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荷兰临港物流发展实践
(1)荷兰临港物流发展概况
荷兰位于欧洲西北部,西、北濒临北海,海岸线长1075千米。荷兰在临港物流发展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其鹿特丹港位于荷兰西南沿海莱茵河和马斯河入海的三角洲上,濒临世界海运最繁忙的多佛尔海峡,是国际水陆空交通重要枢纽,被誉为“欧洲桥头堡”。荷兰临港产业起源于17世纪,最早以仓储、炼糖、酿酒、造船等行业为主,19世纪工业革命期间,德国鲁尔工业区兴起,大量铁矿和煤的运输促进了荷兰临港物流业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鹿特丹港已成为荷兰最重要的中转港。进入20世纪后,金融、管理、咨询和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给现代港口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港口关联产业向城市进一步扩散并成为城市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临港物流迅速兴起。
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起,荷兰大规模地填海造地,先后建设沿海的欧罗波特(Europoort)和马斯莱可迪(Maasvlakte)港区,成为欧洲重要的货物集散中心。这些物流中心采用最先进的通信和信息技术,并拥有充足、熟练、专业的劳动力,可提供各项增值服务以及海关的现场办公服务。20世纪70年代后,与港口相关联的新兴服务业在港口周边的城市地域开始发展,贸易和航运业促进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2)荷兰临港物流典型案例——鹿特丹港
鹿特丹港共分7个港区,40多个港池,码头岸线总长37千米,可以停靠54.5万吨级的特大油轮,装卸设备齐全,拥有现代化的港口设施。鹿特丹港不仅货物吞吐量大,而且装卸货种也十分繁多,可以称其为化学品港、铁矿港、散货港、汽车港、件杂货港、冷冻货港和集装箱港。鹿特丹是荷兰的交通枢纽,铁路及公路均通往西欧各国主要大城市,水陆交通融为一体,确保了鹿特丹的重要地位。鹿特丹仓储配送网络十分发达,由深水货运码头、物流服务企业和腹地连接网络组成。这个网络可以在24小时之内将各类货物运抵欧洲各主要工业区,还可以为所有类型和规模的货物提供定制的运输服务。
鹿特丹港口依存产业主要有石油化工业、食品加工业和临港农业综合产业。鹿特丹临港工业带西起北海沿马斯河向东延伸到多德雷赫特市,形成一条绵延80千米的沿河石化工业带。鹿特丹是欧洲水果、蔬菜、肉品、咖啡、鱼类、乳制品、啤酒和油菜籽的主要输出地,拥有食品和保健品的先进生产物流链及基础雄厚的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此外,鹿特丹是欧洲的农产品集散中心。港区还有配套的粮食碾磨厂、加工厂、食品制造厂、包装企业和储运企业等。在鹿特丹港区中心地带,有专门为创建农产品基地而设计的战略园区,农产品的装卸、贮存、配送和加工设施十分齐全。产业的群聚效应给临港农业综合产业带来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创造出更多的附加值。
具体来说鹿特丹港临港物流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政府统一规划、企业自主经营的地主型临港物流管理模式
鹿特丹港的临港物流发展模式简单说来可以称为地主型物流中心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港口管理局拥有很大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和土地使用权,由其统一港口地区的码头设施和临港工业以及其他设施的用地管理。鹿特丹港的土地、岸线和基础设施的所有权属于鹿特丹市政府,市政府下设港务局,负责港口的开发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港务局对港区内的土地、码头、航道和其他设施统一规划和投资开发,在港区内开辟专门的物流中心,重点引进和布局与港口相关的产业。参与经营的私人企业以租赁方式进行,一般只需投资码头上部分机械设备、库场及其他一些辅助配套设施,从而使更多的私人企业能参与港口的经营。通常港口管理局拿出一部分仓库和堆场开辟为公共型临港物流中心,但其只负责管理和提供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本身不直接参与物流中心的经营。当物流中心建成后再由港口管理局有重点地选择业务基础牢固,信誉好的物流经营方加盟,逐步吸纳工商企业加入物流中心,将原材料采购、配送等职能交由物流中心负责,参与供应链管理。地主型物流中心的管理模式代表着当今世界临港物流发展的一大方向。
2)配套设施完备、运作效率高的临港物流服务体系
鹿特丹港配套设施完备,并拥有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和自动化导航系统,港口管理设备和操作手段高度现代化。畅通快捷的海关服务确保港口货物的及时发送,同时完善的水陆空交通运输网使得货物在24小时内便可以送达以鹿特丹为中心,半径为500千米范围内的目的地。鹿特丹港还为各个航运公司的离岸业务提供一流的港口基础设施:深水码头、带遮蔽的沿岸场地以及众多专业服务供应商。在港区和城市周围汇聚大量专业人才,例如船舶管理人员、租船经纪人和货物经纪人等。还有一批在海运界享有盛誉的银行、保险企业,律师事务所和咨询企业都在鹿特丹开展业务,为航运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鹿特丹全力支持废弃物回收利用项目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现已拥有遍布港区、专门从事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服务商、贸易公司及工业企业,现代化的回收利用企业基地已发展起来。鹿特丹拥有一批欧洲最大的废物回收利用设施,经回收加工的塑料、橡胶及木料可用于出口或用于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
3)建设专业化、规模化的临港物流中心
鹿特丹港成功的一个关键就在于在有限的港口资源条件下建立和发展物流中心,早在1998年该港就建立了“配送园区”,发展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从而成为世界各港纷纷仿效的范例。目前鹿特丹在港区及临港腹地设有埃姆(Eemhaven)、搏特莱克(Botlek)和马斯莱可迪(Maasvlakte)三个专业化的大型物流中心,成为欧洲重要的货物集散中心。其中Eemhaven物流中心面积为35万平方米,主要提供大宗产品如木材、钢材等的储存和配送服务;Botlek物流中心面积约86万平方米,是石油、化工产品专业配送中心;Maasvlakte物流中心面积约125万平方米,该中心入驻许多计划在欧洲建立配送中心和加强供应链控制的大型企业。
4)自由宽松的临港物流发展政策
鹿特丹作为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和工业基地,在港区内实行“比自由港还自由”的政策,是一个典型的港城一体化的国际城市,拥有大约3500家国际贸易公司,拥有一条包括炼油、石油化工、船舶修造、港口机械、食品等部门的临海沿河工业带。在港口建设方面,鹿特丹港以新航道为主轴,港池多采用挖入式,雁列于主航道两侧,按功能分设干散货、集装箱、滚装船、液货及原油等专用和多用码头,实行“保税仓库区”制度。形成由港口铁路、公路、内河、管道和城市交通系统及机场连接的完善的集疏运系统。
5)临港物流与临港工业协同发展,形成临港供应链集群
鹿特丹临港经济以重工业为主导,石油精炼和石油化工是其主导产业。在港口关联产业和依存产业的共同作用下,港口直接产业通过上游、下游和横向的产业联系衍生出为港口提供各种服务的第三产业,港口各产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临港产业链群”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港口腹地,临港工业已成为鹿特丹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鹿特丹港约有50%的增加值来自港口工业。鹿特丹港是世界三大炼油基地之一,也是主要的化工工业基地,全球著名和炼油及化工企业如壳牌、埃索、科威特石油公司、阿克苏诺贝尔、伊斯特曼等都在鹿特丹港设点落户。此外,食品工业是港口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业。对于欧洲各大城市来说,鹿特丹是他们位于海边的超市,他们可以在鹿特丹找到想要的所有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