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的奇妙世界:提升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2 矛盾律与排中律

此处还要导入与否定相关联的“矛盾”概念。“矛盾”这个词经常使用,大家或许觉得很熟悉,但其在逻辑学中的意义更具限定性。在日常语言中,人们常常称一些现象为“社会矛盾”。与此相对,在逻辑学中,“矛盾”被明确定义为“同时主张P和not P”。下面举例说明。

例5 木南是大学生,且,不是大学生。

这就是同时讲了“木南是大学生”这一肯定命题和“木南不是大学生”这一否定命题,所以形成了矛盾。一般而言,“P且not P”这种形式的命题就是矛盾。矛盾中势必有假命题存在。

另外,还需要了解一下与否定相关联的“排中律”。所谓排中律就是“P或not P”这种形式的命题。

例6 栗山要么有盲肠要么没有盲肠。

此句指出是P和not P中的任意一项,不存在既不是肯定也不是否定的情况,排除二者的中间情况。在这个意义上,“P或not P”就被称为“排中律”。

在我们现在正要探讨的逻辑学中,排中律一定会成立。也就是说,排中律势必为真。(实在不好意思,这里说得有点儿太绕了。实际上,也有研究排中律不成立之类逻辑的逻辑学,但是,本书并不涉及那种逻辑学。)

“栗山有盲肠”这一命题是否为真,必须经过调查才能清楚。但是,“栗山要么有盲肠要么没有盲肠”这一命题,即便不调查也能知道其为真。那就是要么有要么没有。

稍微有点儿啰唆了,但还是要再举一个例子。

例7 剑持今天买的彩票要么会中7亿日元要么不会中7亿日元。

倘若预测“剑持今天买的彩票会中7亿日元”,多数情况下会落空,但如果是“剑持今天买的彩票要么会中7亿日元要么不会中7亿日元”这样的预测,就绝对不会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