炮台以后,即据各绅士具呈捐台认修……合计先后所捐银钱数目已及二十八万两有零,尚微有不足。现在官绅士民仍陆续呈请捐赀,情形仍极踊跃,约计工费总可敷用,无须另行筹款。[5]
十三行商及广州乡绅为何要向虎门及省河上的炮台修建工程捐款,二者之间有何关系,值得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