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文阅读教学的思维价值指向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使得每一个经受过中学语文训练的人具备成熟的读写能力?还是希望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拥有独立的批判意识?还是二者兼而有之呢?或许我们能从课程标准的论述中略知一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中指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而对于写作的要求:“一是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和体验;二是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新意。”从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来看,无论是阅读教学中要求的能对文学作品说出自己的体验,还是写作教学中要求的表达自己对于外在生活环境的感受与体验,都指向了思想层面的价值追求。由此来看,中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接受过语文教育训练的人具备一定的读写能力,更希望他们能养成一种独立思考的批判性思维。
可问题是靠诗歌、小说、散文等几十篇经典作品的教学,4年14万字的作文训练就能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吗?这样的要求,无疑夸大了语文教学的功能。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要实现如此宏伟的目标,更是加大了语文教学的难度,让语文背上沉重的枷锁。那么语文课堂教学的功用在哪里?短短的40分钟时间内,教师做的只是一种示范性工作,辅助学生去阅读、分析、讲评文章,确立文章的规范,帮助学生学会阅读与写作。这样的教学仅仅是从技法层面上的教学,思想的深刻性是无法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的。这并不意味着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升思维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目标。这种精神诉求可以在品鉴作品中的人物、意象,分析文本主题,体悟思想内涵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但实现的途径并不是通过教师的满堂灌,教条一般让学生接受,而是能让学生通过分析深刻的体悟到教材中所选作品的经典性。教材作品中的生活情境都是跨时空的,其描绘的场景也与如今的生活情境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对于精神价值的体悟与解读不仅仅是一场跨时空的对话,更可以视为一种跨文化环境的交流。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脱离作品所描绘的生活环境中与人物产生共鸣,进而体悟思想内涵呢?
笔者认为,要想实现这种跨文化环境、跨时空语境的教学。最基本的途径就是营造一种类似的语境,让这种语境重现。这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但这并不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最有效的方式便是能对当今学生的文化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与了解,找到当下环境与作品中文化语境的相似性,在教学中将这样的语境重现,加深学生对于思想内涵的体悟。如此,我们必须要对当今学生所浸润的新媒介环境进行解析,在解析之后进行一种语境的重构,为学生体悟思想内涵提供条件,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