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物流转型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3 关于临港物流业发展的研究

(1)临港物流业发展评价

加拿大经济地理学者斯莱克(Slack,1982)通过对蒙特利尔港口名录公司的问卷调查,对临港物流业的特征和复杂性进行了初步论述。指出从事临港物流的大部分公司都具有较高的外部经济要求,这些公司都具有多重功能,并在许多业务种类上相重复。Seah(1984)对新加坡货物转运行业进行了研究,指出临港物流业的生产率总体上要低于新加坡所有行业的平均水平。Jansson(1982)和Bennathan(1987)研究了增强港口的竞争力并在竞争中取胜的定价策略问题,是较早研究港口竞争力的文献。Ha(2003)通过问卷调查,对世界几个主要集装箱港口的服务质量从港口相关活动信息的可获得性、港口区位、港口回航时间、可利用的港口设施、港口管理、港口操作费用、海关条件等七个方面进行了评价,认为东北亚的集装箱港口的服务质量相对滞后于世界其他发展较好的港口。基于wood(1995)、Jansson(1982)和Bennathan (1987)等文献设计的临港物流评价体系,唐中赋、顾培亮、任学锋(2005)构造了临港物流发展的系统模型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得分对我国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等八个港口的物流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之后,陈剑(2007)、邢虎松(2011)、徐新忠(2010)等分别运用因子分析、模糊评价、灰色关联等方法对临港物流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吴丽芬(2010)等论文则突出了临港物流效率测度,在临港物流生产效率、X-效率、综合效率测度方面建立了评价模型。世界范围内主要贸易港口均非常重视研究港口集疏运系统的建设问题,如Maritime Policy and Management杂志每期都会列举出欧洲主要港口的关键生产数据,综合运用各种先进的测算软件和统计方法,分析预测生产数据,全面掌握港口发展动态;Asian Shipping 定期发布包括香港、新加坡等亚洲主要港口在内的大型港口生产数据。关于临港物流业发展评价的研究成果,为客观认识临港物流业发展水平,探寻转型发展关键因素提供了方法支持。

(2)临港物流体系建设研究

临港物流体系研究,多数建立在经济学基础上。Coler(1987)对美国临港物流业分布与城市等级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他指出,临港物流业的分布与城市体系的高级生产性服务业相关。Slack(1988)以蒙特利尔为案例的研究,探讨了临港物流业对港口、城市的作用与影响,发现临港物流促进了许多自由贸易实质性障碍的消除,从而促进港口和城市的经济增长。Martin Stafford(2002)从航运发展历史的角度,论证了航运各相关环节之间的相互作用,指出良好的集疏运网络是提高港口作业效率的必要条件;Kenneth J.Button (2003)主要侧重于比较各种运输方式的经济性和技术性,指出充分发挥港口作为货物集散枢纽的作用,是提高航运业经济效率,尤其是港口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径;黄强(2005)提出提高临港物流能力的方法,刘立辉(2008)将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应用到港口物流中,使港口作为企业与其他相关企业融合成网络整体,扩大港口的功能。相关研究可见,以供应链的思想整合临港物流体系,通过海铁联运、水公联运、内陆港节点建设等方式,推动临港物流系统化、信息化建设,是研究的重点和趋势。

(3)临港物流优化与仿真研究

主要集中在临港物流网络系统的建模研究、临港作业系统的建模与调度研究、临港物流系统作业仿真研究等方面。在物流网络系统的建模研究方面,以多Agent仿真、整数规划启发式算法、logit模型、多目标最短路模型应用最多(如Pierre Arnold,2004; BinWANG,2007;魏航,2007;等)。临港作业系统建模与调度研究主要包括泊位作业研究(如Peterkofsky,1990; Imai,2001;Christian Bierwirth,2010;等)。系统仿真在港口建模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两方面的研究,一是系统仿真在港口系统分析中的应用(如蔡芸,2005、2009;等)。二是仿真优化在临港作业调度中的应用(如杨静蕾,2003;等)。以往关于临港物流优化与仿真的研究多数集中于宏观层面的长距离运输网络或微观层面的港口码头或场站等单一作业模型,并没有将临港物流业集成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