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被隐没的丞相启
秦国实行物勒工名制度,即为保生产质量,需在生产器物上铭刻制造者与监管者的名字。时任秦国相国或丞相作为最高监管人,也需要被刻上名字。因此在出土的秦国青铜器具上,一般可以看到铭文所刻的当朝相国或丞相是谁。比如,四川青川出土的秦戟上刻有“九年相邦吕不韦造”,证明吕不韦在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时仍然是相国。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吕不韦于秦始皇十年被免相。但在秦王政九年嫪毐叛乱时,秦王嬴政“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这里断句有争议,前文已述,有学者认为应是“令相国(吕不韦)、昌平君、昌文君”。前者的字面意思,昌平君即相国,吕不韦没有参与。后者的字面意思,相国吕不韦与昌平君一同参与平叛,昌平君不是相国。《史记索隐》对该句注解道:“昌平君,楚之公子,立以为相。”
相就是相国,一般为独设。秦汉的相国与丞相两个职位的区分是较为明显的,相国很少会泛指丞相。但如果昌平君曾任秦相没有确证出土,这仍是一个历史悬案,无法确定昌平君是否曾任相国。结合文献记录和考古发现来看,相国一般是单置职位,若昌平君在秦王政九年任相国,则与出土秦戟和吕不韦在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罢相的记载有一定出入。如果《史记索隐》只是断错句而会错意,而非昌平君后来又被立为丞相,那么昌平君任相就只是一个误会。
吕不韦在秦王政十年罢相。考古出土的《秦始皇十二年铜戈铭文》中记载:“十二年,丞相启、颠造。”说明吕不韦罢相后的第三年,未设相国,而是设丞相两人。本作在前文《后方起火》一节中,已经指出《里耶秦简》记载丞相启在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仍在相位,不可能是昌平君。如果没有更多秦王政十年、秦王政十一年(公元前236年)出土证据的话,那么很可能丞相启与丞相颠就是在相国吕不韦被罢之后的继任者。
除了《秦始皇十二年铜戈铭文》外,出土的《秦始皇十七年铜戈铭文》中记载:“十七年,丞相启、状造。”这个时候首相丞相启仍然在位,但次相颠换为了丞相状。《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的丞相是丞相隗林与丞相王绾。考古出土的《秦二十六年铜诏版》中记载的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丞相是丞相隗状与丞相王绾。可知丞相状就是丞相隗状,也是《秦始皇本纪》中的丞相隗林。
综上可知,丞相启在位时间至少从秦王政十二年(公元前235年)到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丞相颠不确定,但没有做到秦王政十七年。不过,如果昌平君是在吕不韦被罢免之后短暂任相,昌平君就有可能是“十二年铜戈”中的丞相颠。
吕不韦倒台后,原本已经集于吕不韦一身的相权又重新被分割、制衡。但史书失载,只见于考古出土的丞相启以及丞相颠就成了秦代最大的谜团之一。
关于秦朝史料匮乏的原因,有人认为是秦国的传世材料本身就很少。但从众多秦简的出土来看,即使材料很少,也不至于完全忽略掉堂堂百官之首和秦始皇之原配王后。
如果丞相启是紧接着吕不韦任相,那么从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到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他一直任丞相。这是什么概念?从嬴政亲政到他第一次从行政上统一中国的十五年间,都是丞相启作为行政之首在辅佐。这个丞相能力再平庸,会平庸到什么地步?存在感再弱,会弱到什么地步?协助嬴政统一中国的丞相,而且担任时间可能足足有十五年。这个时间算是非常久了,可追平西汉丞相的最长任期纪录。
丞相启或许不是绝世能臣,但不至于平庸到史书上连一个字都没留下,这应该是秦廷整体的宣传策略。丞相启可考在任时期内,一直都是首相。丞相启前期的副相丞相颠,同样不见于史书。只有后期的副相隗状,在秦始皇统一前后,接替丞相启成为首相,因他跟随秦始皇出巡而被史书提及,而且他的名字还被后世错记为隗林。首相槐状之下的副相王绾,也不过就被提到三次。统一时期的丞相集体消隐或非偶然,可能是被遮去了相权的光芒。
汉初似乎也很大程度上刻意遗忘这段关于秦丞相启的历史。这个并没有直接证据,但间接迹象表明,汉初之人不可能都不知道秦丞相的事迹。
汉初知道秦丞相启其人的,就有那位汉文帝时期任相时间和丞相启一样达十五年之久,创下西汉在任时间纪录的丞相张苍。张苍卒于汉景帝前元五年(公元前152年),享年一百余岁。根据这个时间推测,张苍二十岁左右时,秦丞相启任相。一直到张苍三十五岁左右,丞相启才卸任。
张苍在秦朝担任御史,是掌管机密文书的柱下史。那么他入仕秦廷时,也大概率是丞相启担任秦相时期。他最终做到柱下史,掌管档案,见丞相亦是常事。而张苍后来担任汉相,为什么他也没把丞相启的这段历史信息提供给汉初史家?
张苍把救命恩人、汉惠帝时的丞相王陵当成父亲一样尊敬。丞相启卸任时,王陵至少四十岁。他们都是亲历过丞相启时代的人。正是秦国吞并天下之时,他们怎么会对秦国的最高长官一无所知呢?
刘邦本人竞聘上岗,成为亭长的时候,大致就是丞相启在任期间。他既然去考秦国官吏,岂有不知秦国百官之首是谁的道理?在那个年代,文盲较多,也许平民说不出太多朝堂人物的名字,但君主是谁、王后是谁、首相是谁,这个应该是最基本的常识。如果人们连这个都不知道,那国家宣传可谓出了大问题。何况,丞相启可能干了十五年之久,至少也有十三年,经历了秦国灭六国的绝大部分战争。他绝不是匆匆下台、民间记不住的那类丞相。
汉代吏官司马谈、司马迁父子的祖上是秦代官宦世家,从秦国灭蜀的大将司马错,到秦昭王时期追随白起的将领司马靳,再到秦始皇时主持冶铸铁器的铁官司马昌。司马迁父子又为史官,尤其崇尚历史,也没有道理对丞相启一无所知。
司马谈和冯遂关系要好。冯遂的父亲冯唐活到九十多岁身体还硬朗,差点儿被汉武帝征召入仕。对于自己幼年时的秦丞相以及自己成年时的秦朝,冯唐也不至于太陌生。司马谈是有条件在自己的人际圈中征集秦朝历史故事的。汉初寿命比较长的老人还有万石君石奋,甚至还有丞相启在位期间就成为秦将的南越王赵佗。当然,赵佗不会刻意为汉朝史官提供历史信息,但这些说明汉初有很多经历过丞相启时代的人物,当时的民间不至于没有一点关于丞相启的记忆。在位或足足十五年的丞相,到底会被认为多么没有存在感,史书中才会只字不提?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记载,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父亲司马谈去世前拉着他的手,哭着嘱咐他完成整理历代史料,为明主忠臣立传,为后世留学的遗志,否则司马谈死不能瞑目。司马迁也流着泪答应父亲,一定会完成这个使命。司马谈虽然远没能完成《太史公书》,但他这段话,可以说是中国史学史的一个精神标杆。这是史学复兴的里程碑事件,只是被隐没在他儿子巨大的成就中。
司马谈这么看重历史,尤其是历史人物,却任由秦始皇初期很关键的历史人物被完全埋没,这有一定的矛盾性。
秦始皇时期的历史本该信息量很大,今天反而只有属于二次文献的《史记》、属于三次文献的《资治通鉴》等可供参考。今人更多是靠出土的秦简等文物才可以看到秦史的细理。这与秦始皇禁书、项羽火烧咸阳等文献劫难或有不小关系。
其实司马谈、司马迁父子也是有一手的秦始皇时期史料可以查阅的,就是《秦记》。司马迁翻着秦朝官史《秦记》写《史记》。司马迁在《六国年表》中吐槽说,《秦记》不写日月,太过粗略给他带来不便。《秦记》不只在西汉时仍流传,而且连东汉班固也看过。两汉史家都看过秦国官史《秦记》,这是当时仍传世的重要编史源头素材之一。
司马迁父子在金匮石室内,面对萧何抢救下来的秦廷档案,以及汉初百年间各地献上来的家传文献,对着《秦记》,竟然不知道秦国统一天下时的丞相是谁?或者认为统一阶段,国政压力、后勤供给难度最大时期,秦国首相的所作所为不值一提?丞相启任相的时候,嬴政才二十出头,再独断专行,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能把丞相挤得连影子都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