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大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食物是最好的药

食物是指各种可供人们食用的物质。食物不仅含有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的各种营养物质,同时还含有许多具有治疗作用的化学成分,这些组成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就构成了食物养生和食物治病的物质基础。每人每天都要吃食物,因此食物与人们的关系比药物更为密切,所以历代医家主张“药疗”不如“食疗”。古代医家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在治疗过程中,总是先食疗,后药疗,只有食疗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时,才采用药疗方式。古时人们称能用食物治疗疾病的医生为“上工”。

各种食物由于所含的成分及其含量多少的不同,因此对人体的保健作用也就不同。在中药学中,由于药物理论是建立在食疗基础之上,因此,食物性能理论在许多方面又与药物性能的理论是一致的。

食物的四气、五味

食物与药物一样,具有四气、五味,通常简称为气味或性味。四气又称四性,是指食物所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其中寒和凉为同一性质,只是程度上的不同,即凉次于寒;温和热为同一性质,也只程度上的不同,即温次于热。因此,食物的四气实质上是说明食物寒凉和温热两种对立的性质。此外,对于某些食物,有的还标以微寒、微热等,则进一步区别寒和热的程度。凡属于寒凉性食物,多具滋阴、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主要用于热性体质和热性病症;凡属温热性的食物,多具有温经、助阳、活血、通络、散寒等作用,主要用于寒性体质和寒性病症。

在中国传统的医学中,一向讲究饮食中寒、热、温、凉的平衡。中医学认为,“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用温性的食物治疗阴证和寒证,而用寒性的食物来治疗阳证和热证。这样能达到阴阳平衡,促进身体康复。如高热汗出,伤津耗液,宜选清凉、有滋润作用的瓜果饮料或食品。西瓜、蔗汁、梨汁、藕汁、荸荠汁或其他果汁,以及酸梅汤、冰牛奶等,既可清热,又可养液。冬天怕冷,四肢不温的人则可吃羊肉、牛肉、狗肉、鸡肉等偏温热性的食物。身体虚弱,易感风寒的人,宜常用生姜、大枣、红糖煎服,以益气温中,散寒健脾。

五味,是指食物所具有的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食物的五味与药物的五味相一致。食物的味最早是以口感味觉确定的。随着对食物认识的不断深入,已由最初的口感发展成抽象的概念,即以食物的性质和作用来确定食物性能理论上的味。不同味的食物具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食物其作用相近似或有共同之处。它和四气一样,同样是食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作用并经过反复验证后归纳所得。具体说来,味酸味食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多用于虚汗、久泻、遗精等病症,如乌梅收敛固涩以涩肠止泻。苦味食物具有清热、泄降、燥湿等作用,多用于热性体质或热性病症,如苦瓜苦寒可治痈肿丹毒。甘味食物具有滋补、缓急、润燥等作用,多用于机体虚弱或虚证,如大枣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体倦乏力。辛味食物具有发散、行气等作用,如生姜、薄荷用于发散外邪。咸味食物具有软坚、润下、养血等作用,多用于瘰疬、痞块等病症,如海蜇头用于痞积胀满、大便秘结。

食物的升降浮沉

食物的升、降、浮、沉是指食物的四种作用趋向。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功能活动有升有降,有浮有沉。升与降、浮与沉的相互协调平衡就构成了机体的生理过程。反之,升与降、浮与沉的失调和不平衡就会导致机体的病理变化。如当升不升,则表现为子宫下垂、久泻脱肛、胃下垂等下陷的病症;当降不降,则可表现为呕吐、喘咳等气逆的病症;当沉不沉,则可表现为在下、在里的病症;当浮不浮,则可表现为肌闭无汗等在表的病症。而能够协调机体升降浮沉的生理活动,或具有改善、消除升降浮沉失调病症的食物,就相对地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不仅如此,利用食物升降浮沉的作用,还可以因势利导除病祛邪。

食物的归经

食物对人体脏腑经络的作用具有一定范围或选择性。例如同属于寒性食物虽然都具有清热的作用,但其作用范围不同,有的偏于清肺热,有的偏于清肝热,有的偏于清心火等,各不相同。因此,把各种食物对机体作用的范围或者选择性做进一步的归纳和概括,使之系统化,是十分必要的。归经就是把食物的作用范围或选择性与人体脏腑经络联系起来,以明确指出食物对于机体某些脏腑经络所起的主要作用或特殊作用。

食物归经理论是前人在长期的医疗保健实践中,根据食物作用于机体脏腑经络的反应而总结出来的。如梨能止咳,故归肺经;核桃仁、芝麻有健腰作用,故归肾经;酸枣仁有安神作用,故归心经;芹菜、莴苣有降血压、平肝阳作用,故归肝经;山药能止泻,故归脾经。由此可见,食物归经理论是具体指出食物对人体的医疗效用所在,是人们对食物选择性作用的认识。

以脏补脏

据分析,禽、畜、兽,特别是哺乳动物的各个脏器组织,不但其外部形状、解剖位置与人体的脏器组织“形似”,而且其细胞结构、生化特性和生理功能也与人体相应脏器组织“质近”。即是说,人与动物的脏器有许多共性,有特殊的亲和力,可产生“同气相求”的感应效果。现已发现,动物脏器与人体相应脏器之间的微量元素从含量到比例均极相似,20世纪发明的脏器移植术的成功,也足以证明。就营养价值而言,动物的心、肺、脑、胃、肠、肝、胆、脾、胰、肾、膀胱、卵、胎盘、阴茎、睾丸等脏器组织,与该动物的肌肉、躯壳、骨骼、鳞爪等可食部位相比,更滋补健身。其中,除脂肪含量少于肥肉外,其他如蛋白质、铁、卵磷脂、酶类、激素、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2、锌、凝血质等物质,都高出一倍、数倍或数十倍之多。

由于动物脏器烹食味美,取材方便,药用无副作用,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欢,民间常“以脑补脑”“以胃补胃”“以肺补肺”“以肾补肾”,进行食疗补身。如用猪肝、羊肝来补肝明目;用猪肾来补肾益肾;用胎盘治疗贫血体弱;用猪蹄筋骨及蹄爪治疗手足无力、颤抖之症等。

食物的补泻

食物性能的“补”与“泻”概念,一般泛指食物的补虚与泻实两方面作用,这也是食物的两大特性。补性食物一般具有补气、助阳、滋阴、养血、生津、生精等功效;泻性食物一般具有解表、开窍、辟秽、清热、泻火、燥湿、利尿、行气、活血化瘀、凉血等功效。在日常生活中,补性食物多于泻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