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的内涵与重大意义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课程思政理念提出以来,一些文献围绕课程思政的内涵(王学俭,2018)、课程思政在实践中的误区(鄢显俊,2018)、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联系与区别(石书臣,2018)等展开了研究,这些研究为本书提供了重要参考。本书在辨析近似概念的基础上,澄清了关于课程思政的一些常见误区,并从教育思想、教学实践、教师发展、专业建设和学生发展等层面,对课程思政的科学内涵进行了系统阐释,有助于深刻理解和把握课程思政,充分认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大价值与时代意义,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的升级与优化奠定了基础。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一)近似概念辨析
基于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编写组发现,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德育课程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在实践中,我们应注意课程思政与近似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走出对课程思政的认识误区,全面准确地理解课程思政。
1.思政理论课程
思政理论课程是贯穿我国初等、中等与高等教育各阶段的重要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与教学体系的核心课程。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不同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表现形式、课程名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以及在教学活动中所占份额和评价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别。
2004年中办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这不仅展现了思政课程在课程德育中的重要地位,也揭示了中国开展高等教育的鲜明底色,有着较为显著的意识形态属性。从课程体系与作用的角度看,思政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自洽性、完整性与理论渗透性等特性。思政课程要求必须100%保证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懂悟透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道理。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核心内涵都是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它们的关注点又有差异,主要体现在课程地位和思政优势等方面。要正确把握二者的关系,既要认识到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又要明确二者的区别,充分发挥二者各自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育人优势,形成协同效应,增强育人合力(石书臣,2018)。
2.德育课程
德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我国的实践,可以将德育课程分为学科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三大类型,其中,前两者属于显性德育课程。
学科性德育课程是德育的基础性课程,以直接传授和学习系统的道德及思想政治的知识、观念、理论为主,旨在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认识、观念、理想乃至道德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活动性德育课程,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通过学校组织或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和实践能力,改善学生的道德生活。活动性德育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与学科性德育课程既相辅相成又相对独立,是德育的主导性课程。
目前,学术界对隐性德育课程的认识尚未形成一致意见。一般认为,隐性德育课程是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内隐方式呈现的,能够对学生的品德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的德育课程。它与显性德育课程相对应,广泛存在于课内外、校内外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中。从我国教育实践来看,德育课程是培养学生行为、学习和生活习惯,提升学生审美、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道德、心理、个性品质的课程,以人格教育为基础,通过体验式和浸润式方式形成文化烙印。
(二)基于不同视角的内涵
“课程思政”体现了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即“课程承载思政”与“思政寓于课程”(邱伟光,2017)。这一理念有三重含义,即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注重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网络运用三维课程的统一。课程思政是专业课程与弘扬真善美的结合,这个结合要有一个勘探、发掘、冶炼、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化学反应,是把“干巴巴的说教”向“热乎乎的教学”转变的过程,是把教师的“我要告诉你”向学生的“我想学什么”转变的过程,是让课程思政有情有义、有温度、有爱的过程(吴岩,2020)。结合现有理论研究与高校实践,本书从以下五个角度对课程思政的内涵进行阐释。
1.教育思想角度
教育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教育领域的指导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待解决的重难点问题有所不同。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教育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面对新情况、新问题,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能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为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方向。将思想政治教育浸润到学校教育的全流程,浸润到专业建设与教师教学活动的各环节,改变了一段时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于依赖思政理论课单一阵地的局面,是党不断顺应新形势、新局面,实现教育全方位育人、提高育人质量与育人效果的直观体现,也是课程思政的立足点。
2.教学实践角度
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并非要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活动中新增一门专门的课程。由于对专业分工的理解与实践存在偏差,一定时期内,思想政治教育被简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业务,而忽视了各专业天然具有的育人功能。课程思政的提出,是育人理念的自然回归,改变了一段时间内存在的孤立和割裂地开展价值引导与人格塑造等教育活动的局面。专业课程重视知识技能,而思政课程的价值塑造与引导缺乏丰富的专业场景,难免出现入耳不入脑,思政效果差,缺乏吸引力、引领力、创造力和感染力等情况。课程思政的提出与实施,体现了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任课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的理念。
3.专业建设角度
单纯地将教育简化为技能养成与提升,限制了教育以及学校功能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也无法真正解决如何育人、为谁育人的根本性问题。课程思政提供的新场景、提出的新要求,向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一线教师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即如何以育人为根本目标,有机地将课程与思想恰如其分地融为一体。这是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三全育人”的视角出发,更为科学全面地看待专业建设的功能、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的作用,是专业建设的内在要求与重要内容。
4.教师教学角度
在以专业为基础的高等教育体系中,任课教师多是以特定学科与专业为基础,掌握某一学科专门知识体系的人员。从课程体系角度看,高等教育各学科、不同专业的课程均以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为主,而教育活动天生带有意识形态的功能,如何在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中将专业知识、技能、素养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考验教师的基本功、学术能力与教学态度,也关系到能否建立一支让党组织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社会高度认可的高素质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照本宣科的灌输式、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输出式教学早已滞后于学生发展与社会实践的要求。课程思政对于教师凝心聚力,以高度的责任感、主动精神、钻研精神提高专业课程间、专业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的协同育人效果具有推动作用。
5.教学方法角度
课程思政要求各门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在确保各门课程都种好“责任田”的基础上,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上发挥协同效应。这一美好境界的实现,不仅需要在专业院系内部凝聚共识,也需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政课”的参与和引导,更需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换言之,唯有在高校内部形成各部门、各院系普遍参与和协同运作的“大思政”格局,课程思政的开展才能形成良好的外部氛围,教学的实效性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二、课程思政的重大意义
(一)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推进高校教育理念变革的内在要求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校的根本任务。如何育人、怎么育人、为谁育人的问题始终规定和引领着高校的专业建设与课程发展。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从现实角度看,专业课以及专业课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力,任何单纯和单独依赖思政理论课解决思政教育的做法,都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也难以真正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鲜明导向、重要作用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因素多、环节多、主体多,其实施直接影响到育人效果与育人质量。《课程思政建设发展纲要》提出,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各高等院校、高校教师等参与主体,要推进高校教育理念的更新,对教师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方式方法进行重新建构以及优化调整,将价值观引导寓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使各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相向而行、同时发力,形成聚合效应和协同效应,构建和不断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大格局。
(二)课程思政是落实大思政战略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的现实需要
随着市场化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利益多元性、个性化思维与互联网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叠加,为新时期高校思政工作带来了新挑战。为此,原先行之有年的思政课程面临着如何回应现实、挖掘新元素、探寻新路径、建立新机制的问题。大思政框架符合教育规律,是根植于现实、回归教育本质的大战略。各高校应从教育全过程、教学全环节、育人全主体的视角出发,立足专业建设与教育教学的实际,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让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构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创新格局。思政理论与课程思政是思政教育体系的“两翼”:前者有相对固定的课程资源、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表现为显性教育;而后者属于隐性教育,其中蕴含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专业精神是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与各个专业发展、演化及现实紧密结合的实践活动,具有可感性、亲切性和生动性。从回归教育本质的角度看,思政教育是专业课程的题中之义。由于认知的偏差,一段时间以来,各专业教师之间出现了价值疏离和场域疏离,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从完整的教育活动角度看,专业任课教师深刻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和育人的终极目的,以及每门课程所包含的隐性教育资源,主动行动,相互支撑,才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有效运行,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产生显著的育人效能。
(三)课程思政是落实教育铸魂育人功能和发挥课程价值观引领作用的重要形式
教育活动与一般的社会活动不同,它天然且鲜明地具有铸魂育人和价值引领的强大功能。作为一种特点鲜明的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影响、塑造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的重任。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表现为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前者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人才培养,不断满足个体的精神需要,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后者表现在,通过宣传动员来凝聚力量、促进共识、统一思想、推动社会整合,进而实现社会稳定。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各种文化思潮的涌入,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多元。政治教育通过意义阐释、价值追寻和精神引领,使人的信念更加坚定、内心更有力量、生命更有意义。宣传动员可以使社会更加和谐、人际交往更加公平、社会更加诚信、运行更加规范,因此在保证传统思政课创新发展的同时,不断挖掘各门课程的育人资源,是高校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各位教师的重要责任。在教育活动中,每位教师都负有不可推卸的立德树人的责任和义务,这是每位教师的使命担当。
(四)课程思政是推进课程体系自我完善与构建“三全育人”体系的重要载体
课程思政不是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简单连接,也不是为了落实大思政框架的生搬硬套,它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与鲜明的教育理念,渗透着系统论和协同论的思想。系统论认为,一个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子系统内部、子系统与外部环境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协同论则认为,系统内部的子系统与子系统内部的主体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信息共享、资源共用。课程思政要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等院校、学科专业以及一线任课教师坚持系统论和协同论,持续不断地探索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融入路径与机制,探索专业任课教师、教学管理人员、辅导员与班主任等育人主体之间在协同育人方面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方式。课程思政突破了原有的思政教育课程与专业知识课程、人文教育课程等割裂、孤立的状态,将专业知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有机融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对推动各课程之间的交叉、互补以及融合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是课程体系更新完善的生动体现,是“三全育人”理念贯彻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高锡文.基于协同育人的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模式研究:以上海高校改革实践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4):16-18.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张驰,宋来.“课程思政”升级与深化的三维向度[J].思想教育研究,2020(2):93-98.
[4]鄢显俊.论高校“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实践误区及教育评估[J].思想教育研究,2020(2):88-92.
[5]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2):50-58.
[6]杨守金,夏家春.“课程思政”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5(5):98-101.
[7]何玉海.关于“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与实现路径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0):130-134.
[8]石书臣.正确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8(11):57-61.
[9]王海威,王伯承.论高校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4):32-34.
[10]巩茹敏,林铁松.课程思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J].教学与研究,2019(6):45-51.
[11]伍醒,顾建民.“课程思政”理念的历史逻辑、制度诉求与行动路向[J].大学教育科学,2019(3):54-60.
[12]刘鹤,石瑛,金祥雷.课程思政建设的理性内涵与实施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9(3):59-62.
[13]胡洪彬.课程思政:从理论基础到制度构建[J].重庆高教研究,2019,7(1):112-120.
[14]李凤.给课程树魂: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着力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8(11):43-46.
[15]成桂英.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三个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9):67-70.
[16]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17]邱伟光.论课程思政的内在规定与实施重点[J].思想理论教育,2018(8):62-65.
[18]邱仁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思想教育研究,2018(4):109-113.
[19]刘淑慧.“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建构的理论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15-17.
[20]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28-29.
[21]闵辉.课程思政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J].思想理论教育,2017(7):21-25.
[22]吴岩.让课程思政建设在全国高校刮起一股新风[EB/OL].[2023-05-11].http://sn.people.com.cn/n2/2020/0611/c393584-34080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