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朝堂之辩
彼时宋已经是文官指挥武官,枢密院多以文官控之,庆历新政失败,三方多冗没得到解决,不想和周边邻国起争端,担心接受侬智高的申请,引发和交趾国的战火,虽然交趾是小国,却不可轻视。
赵祯环视殿中一众大臣,“众卿何以解之?”
御史中丞王拱辰出列道:“禀官家,臣以为侬智高占城害民,岭南两路之军非不可敌,集结并进,可胜之!”
同平章事贾昌朝出列道:“臣以为不妥,若是侬智高与交趾共谋,取兵力西援,东路一带虚空被趁机而入,将是大患!”
御史中丞司马光快步出队,“臣以为贾相公之法不妥,侬智高昔日经受交趾虐欺,多次求归大宋,郁郁不得,才极端造反,交趾一国瞧之如草芥,随意杀害他多位亲属,决不会共谋!他必定是负隅顽抗,只需调遣西路之军,使六七成兵围剿,便可镇平。”
......
一时间,纷纷跳出许多几十岁的大臣,能入殿参奏大多是年纪比较大的。
官员的职位时升时贬,新进新出的也多,赵昕都有些记不住哪个人是什么官,都是粗略看衣服颜色区分等级。
说话的都是文臣,连监察官都有好几个跳出来,一张嘴巴一个主意,还个个都说得有几分道理。
宋朝的官员制度是分散的,譬如宰相职位分身出许多个来,主相侍中、同平章事,又加副相参政知事(等同),更有使相(多是亲王、留守、枢密院等所被赐荣誉宰相,没有职权,只享受待遇)。
其他部门也都是如此,按比喻来说就是让官权人格分裂,一个人格处理一类事,目的是为了防止一官独大,颠覆王朝的情况出现。(多指宰相权利过大,又或地方亲王诸侯等。)
如此一来,官员人数所需就多了,变成了冗余麻烦,土地兼并问题更大了,开国前的国有土地,直接缩减了一半。
也因此,赵祯不得不想办法改革,可惜庆历新政失败了,主执的那四位大臣还在外任没回京呢。(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
赵祯听了一圈所谏,频频点头,却不言语,将视线投向赵昕。
“太子你以为呢?”
文德殿内的大臣一时激动起来,只管拼命输出,全然忘了今日是太子初入朝奏事,有些讪断了声。
赵昕举高了笏板,“臣以为,不可轻敌坐大,侬氏一族本是我大宋之民,不过几年前被交趾所占,国家未能收复失地,侬智高不愿在交趾做臣,却又不愿以民身份回宋,自立为王,又舍不掉与大宋的关联,多次求请成附属之国,虽是不自量力之举,原也情有可原。”
“今日他决意叛乱起兵,谋杀国人同胞,就已经表明割开身份,自不再与大宋有关。”
(注:附属国广义来说也相当于是中央王朝的一部分,所以侬智高自立为王,又称宋人也是可以的。)
(明朝时期,与藩属国李氏朝鲜是宗藩关系,像地方官一样,藩属国需要朝贡,宗主皇帝能册封命令藩属国国王。广义来说,李氏朝鲜也相当于明的一部分,只不过明朝不屑要那弹丸之地。)
“侬智高所占之地,本也是大宋国土,一去交趾,再到他手,地方上百姓被残害,侬智高之罪大,交趾之罪更大,暂且打不得交趾,平侬智高之乱需快!”
“臣之意举,请官家派狄青将军南下,平乱!”
三司使田况站了出来,全殿大臣里,就他胡子最长了,赵昕目测得有二十厘米长。
不知道是不是胡子太吸营养,他瘦得有些叫人可怜。
田况:“臣以为太子之谏不妥,侬智高乃一篡逆小人,无需动用狄青将军前往,又加从京调遣一派军,南下消耗过大,指挥地方军对战犹可胜之!”
赵昕要不是记得历史就信了他的信誓旦旦,宋打仗拉胯是人尽皆知的,现在说得多厉害,等多败就打脸了!
没错!历史上宋军对付侬智高就是多败!
最后还是以狄青去战才大败侬智高,只不过侬智高最后出逃大理国,没抓回罪魁而已。
赵昕心里暗骂这群自以为是的,每年交那么多岁币保平安没战争,还真以为是国强兵悍才有如今?
赵昕转身面对田况,他前年升了三司使,管全国钱谷出纳、均衡财政收支,是个肥油之差,如今打个侬智高,他还计较吝啬起来了!
“田计相,打敌哪有不动本钱的?捂着子下崽,又能孵出多少来?”
“要如此算计,原来是打仗比交岁币省事,也给侬智高交岁币不也天下太平了?”
此话一出,赵祯顿时怒道:“最兴来!休要胡言乱语,再乱扯乱说,叉你出去打死算了!”
交岁币是宋国之耻,虽然表面说的好听,但本质还是无可奈何之举,是失势之相。
掩耳盗铃是他们的做法,赵昕为了将来不会发生靖康之耻,决不和他们一样!
知谏官包拯忙劝道:“官家不必生气,太子年幼,虽过人聪慧,但也不经过事,自然以为简单,所出之句,日后便能体悟其中难做之处。”
兵部郎中王素也出来缓和气氛道:“禀官家,太子气志高,所出之意,也是正经的。如今平了侬智高是首要,按广南西路急奏的军疏来看,侬智高不日又北进,广南西路怕是不支,若靠东路抽兵支援,又恐交趾趁虚而入。”
“依臣之见,该按太子主意,遣派狄青将军南下,打出个名声,多年来也该震震交趾,不然不久将再出现一个侬智高!”
侬智高肯定是要平的,怎么平就有分歧了,有些文官大臣扣扣搜搜的不想打,不是紧急时候他们便不慌。
赵祯垂目想了想,命道:“门下拟旨,朕命狄青为宣徽南院使、荆湖北路宣抚使,授广南两路指挥全权,余靖为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随同南下讨侬智高,不得有误!”
狄青和余靖站出队来,高举笏板道:“臣等领旨!”
(注:宋朝军规模:队五十人,都一百人,指挥营五百人,军两千五百人,厢两万五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