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数字化转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 推动行业发展的因素

1979年国内恢复保险业务,1980年恢复办理财产险业务,1982年恢复办理人身险业务。重新启航的中国保险业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经过40年的发展,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根据《中国保险年鉴》数据,1980年,国内仅有1家保险公司,1998年发展到28家,2007年发展到110家,截至2020年已有近200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亦从无到有,2000年时仅仅有几家,到2020年已经发展到超过2600家。同时,还有数万家保险兼业代理机构、近千万的保险代理人。1980年,国内保费收入仅有4.6亿元,1997年突破千亿元,2009年突破万亿元,到2020年已达4.53万亿元,40年间增长近万倍。

保险行业的规模增速远超经济增速,究其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

1.收入和财产增加,安全需求持续释放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安全需求位于第二层级。第一层级的衣食住行等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就会追求稳定、免除恐惧和焦虑的安全需求。保险作为一种风险转嫁和损失补偿的手段,能够从财务角度满足人们的大部分安全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逐渐脱离贫困,可支配收入和财产不断增加,安全需求开始全面释放。以出行安全为例,1990年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仅为554万辆,到2022年末已经发展到3.19亿辆,相应的保险投资也持续增加,2022年国内车险保费收入达到8210亿元。

2.新事物红利:新险种、营销模式不断引入

20世纪50年代末,国内停办了保险业务,中间沉寂20年。80年代恢复业务后,“保险”对绝大多数人都是新鲜事物。相比之下,国外的保险业已经发展了数百年,相对成熟,只要不断地将国外的“新的”理念和方法,引入国内的“真空”市场,保险业就能维持增长。

以产品为例,观察国内保费收入增长曲线发现,2000年、2006年后分别出现了一次快速增长,这两次快速增长可能都与新型寿险产品(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万能保险)的引入和推广有关。

以营销为例,保险复业之初,销售工作主要由保险公司员工在网点进行。1992年引入了代理人机制,之后个人代理逐渐成为寿险销售的主渠道。2006年引入了电话销售模式,电话销售收入一度占到车险保费收入的三成。

3.人口红利:庞大的客户群体和代理人基数

人口数量决定了人身险发展的空间。中国人口基数庞大,为人身险的发展提供了充沛的客户资源和人力支持。自1982年重启人身险业务以来,国内年新增保单数量达9亿件。正是凭借这种数量优势,尽管寿险投保率远低于西方,却仍然跻身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寿险营销一直依赖“人海战术”,自引入代理人机制以来,代理人的人均产能提升不大,业务增长还是主要靠增员。截至2020年,全行业代理人规模超过900万。据统计,全国至少有5000万人曾做过保险代理人。

4.国家的鼓励和支持政策

为了促进保险业的发展,我国在过去40年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其中既有鼓励性和指导性的政策,又有直接的支持。例如著名的“保险业国十条”,无论是2006年的“国十条”还是2014年的“新国十条”,都为当时保险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推动了数年的增长。交强险成为“法定保险”,机动车辆必须强制投保;农业保险成为“政策性保险”,财政补贴保费;部分险种给予企业和个人税收优惠等。这些举措不仅直接促进了相关业务的发展,也间接扩大了保险的普及面,提升了老百姓对保险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