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百岁的四季食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 因时制宜当遵从

大家或许看过徐家私房菜精作坊主人徐正才所著的《锅台漫笔》这本书,文中谈到他师傅沈子芳秘传的“宫保鸡丁”,不拘泥旧法,不用花生仁,而是根据时节选用时鲜的绿叶菜蔬替代。这则故事,说明高明的厨师知道因时制宜进行烹饪。中国有很多饮食保健的谚语,大家随口就能说上一两句,其中有很多都跟时令有关。例如:
“春吃葱,人轻松。”
“到了三月三,芥菜可以当灵丹。”
“热天半块瓜,药都不用抓。”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三伏不离绿豆汤,头顶火盆也无恙。”
“十月板栗笑哈哈,健康长寿跑到家。”
……
还有很多,不胜枚举。这些民谚是千百年来人们膳食养生经验的总结,蕴含了深刻的道理,那就是膳食养生要“因时制宜”。
“因时制宜”的食养原则,根据人与外环境息息相关的整体统一观念提出。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季节变化所形成的温热凉寒气候变化,对人体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人体在适应自然界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必定作出相应的反应;一天之内,也同样存在早中晚的不同。食物性能也有清凉、甘淡、辛热、温补之异,所以饮食摄养应该顺应外界阴阳的变化,顺时施膳。
这一原则,包含有多方面的含义,既包括季节,也包括时令、朝夕等。例如“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就是一日之内顺时食养的具体运用。传统食养学对四季的顺时食养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例如,就四时食补而言:
•春天气候温和,万物生长向上,五脏属肝,应以升发肝气为主,需要补肝,称为升补,此时不宜食油腻辛辣之物,以免助阳外泄,应多食清淡的蔬菜、豆类制品。
•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喜凉,五脏属心,需要清补,且夏天多雨,脾胃易受湿困,饮食应以甘寒、清淡、少油为好。
•秋季气候凉爽,五脏属肺,需要平补,此时万物收敛,气候干燥,可吃一些能润燥生津的食品。
•冬季气候寒冷,阳气深藏,五脏属肾,寒邪易伤肾阳,需要温补,可吃温热食物。
一些食物,虽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但如不注意食用季节,不仅对人体无益,还可能造成伤害。如冬天吃狗肉能温补脾肾,但在春夏吃却很容易燥热伤津而上火。
现代营养学也发现人体的功能活动有着明显的时间节律,膳食应该顺应这种节律来安排。例如:
•冬季寒冷可刺激甲状腺引起功能亢进,使热量消耗增加、体内蛋白质分解加速,进而导致人体耐力和抵抗力减弱,所以,冬季期间的膳食应以高热量为主。
•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较弱,若对饮食不加选择,照常吃一些大鱼大肉以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容易引起食欲缺乏、食后腹胀等,因此夏季饮食更要注意清淡容易消化。
总之,“因时制宜”作为膳食养生的一条重要原则,其具体运用起来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这在本书的中篇里还会有更多的介绍。大家一定会问,既然一年四季、一日之内,膳食不同,那么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方的人饮食习惯也各不相同,这里面是不是也有其客观的道理所在?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膳食养生必须遵守的第四条基本原则—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