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动五行,五运承道
“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天元纪大论》)
“寒暑温凉盛衰之用,其在四维。故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素问·至真要大论》)
中华文明源于我国中原地区,图中内涵这里的地理和气候,应结合而分析:①图中蕴含五行方位(坐北朝南,左东右西):日出东方,寓意木象之生升;热于南方,寓意火象之温暖;日落西方,寓意金象之收杀;寒于北方,寓意水象之封藏;中原之处,寓意土象蕴化万物。②图中内含时间循环规律:春升生于东-象木、夏盛长于南-象火、秋收杀于西-象金、冬闭藏于北-象水、长夏为四季交接之时化生万物-象土;以及每日晨、午、昏、夜之阴阳变化同于此理。(如下图所示)
“五运之始,如环无端”(《素问·六节藏象论》)“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四圣心源》)。以土为中轴,其余四行接续周环,组成一个完整的升降运化体系,所谓“土枢四象、一气周流”。如图所示,次第循环,运动不息。
“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帝曰:不生不化乎?岐伯曰:出入(阳升出、阴降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素问·六微旨大论》)
河图中的五运蕴含时空周流之理
“夫五运之政……此生长化收藏之理,气之常也,失常则天地四塞矣。”(《素问·气交变大论》)
由是而知,五行各居其位、禀其性、司其职,其间各自性情相异相承。实质为阴阳一气升降之变动尔。失其职则天地反常,生死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