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4-21 18:32:10
封面
版权信息
绪论:曲折与激变的道路——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历史变异
第一章 现实主义文学批评范式的确立
一 现代批评传统的继承与改变:冯雪峰、茅盾
二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中国化:周扬
三 现实主义的异端:胡风的理论批评及其被批判
四 《文艺报》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艺批判运动
第二章 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的内在建构
一 现实主义广阔道路与开放的可能性
二 围绕赵树理方向的文学批评
三 围绕《创业史》《红旗谱》《青春之歌》的文学批评活动
四 关于革命历史叙事、民族形式的探讨
第三章 现实主义的学理化与政治化
一 关于“人性论”的论争
二 关于美学大讨论
三 关于典型性与形象思维
四 姚文元代表的政治激进化批评
第四章 诗化的政治与政治的诗化
一 共和国抒情诗的塑造:关于贺敬之诗歌的评论
二 诗的现实与激情:关于郭小川诗歌的评论
三 诗的情感与形式:关于闻捷、李瑛诗歌的评论
四 诗的格律问题的讨论:诗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第五章 恢复的现实主义文学批评
一 “拨乱反正”的批评家:冯牧、陈荒煤、张光年、周扬
二 “保卫马克思”阵营:林默涵、郑伯农、程代熙、陆梅林
三 现实主义的坚守:朱寨、张炯、曾镇南、顾骧、刘锡诚、蔡葵
四 当代文学学科的建制:北大与多所高校的当代文学学科
第六章 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的深化
一 新的美学原则:1980年代美学热与学理重建
二 新现实主义的理论建设:钱中文、童庆炳
三 新现实主义的批评:雷达、何西来等
四 《当代文艺思潮》《当代文艺探索》等批评刊物
第七章 批评的个性化与审美的能动性
一 审美的反思:变革中崛起的新一代
二 开创新的文学观念:现实主义再出发
三 未完成的现代主义批评
第八章 新的美学原则与诗歌批评的更新
一 体现“新的美学原则”的新诗潮批评
二 兼重历史意识和实验精神的“先锋诗歌”批评
三 学院派诗歌批评与诗人批评
四 1990年代以来的诗歌论争:叙事性、知识分子和民间写作
第九章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文学批评
一 “重写文学史”与“人文精神讨论”
二 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引介和批评
三 1980年代后期以来的先锋派文学批评
四 1990年代以来的文学批评格局
第十章 女性批评
一 参照系:1950—1970年代
二 “女性文学”与“女性文学批评”
三 “女性文学批评”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四 “女性文学热”及其后
第十一章 当代台港文学批评历程
一 台湾文学批评:从光复到1950年代
二 现代主义文学时期的批评
三 乡土文学运动中的文学批评及其流变
四 台湾文学批评的多重脉络
五 1950—1970年代的香港文学批评
六 从文学香港到香港文学——1980年代以来的香港文学批评
第十二章 美国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
一 重写中国现代文学史:夏志清、李欧梵
二 重新想象中国的方法:王德威
三 张隆溪、奚密、张英进、刘剑梅
四 刘禾、张旭东、唐小兵、刘康、王斑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