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研究对象
梅州香花仪式是流传于当地民间的一种超度亡魂的宗教仪式,具有浓郁的地域民俗文化特征。它属于当地民间丧祭仪式中一个重要的宗教仪式部分,通常在丧家报丧之后举行。
(一)香花
“香花”一词,在佛教、道教和民间祀神礼仪中都有使用。在佛教中,香花有两种含义:一是进香和献花的功德供养;二是抛散香花(有香味的花)的人,即专门执行散花仪式的僧人,散花是展示供养的礼仪表达形式。在道教中,香花的含义也沿袭着礼敬、供养的内涵。在民间祀神礼仪中,香花则出现在乐舞杂剧的开场部分,以念花名的形式予以表达。
另外,从田野考察中我们得知,香花僧内部一直流传着其对香花的具体解释:
香花,佛事为本,文武同修。何为香,祖云:信为善根之本,香乃供养之先。烟霭瑞气,通达十方。修行者,用心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可光明云达、周遍法界,能供养十方无量佛、法、僧三宝。……以香为本,以花为示:处世如花,也寄于莲花之意,生而不染。花况乎:昔灵山会上如来昙花示众,迦叶微笑,拈花悟旨。
这段文字中的“佛事为本,文武同修”“以香为本,以花为示”,道出了香花的基本信息,即香花源于佛教,修行者能文能武,文武同修。
(二)香花仪式
香花仪式是一种超度亡魂的宗教仪式。它镶嵌在中国民间丧祭仪式过程之中,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香花仪式在我国分布广泛、存在的形式种类繁多。它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山东、河南、陕西等),西南地区(川西、云南等),赣南地区,闽南地区(泉州、漳州等),以及粤东地区(潮州、汕头、梅州)等。香花仪式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且在不同地区都会融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形成不同的样貌。如,有的香花仪式以一种民间宗教(如福建地区的释教)中的仪式程序来呈现,有的像梅州香花仪式一样由香花僧(斋嫲)操演整场香花仪式,有的则是由火居道士来完成香花仪式的操演。本书将着重论述的是粤东梅州地区流行的香花仪式。
(三)梅州香花
梅州香花主要是指香花僧(斋嫲)受邀斋主人家,入户为去世的长辈举行的一种具有浓郁客家文化特色的宗教性质的度亡仪式。因此,梅州香花主要包括仪式专家香花僧(男)和斋嫲(女),以及由他们操演的梅州香花仪式。
香花僧和斋嫲是生活在梅州地区的专门服务于民间老百姓人生礼仪(出生、婚礼、成人、丧葬等)的仪式专家。他们(她们)虽名为香花僧(斋嫲),但是他们(她们)的修行不同于传统的佛教僧尼。香花僧(斋嫲)有自己的传承方式和修行方式。首先,香花僧(斋嫲)基本上是家族式传承,以传帮带的方式传授技艺。其次,香花僧(斋嫲)可以食荤、饮酒,可以有家室,虽然有自己的香花寺庙,但是可以不住庙。白天,他们(她们)在香花寺庙做文、武功课;晚上有家室的香花僧(斋嫲)可以回家。在笔者调研时了解到,现在的一些小型香花寺庙,甚至夫妻可以同住寺庙。
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梅州地区的香花仪式主要有四种不同派别:“横山堂”或“黄山堂”(又称横山派,临济正宗分出的法脉)、“西竺派”、“祖师派”、“老母教”(老母教派为斋嫲)。本书主要论述的对象为“横山堂”或“黄山堂”一派。虽然梅州香花仪式分不同派别,但是香花僧(斋嫲)操演的仪式大致相同。由此,也形成了梅州香花仪式的一个特色,就是如果某一个香花寺庙受邀主人家需要做七天七夜的香花仪式,那么就会请来其他香花寺庙香花僧(斋嫲)共同完成这个大型的仪式。这些临时组合的香花僧(斋嫲)都配合默契,不需要磨合。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虽然当地政府把梅州香花仪式定性为佛教活动,香花寺庙也被认定为佛教活动场所,但是直到2013年9月,政府相关部门才组织香花僧(斋嫲)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业务培训,在此之后还为培训者颁发了教职认证书。另外,梅州政府还根据梅州香花仪式中的艺术特色,专门成立了梅州市梅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从2009年开始将梅州香花仪式中的“打席狮”、“打莲池”和“打铙钹花”入选段落等,以梅州地方民俗的名义申请非遗。最终,“打席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打莲池”和“打铙钹花”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梅州香花仪式
梅州香花仪式是一种在孝属家中举行的宗教仪式,因此,香花僧(斋嫲)需要根据仪式的长短收取一定的费用。梅州香花仪式时间长短由孝属家来指定,一般分半夜光(约6~8小时)、一夜光(一天一夜)、救大苦(一日两夜至七日七夜)三种。整场仪式分文坛和武坛穿插操演,其中唱、念为文坛(唱,指唱香花歌词;念,指念佛经诵佛号);做为武坛(做,指用仪式用具做现场表演)。香花曲调最早来源于中土梵呗佛乐,仪式进行时用香花板。梅州香花仪式分“上水版”和“下水版”。上、下水版唱词内容相差不大,从仪式的起坛到最后的香花赞,共有62或27个段落环节。上、下水版香花的主要不同就在于,上水版香花是在下葬之后举行香花仪式,而下水版香花则相反,也就是说,在举行下水版香花时,亡灵的棺椁是停放在仪式现场的。本书将讨论下水版香花。
梅州香花仪式的构成要素是多种宗教因素的混成,香花僧(斋嫲)所用的《香花经》乃是佛、道、儒、民间信仰中有关死亡观念的集合体;整个仪式过程中的仪式象征物涵括了佛教的法器,道教的口诀、手诀和禹步,当地少数民族的服饰和民俗丧祭仪式中的纸扎等;香花僧(斋嫲)在仪式展演过程中会穿插进行“文场”和“武场”两种表演,而整个仪式中的诵唱部分全部使用客家话并融入当地极具地方特色的谚语、山歌和民间小调。每一段摘选自宗教典籍的经文和每一种仪式符号在宗教信仰层面都没有冲突,在文化符号的形式上也没有排他性,是一种和谐的共融,呈现出比较鲜活、独特的宗教文化艺术特色,这实际上也是文化融合的具体体现。这种构成要素的多元性与构成要素间的相融性,决定了当研究者从不同的学术背景出发或从不同宗教传承的角度分析香花仪式时,理解会有所不同。
梅州香花仪式视知觉象征系统虽然不具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也没有自己独创的象征符号,但是它“借用”了许多传统的宗教象征符号,且在这个“临时”创建的宗教文化空间中井然有序,相得益彰。在梅州香花仪式中,既有佛教的法器和经文,道教的口诀、手诀和禹步,也有儒家的思想、佛道教的死亡观念、民俗艺术形式等。它自己唯一的一部《香花经》,也是佛、道、儒思想的集合体。从象征符号的艺术性上看,其个性并不突出。虽然由此造成梅州香花仪式不被其他任何一个教派认同,但恰恰就是这种没有性格的性格,创造了一种区别于正统宗教生存和传续的模式。一方面,梅州香花仪式选择性借用了正统宗教的宗教精神及其宗教象征物,增强了对民间死亡观念的神圣性表达,并巩固了这一信仰的传统;另一方面,梅州香花仪式中添加了各种民歌、山歌、民俗彩绘、武术表演等民间艺术形式,用以娱乐仪式参与者,使民众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这些宗教艺术视知觉象征符号及其表达的宗教含义。在艺术性上,梅州香花仪式得到了民众的审美认同。由此,这个具有宗教特征的民间超度仪式,在梅州地区深深扎下了根,传承至今。或许我们可以如此理解,一种外来宗教如果想在民间扎根、生存,就一定要与当地的民俗文化相融合。香花仪式需要上门服务,是香花僧(斋嫲)谋取生计的重要途径,这也就使得它的融合更为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