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古话里边有真意
我是山里长大的孩子,五六岁的时候,常听村里人讲轿顶山的故事,说轿顶山的山头,原是一顶轿,放在那里时间长了,就变成了一座山。说着说着,往往就指着轿顶山说:“你瞧瞧,像不像轿子?”我那时没见过轿子,就把那座山的样子当作了轿子,只要一听说“轿”,马上就会想起那座山。那时候小,印象仅此而已,没有多想什么。而人们说到轿顶山,往往还会说起金牛洞。一次去山上割草,小伙伴们说:“你知道吗?金牛寺有个金牛洞,在村上边轿顶山的半绝(壁)上,洞里有个大闺女,赶着一头牛,拉着一盘磨,在磨金豆子哩!那牛和那金豆子都会发光呢!”说得活灵活现,好像见过一样,把我眼气得不能行,老想着啥时候我也能去那里瞧瞧多好啊!但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一是因为路远,而且还得爬山,山上又没有路。再说了,还得爬绝(壁)哩!是个十分危险的事。二是因为年龄小,自己不敢去,家里大人也不让去,所以就一直没有去成。后来又听说,你就是到了那里也看不到,因为洞在半绝(壁)上,你咋上去哩?慢慢地,也就死了心,不再想这回事了。
我渐渐长大,视野中不断有新的东西出现,脑海里也不断有旧的东西忘记,但那个故事却像影子一样跟着我不离不弃,因为老是听见人们说起“轿顶山”“金牛寺”“金牛洞”等字眼儿,我的脑子里也就时常出现山啊、寺啊、洞啊的幻影。久而久之,我就有点纳闷:这个故事,难道是真的?还真的有点来历?要不,人们咋老是提起它呢?
后来,读了《中国文学史》,才知道这就是那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民间故事,老百姓叫它“古话”。这种“古话”的文学形式,起源很久远,远古时代起就已经出现,继而就在历朝历代广泛口头流传。它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这种种关系中,往往充满了美好的幻想。它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的范围,它往往包含着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哦!原来是这样。
要是这样,这个故事有多少可信度?
人,来到世上,终其一生都是一个求知的过程,对世间的事,最好的态度是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就是说,知道是这样,还得知道为什么是这样。这个古话,也不例外。说古话,得有个目的,说给谁听?听了,想要起到什么作用?得到什么效果?这样,问题就来了,我的脑海中,开始对小时候听到的故事充满了疑问,如:轿顶山的轿子是怎么回事?金牛寺为什么以“牛”为名?金牛洞的金牛磨豆子是什么象征?又表达了人们的什么愿望?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有意识地开始探索。
但这个疑问的答案不太好求证,它不像田野考古那样有实物存在,根据实物去测知一切,这种疑问的答案虚无缥缈,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里,轻易不会被发现,只能根据疑问的现象去想象、联想和幻想,从而求索人们“说古话”的美好愿望。
清朝时,《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为了激励自己不断发愤读书和创作,曾作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我一个无名小民,倒下不了这种功夫,下功夫也达不到这种高度,我只是多留了一点心而已,然而真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发现了许多蛛丝马迹。
一是轿顶山与侯兆川。两者集中隐藏着官文化。轿顶山,山上有块华盖石,为啥叫“华盖石”?因为它的形状像华盖。华盖是怎么来的?查晋代崔豹所著《古今注》卷上《舆服》条知悉:“华盖,黄帝所作也。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有花葩之象,故因而作华盖也。”华盖,原来是黄帝所作的车盖;又查文献资料,知道后世的“华盖”泛指帝王的车盖。这样,答案就来了,轿顶山,是说山峰像轿子,轿顶山山峰的形状倒确实是轿子模样,那是不是就是传说中黄帝所乘坐的轿子呢?如果是,那么有了轿子,还得有华盖配套啊!轿顶山上有没有呢?结果前去一看,还真是有“轿”有“华盖”,要说它象征着帝王高官,还真能自圆其说。因为轿子常常是为官服务,所以轿子就成了“官”的代称,故轿顶山名义上是说山,实际上是说“官”。而“官”有高低之分,要是用自然界的“物”去表示,什么可以代表高官?什么可以表示卑官(普通官员)?这就有说头了。按照中国的阴阳学说分析,可以这样说:山高属阳,“阳”可以表示高官,那么轿顶山就象征着“高官”。有阳还得有阴啊,阴阳相衡,事物才能正常运行,于是,天造地设,高高的轿顶山下就有了阔阔的侯兆川大地,大地属阴。“阴”可以表示普通官员,也有做官的人众多的意思。侯兆川的名称含义也确实与“官”有直接联系:“侯”,官也;“兆”,多也;“川”,河流或大地,暗示此地做官的人比较多。这样,有高官,又多官,有阴有阳,阴阳平衡,于是,百姓的“盼官”愿望就得到了心灵上的满足。
二是金牛洞与金牛寺。金牛洞,是因金牛在山洞里磨金豆子而得名;金牛寺,是为纪念金牛而得名。这两个名称的来历倒是理所应当,因为牛是可爱的,众所周知,牛在我国农业中的地位甚高,人人爱牛,毋庸置疑。但是为什么金牛寺村的人爱牛程度如此之高?又是修寺,又是以牛为名,远远高于“人人爱牛”的程度?这时候,“想象、联想和幻想”起了作用,我忽然想起,我国的道家始祖老子“紫气东来”时,骑的不就是牛吗?牛是吉祥的象征,是不是人们借此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期盼?有可能!然而,难道只有金牛寺村的人知道牛的吉祥可爱,其他人则是懵懂不知不成?带着这个疑问,抱蔓摘瓜,沿波讨源,我恍然大悟:原来,金牛寺村的人都是李姓!这就是了,老子就姓李,姓李名耳是也!原本就是一家人啊!而老子的形象从始至终都是骑着牛的,你说,金牛寺村的人,能不超级重视牛吗?
三是金妞儿与“牛拉磨”。金妞儿赶着牛,在金牛洞里磨豆子,这又象征着什么?咋就凭空出来个“牛拉磨”呢?牛拉磨说明了啥呢?世间万象都是事出有因的,不是无缘无故一阵风吹来的,于是根据这个现象,抽丝剥茧,追本溯源,有了,原来是与《道德经》有关。《道德经》是老子写的,内容是阐释天地自然规律,阐述人们如何修炼行为准则的,老子钟爱这个地方,想把《道德经》的精神浸入此地,于是就将徒儿金妞儿和坐骑青牛留了下来。“金妞儿”是“金牛”的谐音,两者或合二为一,或一分为二,总之是一回事。让其留在此地,完成传经送宝这个任务。而对此地的老百姓来说,老子是李姓老祖,老祖宗的话,那是要听的。有人说了,听不懂咋办?又有人说,那就慢慢“琢磨”呗!然后进一步去“研磨”,再下点苦功夫去“磨砺、磨炼”!这是个长期的事,走不得捷径,需要一步一步来,如同老牛拉磨,慢慢转悠。“琢磨、研磨”也好,“磨砺、磨炼”也好,用什么去表示呢?有人聪明,在“磨”字上做文章,想出来个“牛拉磨”的形式:“牛”,代表老子;“豆”,代表《道德经》中的五千多个字;“磨”,是老子让人们去“研讨、琢磨《道德经》精神,磨砺、磨炼自己,以使此地文昌运盛”。这样,一个“大闺女赶着牛拉磨”的故事就流传开了。
最后,再回到轿顶山。
清道光《辉县志·山水》载:“轿顶山在侯兆川西,山极高处,远望如鸟耸翼。形家言系朝歌祖脉。登其巅果见直起三龙,一走东南,一走东北,中龙则至侯兆川而止。或起或伏,如雪波卷浪,俯视人寰,不啻蝼封蚁蛭,真大观也。”(人寰:人间。这里指侯兆川。不啻:无异于。蝼封蚁蛭:蝼,蝼蛄,善于掘土。封,指蝼蛄掘起来的土堆。蝼封蚁蛭,形容侯兆川大地或起或伏之地貌。)这段话,除形容轿顶山和侯兆川的形胜之外,又可见出我们的先人可是早就发现轿顶山的气度之不凡了。“形家”,也称“堪舆家”,老百姓叫“风水先儿”。风水先儿说,轿顶山下的流水,是流向朝歌的。“脉”,在人身上指血管,在山体可就是“流水”了。“朝歌”祖脉之说,并非虚言,古今都有考证。朝歌,是殷商时代四个帝王的都城,三千多年前就是天下最繁华的都市之一,而朝歌就在淇水之旁。淇水从轿顶山下流入苏门百泉,《诗经》中说:“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泉水”,指的就是百泉之水,这是古说;而当今,有水利专家经过科学研究,得知苏门百泉的“毖彼泉水”,是从辉县西部的太行山地下经层层过滤挤压而来的,而西部的太行山中,轿顶山可是首屈一指的秀峰之一,由此可知,轿顶山的“血脉”,从地下一直流向淇水之滨的朝歌。
综上所述,轿顶山的故事,虽说是古话流传,却给轿顶山蒙上了一层神秘而美丽的文化面纱,使得自然风光优美的轿顶山又折射出诱人的文化魅力。其中,轿顶山也好,金牛洞也好,有形也好,无形也好,表面看来,相互之间毫不搭界,然而对其条分缕析,却发现并不是捕风捉影,风马牛不相及,而是实实在在有着潜在的、一脉相承的、千丝万缕的关系:老子的《道德经》真谛在这里根深蒂固,人人讲究修身立德;继而引起人们对于美好的追求,盼望“贤良方正”之“官”多多出现,攀登轿顶山“高官”之巅,去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以及《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儒家目标,最终走向“天下大同”之归途。
基于此,我萌发了将这个“古话”码字出版、刊行于世的想法,以使今天的人们透过轿顶山的优美自然风光,去认识轿顶山潜在的厚重文化,使得轿顶山更加绚丽多彩。
于是,我开始用心去挖掘采撷轿顶山的神秘朦胧之美,和各类神话角色用心灵对话,“导演”他们先后“粉墨登场”,去演出一场五彩缤纷的“古装大戏”。
五年过去,一部长篇“古话”尘埃落定,胜利杀青。
于是,就有了这本《南太行古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