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母亲的情怀关爱藏族学生
今年,我接任高三(3)班班主任工作,第一次与藏族学生接触,虽然时间不长,却理解了关心藏族学生的重要性。下面,我就把自己的体会简单地说一下。
我认为,把学生教育好、培养好,不让任何一人掉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我们教育培养的是少数民族学生,关系到边疆民族地区的兴盛和祖国民族团结的伟业,所以,我倍感责任重大,倍感无上光荣。既然当了他们的老师,就得把他们培养成才。学生基础差,我就认真讲解,耐心辅导,寓教于乐,循序渐进。为了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不仅“面对面”站上讲台授课,而且用心感受学生的一言一行,努力和他们“心贴心”。学生达娃自认为是“差生”,上课打瞌睡,下课玩得欢。我告诉他:“我的学生里没有‘差生’。只要努力,都会很棒!如果你学不好语文,我会失望的。”我给他讲勤能补拙的故事,利用业余时间给他“开小灶”,终于帮助他赶上了队。学生昂旺丁增文化基础差,对学习缺乏信心。我抓住他是副班长的特点,肯定他对班级工作的贡献,同时注意在课堂上提一些他能回答的问题。他有了成就感,自信心增强,学习积极了,成绩提高不少。在实践中,我总结摸索了多种适合藏族学生的语文教学法。学生们反映,这些方法提高了他们学语文的兴趣,让他们找到了学习的快乐。以“作业当面批改”为例,我常常选择在课间或自习时批改作业,并将学生逐个叫到面前,批改一题讲解一题,既分析错误又指导改正,直到全对为止。
我从实践中深深感到,作为一名老师,不仅要善于传授知识、教给本领,而且要像家长一样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面对远离父母亲人的藏族学生,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付出爱心,让他们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为增进民族团结奠定感情基础。这些年来,我一直这样想,也坚持这样做。学生央宗身体不舒服,我就让她在宿舍休息,不要强忍着到教室上课。见到谁穿的少了,我就提醒他们多穿些衣服,不要感冒了……说起来,这些事情都不起眼,也没有惊天动地,但因为倾注了老师对学生的一片爱心、点滴真情,所以往往能在学生的心灵上打下深刻的烙印。这些小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老师就应该是感召学生的一面旗、温暖学生的一盆火,只要付出真情,足以融化坚冰;注重潜移默化,必能造就人才。每次看到学生们微笑着向我问好,我就感到自己的责任沉甸甸的;每次看到学生摆脱伤病、没了烦恼,我就觉得自己的心里喜洋洋的。
我还切身体会到,要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就得用高尚的师德去塑造纯洁的灵魂。对我们老师来说,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立身做人的道理。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爱党报国、素质全面的少数民族人才。现在流行一句话,叫作“细节决定成败”。我们教育引导学生,也应该从细节抓起,从小事做起,点滴养成。只有这样,培育民族人才、无悔三尺讲台的信念才会更加坚定。
让我们用母亲的情怀关爱藏族学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