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自嗨”,建立对话姿态
克制一点
学员写了一篇生日文,题目是《30岁了,你还敢谈论热爱吗》。文章的开篇是这样写的:
30岁,一个奇怪的年纪,有点不上不下。佛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过去的我,只是努力在每个阶段做好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在有风的日子里起舞,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放飞……就这样,我慢慢找到了生活的掌控感。
30岁,我经历了一段摸索和迷茫期,离婚、家人生病是我这个阶段的分水岭,我希望用这篇文章记录自己一路自我探索的经历,来纪念我的30岁,或许还能给你们带来一些感悟。
这个开篇表面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句子也很文艺,但更像是写作者闷在角落里的自言自语,也谈不上对读者有什么吸引力。对于这类情感文,写作者都希望能与读者产生共鸣。但共鸣的前提是,先在文字中和读者建立对话姿态:克制地选择内容,尽可能摆脱“自嗨”,让读者读完开头就被吸引住。
开篇这一小段只有178个字,字数并不少,但有价值的信息量很少。178个字包含了很多感慨,很多关键词:热爱、自我探索、30岁的标准活法、节奏感、掌控感。这些无边无际的感慨几乎占了90%的篇幅,而关于写作者更具体的信息只有寥寥两笔:“离婚”“家人生病”。
写什么、怎么写决定了写作者是否能与读者建立良好的对话姿态。克制感慨,尽量提供具体、有价值的信息,即使是仅有200字左右的开篇,也应该尽全力达到这样的要求。游离式的表达没有聚焦点,因此难以抓住读者的注意力,用更具体的事建立对话感会更好。
通过聚焦和克制表达,改后的版本是这样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30岁的女人突然有了标准的活法。一个娃、一个家、一份稳定的工作成了幸福生活的固定指标。
我的30岁,没有一个指标符合社会标准。离婚,离开不对的人;辞职,离开不适合的工作;任性地从零开始,追逐自己热爱的行业。30岁这一年,不标准的活法,我反而慢慢找到了对生活的掌控感。
这版从5个关键词缩减成1个核心关键词“标准的活法”,把感慨换成具体故事。因为文章开篇有对比和落差,所以更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读者更有可能继续看下去。
就事论事,少谈感情,多谈实事、具体的事,是和陌生读者建立对话感的前提。
文章自说自话,通常体现在两方面:事多;情感丰富。要么是流水账式的细节堆砌,要么是祥林嫂式的情感倾诉。摆脱“自嗨”的唯一方式就是克制,克制地阐述内容,克制地抒发情感。用“更少、更具体”来消解冗长,是文章开篇的要求,也是整篇文章的写作原则。
让读者感觉“与我有关”
写作不仅是为了满足写作者的表达欲,还要让读者觉得文章与他有关。与读者无关的文章,他连打开的欲望都没有,写作者的表达欲也就无法满足。尤其是在文章的开篇,要想办法创造相关性。
这里我分享3个案例。
案例1
有家公司想在公司内部推广一款软件,但因为需要调整原有工作习惯,大家配合度不高。负责推进的同事在准备一个专场分享会,以说服大家使用这款软件。
类似的分享说明会,一般怎么说开场白?
“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演示一下这款共享文档软件的具体使用方法。”(乏味又刻板,会议还没开始,大家可能已经要打瞌睡了。)
不妨换一种方式,用提问来创造相关性。
“如果有种方法能让在座所有人,每天准时下班,你们愿不愿意尝试?谁说的不可能?用我推荐的这款软件就有可能。我们已经做了两周的测试,接下来,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部门内部使用和测试的效果。”
只有确定了目标读者(听众)的需求,才能创造相关性。对忙碌的职场人来说,“每天准时下班”是一个大家都很向往的状态,戳中了听众的痛点。通过提问,引发了关联思考,在一开始就牢牢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接下来的表达自然会顺畅很多。
案例2
要想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还可以用充满冲突感的故事,来拉满好奇心。
我自己写过一篇产后复工的文章,讲了自己为什么要快速复工,以及复工后的打算。通常这样的文章,会以“总结陈词”的形式开篇,比如“终于在2020年完成了人生大事,看到孩子那么可爱,真的很想一直陪伴她。但妈妈也有自己的工作,也有自己的热爱,我也要先做好自己,才能做好她的妈妈”。(平庸寡淡,在开篇这么重要的位置说了一些不痛不痒的“废话”。)
我的文章抛弃了这种写法,第一句话就是:“上周四,我大哭了一场。”(用一个戏剧化的故事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一开场就把读者带入具体情境。后面再通过这个故事,带出这一年来的感慨。)
类似的写法,我还曾经用在一次公开演讲中,那次是讲述在妈妈生病那一年里我的成长和蜕变。依然用讲故事开始,让观众直接入场。演讲的开篇是这样写的:
2016年2月7日下午2点,婆婆端着刚炖好的肉进门,妈妈正在厨房切菜,而我正在悠闲地自拍。那一天是大年三十,除夕夜。我以为那是一个普通的除夕,但我万万没想到,那会是最后一个圆满幸福的春节。
3个月后的一天晚上10点,我正在泡脚,爸爸打来电话,妈妈突发脑出血,要准备手术。
短故事像是电影画面,把它直接推到观众面前,观众几乎会立马入戏,也更容易顺着我的讲述一直听下去。
案例3
第74届世界科幻雨果奖的获得者,小说《北京折叠》的作者,童行书院创始人郝景芳和团队合著了一本书《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书中介绍了很多专业的教育理论,但整本书的写法却非常通俗易懂,完全不像一般的家教类图书那么晦涩。
如何把专业知识写得通俗易懂,让读者读起来饶有趣味,这本书给出了模板一样的写作示范。其中有一节是“四个关键,培养自信而不自负的孩子”,她的写作逻辑和框架是这样的:
有家长问我们:如何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我们在课堂上发现,不少孩子表现出内向、羞怯、不愿意当众表达,或者表达时会紧张、不自信……我们都知道培养自信心的重要性,但家长在培养孩子自信心方面又产生了下面这样的问题……
开篇先提出问题,用场景化的方式写出孩子不自信的表现,以及家长养育孩子时面临的问题和困惑。
我们通常理解的自信心是“相信我能做到”,似乎只要信任孩子,鼓励孩子就够了。但只放手鼓励是不够的,我们来看自信心的内涵和要素。自信心不是盲目自信,而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力的正确评估。举个例子……简单地说,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力的预期,对自己先前表现和能力的自我评价……
这部分是分析问题,分析时重点放在对概念的重新定义上,也就是对“什么是自信”给出了超越固有认知的定义。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父母可以从以下4个关键方面入手……
(为了节约篇幅,我用省略号代指部分文字内容。)
先分析问题,接下来就是解决问题,于是书中给出了4条具体的方法建议。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种典型的“拨开迷雾”式的写作框架。在阅读较为专业的文章时,读者不想被灌输知识,他们更想解决自己的问题。只有当读者相信“文章能为我解惑,懂我,对我有用,说的就是我”时,专业知识才能更精准地触达读者,其阅读体验也会更加愉悦。
为什么有些专业文章看起来是板起脸的说教,有些是促膝谈心式的交流?想要更精准地触达读者,得去研究你的读者:他们的问题和困惑是什么,他们能接受怎样的表达方式,怎样才能更好地给他们提供价值。
写作时让读者感觉内容“与我有关”是提供信息价值,也是建立信任和共鸣的前提。提问、使用有戏剧性的故事、模拟读者的实际生活场景,都是不错的开场方式。
与读者平等对话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27岁时,你在做什么》。初稿写完后,我给一些27岁左右的朋友看,并请她们提意见。收集反馈时,有个姑娘说:“最讨厌在这种指点迷津的文章中,看到一个颐指气使的人,用好像过来人就一定很了不起的口气教育别人。”
这就是读者的微妙心理。尽管她们知道那是过来人的肺腑之言,所提及的方法足够有效,故事足够有借鉴性,但作为读者必须先保证自己被平等对待,而不是在上课,被教育。
本来这篇文章的主体是我写给年轻人的10条建议(写这篇文章时我32岁),但基于读者这种微妙心理,修改稿件时我换了一种写法。我用比较多的篇幅介绍自己27岁时的状态,并把自己曾经也和她们一样的具体故事分享了出来,最后再抛出10条建议。这样的写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类似“成功人士”颐指气使的问题,变成了一种和她们站在一起的对话姿态。
平等对话,对读者来说是一种温柔的照顾。每个人在写完文章之后都可以模拟一下:假如这是一个面对面沟通的场景,这篇文章所呈现出来的写作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对话姿态是否平等,写作者有没有把读者的情绪照顾妥帖。
与读者平等对话,不仅体现在通篇的内容布局上,还体现在一些小细节上。比如适当地多运用“我”和“你”,建立一种形式上的对话感,而不是通篇都是“我”。甚至偶尔可以把“你们”换成“我们”,让读者觉得你和他站在一起。
不必写给所有人
有位学员想写一篇关于婆媳相处的文章,本来她思路很清晰,就写自己是如何跟婆婆相处的。“嘴甜一点,多夸对方”“给婆婆买新衣服,打造全新的形象,让她自信起来”“按婆婆的审美装修她的卧室”,等等,内容很好,也是她自己亲自实践觉得非常奏效的方法。
但她越写越心虚,朋友们也纷纷发来意见,大体意思是:有很多婆婆本身就很难沟通,这些方法只适用于本身就比较好沟通的婆婆;方法不重要,关键看运气,是否能遇到一个可以沟通的人是大前提。面对这样的反馈,她又试着去总结遇到不同类型的婆婆具体该怎么处理,如果某个方法效果不好该如何变通。文章内容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写不清楚了。她也因此陷入了无边的自我怀疑:或许我的文章本身就没有意义,很多事都有个例,我也没办法找到适用于所有情况的完美方法。
写文章切忌贪婪。没有一篇文章能让所有人喜欢,对所有人都有用。当写作者企图兼顾所有人的时候,难免陷入“说了很多,而且越说越说不清楚”的困境。文章不必企图写给所有人,能影响一部分人就足够了。例如,当我们的目标是写给那些“想好好和婆婆沟通,但苦于没有方法”的儿媳妇时,文章就很简单,原来的写法就不错。至于那些已经认定了自己婆婆无法沟通,进而认定所有方法都没有用也懒得尝试的人,就放弃她们吧。
只写给一小撮人,才能把具体的目标读者的困惑写得更精准,把方法写得更容易借鉴和迁移。而通常,和你情况差不多的一小撮人,总人数也很多,不用担心案例太特殊,目标读者太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