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媒介背景下的文化环境建构
我们首先要对媒介进行一个概念划分进行。在传播学中,媒介(Media)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它最早出现在拉斯维尔对传播学的“5W模式”的阐释之中。拉斯维尔把传播学划分为传播者(Who)、传播内容(Says What)、传播渠道(媒介)(In Which Channel)、受众(Towhom)、效果(With What Effect)五大范畴。拉斯维尔的阐释顺序描绘了信息由传递到接受的过程,即信息的传播者选择某种媒介,将信息传递给受众,并试图达到某种效果。由此来看,媒介可以与媒体相等同。着实,在当前的语境的中,我们极容易将媒介与媒体这两个概念混淆。但《现代汉语词典》对两者的解释做出了区别:媒介指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媒体指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如报刊、广播、广告等。由此可见,媒体指的是信息发布的平台,它更多的指涉如电视台、网站、通讯社等从事传播活动的组织机构;而媒介则更像是桥梁,通过媒介,媒体发布对象与媒体的组织机构联系到了一起。所以,媒体指的是一种采编到播放的组织架构,而媒介指的是媒体信息发布的传播介质,它的核心指涉是信息传播与接受的方式。
既然指涉的是信息传播的方式,那么相比于传统媒介,新媒介又“新”在哪里?在通行的分法中,将报纸、电视、广播归纳到旧媒介之中,而将新兴的网络媒体形式投置于新媒体的概念之下。可这种从外在形式上的区分,难以成为区分“新”“旧”媒介的原因。因此,对于“新”媒体的概括,必须从媒介传播方式的内在层面去探讨。相比于电视、报纸、广播这类的传统媒介而言,新兴的网络媒介不仅仅取胜于传播速度与内容,更在于信息传播的组织形式。传统媒介更多关注的是信息传播的单向性,即只有传播者个人的声音。但是新兴网络媒介的信息传播却有多面性,信息的接受不仅仅取决于传播者,更得益于信息的接受者。信息接收者通过评论、弹幕等互动方式完善对于信息的认知。但这种互动性,不仅仅停在信息的交流上,也在于相关内容的模仿上。在时下流行的短视频软件中,时常会出现“爆火”的舞蹈视频,这些视频出现后,会引起众多受众的模仿。这种方式也可以看做信息接收者与信息发布者之间的互动。这是一种变相的认同,不在于意见的表达,而实实在在地以行为的方式展现出来。而我们在教学中所面对的学生就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而这些学生的思维与认知方式由这样的环境构建出来。所以,所谓的“新”媒体,它的新颖之处不在于传播方式的变化,更为主要的是这种传播方式的改变,营造出一种新的文化环境,而这种文化环境直接作用于人价值观的形成。这种传播效果也是“新”的一个侧面体现。
卡西尔在《人论》中曾经就人的本质进行过论述,他认为人的意义便在于能使用符号,“没有符号系统,人的生活就一定会像柏拉图著名比喻中那洞穴中的囚徒,人的生活就会被限定在他的生物需要和实际利益的范围内,就会找不到通向‘理想世界’的道路——这个理想世界是由宗教、艺术、哲学、科学从各个不同的方面为他开放的”。符号是什么?符号是意义的承载物,我们将身边的事物赋予能指意义,让它具备能指所向的功能。由此观之,我们生活在一个符号的世界中。我们每天看似是与某种实存的事物进行接触,但从某些抽象的角度而言,我们是在接触符号,是通过符号与他人的意义所接触。这便产生了一种有趣的现象:我们看似是在进行独立思考,但在潜移默化中,我们的独立是由他人所给予的。个人的思想成为了文化环境的产物。尤其当今各类短视频软件的兴盛,爆款视频、网红视频成为了青年人追捧、模仿的对象。这种追捧、模仿的背后隐含着两个在教学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①追捧、模仿,长此以往,会使得学生创新驱动力不高;②在纷杂的网络环境中,又如何促进学生独立性思维的养成?而这两点,也是当今中学语文教学着重需要的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