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脑报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营养

归根结底,吃不能仅仅是为了摄入能量,也是在摄入的过程中去平衡能量。若以健康为出发点,方式则取决于选择和定量。

选择是营养搭配均衡,定量是克制进食欲望。

营养搭配均衡一是所需营养素相应的比例,二是食物的多样化选择。

食物本身是富含营养素的,比如馒头是碳水化合物的代表,但它的内在成分中并不只含有碳水化合物,也含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只是它本身的成分以碳水居多。所以在计算时不能把它全部列为碳水,并要在其他成分不足的情况下适量增加其他成分的比例。[正常情况下,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45%到65%。蛋白质20%到35%,脂肪20%到30%。]

假设我一天碳水所需100克,不是直接吃100克的馒头,而是指食物中所含碳水的克数。还是以馒头来说,每100克馒头所含碳水46克左右,要用我本身所需碳水克数除以食物每百克的碳水含量,再乘以100就是我所需要吃的碳水量。100/46*100=217克。

这217克,才是我一天所需的馒头总量。其他的蛋白质和脂肪同例,另外一定要多吃瓜果蔬菜补充其他营养素,多多益善。

而在饮食中的选择,尽可能偏于食物的原初形式。毕竟从本质上说,摄入食物是为了取其内的成分填补身体所需。而市面上的多数食物因深度加工已流失太多本该俱有的成分,原因不多说了,只是以至于我们在满足了口腹之欲时损失了其本需的东西。

(计算麻烦可下载计算食物热量的APP)

定量,则是自己的意识。

老话说,常带三分饥,饭吃七分饱。保持饮食的适度与平衡,就是中国饮食观念中的中庸之道。

食物本身就是维持生命运行的根本,可入不敷出或过犹不及,都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那七分饱应该如何定义?

如果把胃容量分为十级,一级为饿的头昏眼花,十级是撑的要出来,那七级就是没有饥饿感,可吃可不吃的程度。

可如何知道自己到达这个程度就是自身的感受,注意一点,由于食物进入消化道再转化为可吸收的营养物质,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当摄入一定量的食物过后,大脑会接收胃“饱”的提示,大概要滞后约20分钟。如果吃饭太快,胃给大脑的提示还在路上,就已经摄入了过多的热量。当大脑接收到指令时,胃部已经是撑的状态,热量自然会超标。所以吃饭时细嚼慢咽也是一门必修课,要等等大脑,给大脑一些反应的时间。

特别在减脂期间,对这两个方面更要下足功夫,毕竟饮食所导致的肥胖无非就是管不住嘴,摄入热量过多为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某一类食物摄入过多。需要的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易引起一些内分泌紊乱降低代谢或慢性病。故而在营养搭配的比例上,还是趋从于健康角度,食物多样化和循序渐进,上来就是黄瓜西红柿水煮一切,个人意志能主导基因意识?

并且纯粹的饮食减脂与饮食搭配运动减脂并没有明显的不同,运动的关键因素在于增加了热量消耗和更多的微量元素摄入,所以只需在正常食物配比上增加蛋白质与维生素的摄入量,仅此而已。

而纯饮食减脂是在满足基础代谢的程度上,通过身体的自我调节达到减脂目的,如果连基础代谢都吃不够,那与绝食的区别就是吃一点暂时吊着命。更没有必要一定要以低碳零脂的这种观念束缚,适当的摄入更有助于减脂。

运动加饮食只是额外增加了热量消耗,前面也说过,在提高摄入热量的基础上,增加蛋白质与维生素的比重(不是比例)就可以了,原因是有效的预防肌肉流失是其中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会产生持续的热量消耗。

要知道,脂肪不是一天长出来的,也不要想着一天瘦下来,顺应规律。在生活中,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漏餐,尽可能杜绝高盐和油炸等深加工食品,多喝水,多吃瓜果蔬菜,最好也多运动。相对来说,吃饭变得更精了一些,而已。

之前有看过一段话。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都是对食物有瘾的人,人们更喜欢一些油腻甜蜜的食物,喜欢冰淇淋蛋糕炸薯条。同时市场上也会提供人们想要的东西,并不存在无法购买的问题,这是市场需求的结果。

但从另一个方面讲,人们如果更加理智的选择食物,市场也一定会满足人们的所有需求。比如市中心有快餐店,贫困地区也有快餐店,市场已经提供了选项,这并不是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问题。而是源于无知,所以做出了糟糕的选择。

食品,饮料,加工行业都是这一幕后推手,可能出于某种目的,他们更希望获得人们的选择,在口感和健康的对比下,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似乎更受青睐。

这不仅仅是我们都无知的问题,是在传输饮食理念这方面,我们做的不够好。客观来讲,人们对健康饮食理念的觉醒,市场自然就会给出适当的反应,在丰富了更多选择的同时,天平的砝码更偏重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