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政治思想史是关于政治的可能性的研究。日本政治思想既有源自中国、西方的因素,又体现出不同于中国、西方的复杂特点。战后日本的政治思想变迁既与日本近代乃至更早期的思想脉络相关联,亦是战后日本内外政治变迁的基础和动因。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中日多有相似又各不相同,无法简单以一方为标准去理解另一方。把握日本内外政治的特征与走向,首先需在日本的历史脉络中去把握日本的政治思想。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日本思想的存在方式,一方面显现出不同于中、西的线索,另一方面也因其同时与二者相关联的特性,为反观中、西提供了难得的场域。近代以来,日本思想对亚洲许多国家的历史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西方思想向中国的传播,很大程度上也是以日本为媒介的。要把握亚洲国家在思想方面的异同,或是要探索东方思想资源提供更广阔视角的理论可能,也都需要更具体地反观日本这一特殊的存在。
由于历史与现实原因,国内学界目前对于战后日本政治思想的关注相对更多集中于对民族主义、和平主义等思潮的考察,相对更多侧重于对理论线索的归纳而非对概念多重含义的分析。对于丸山真男等知名政治思想家的具体思想,相对更多重视史学角度的文本研究和儒学、哲学方面的比较研究,但对相关思想的问题意识、与行动的关联及其在战后日本政治中的实际作用,研究尚有展开的空间。
本书以战后日本政治思想及其对日本内外政治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主要分为两个有机关联的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战后日本政治思想的考察,在讨论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考察了“民主主义”“民族主义”“保守主义”“和平主义”等战后日本重要政治思想概念的含义与变迁,简要讨论了其各自与西方、中国相关概念的区别及其彼此在战后日本历史过程中的关联。第二部分是对战后日本政治思想与日本政治互动关系的考察,在讨论近现代日本民主进程与民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战略互惠关系”“价值观外交”“改宪—护宪”“反安保法运动”等近年来日本的内外政策战略与重大政治事件,尝试分析战后日本内外政治变迁背后的政治思想动因,探讨了相关政治思潮演进对日本政治未来走向的影响。
本书所使用的资料以相关日文一手文献资料为主,辅以赴日调研访谈所得等其他资料,在方法上涉及思想史、比较政治、外交学的相关研究路径,力图通过比较研究分析战后日本政治思想重要概念与近代、战时日本的联系和区别,与西方、中国的联系和区别,以及日本内部不同主体对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与实践。
在写作的线索上,本书并非通史性的研究,也并非抽象的理论讨论,而是希望通过专题考察尽可能澄清一些对现实政治有关键性作用的问题,如战后日本相关思潮的力量对比,以及对特定概念的不同理解所产生的内政外交影响。在问题意识上,第一部分中,第一章到第五章分别希望考察思想史的研究方法、特定思想家的特定学说、作为整体结构的思维方式、特定概念的时代流变与地域差异、不同主体对特定概念的不同理解。第二部分中,第六章到第十章分别希望考察日本与西方的异同、日本与中国的异同、日本外交背后的线索、日本政治背后的线索、日本内外政治变化的思想基础。这些问题意识的呈现并未全部围绕某一思潮、概念或哲学展开,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并非思想史著作的惯常路径,对特定线索而言也存在挂一漏万、浅尝辄止的缺陷。但本书仍愿做此尝试,把内容的重点放在关注政治思想与政治的边缘互动之处(既包括政治思想的政治影响,也包括政治过程的思想基础),把方法的重点放在呈现尽可能多的问题线索,因为政治思想在现实中的存在本身就是多线立体、动态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