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抵人心的写作:精准表达自我,深度影响他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价值

所谓“高情商”,不过是提供更有效的价值

岚岚已经工作3年了,还是在很基础的岗位上,没什么突破。她觉得主要是自己“情商”太低,平常不知道怎么和领导沟通,在公司遇到领导时,恨不得躲着走。岚岚最怕领导看似随意的攀谈。有一次在茶水间遇到领导时,领导随口问了句:“岚岚,最近辛苦了,周年活动的方案准备得怎么样了?”她一时竟不知道如何组织语言,活动方案有好多细节,该从哪里说起呢?情急之下她说了3个字“正在做”。领导不置可否地“哦”了一声,端着咖啡离开了。岚岚尴尬地待在原地,心里默默骂自己嘴太笨,脑子转得太慢,“情商”太低。

晋升慢的职场人,常常把问题归因在“情商”上,“我就是不太会说话,不会拍马屁,所以机会比较少”。表达力确实是很重要的影响力,拥有良好表达力的人就是会拥有更多机会。但影响力不是一天形成的,日常小事中的沟通素养,日积月累,最终决定了我们在别人心中的印象和分量。

就像上面的例子,看起来是情商低,本质上,岚岚没有洞察领导的内心诉求,没有提供有效的价值。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岚岚可以这样说:

谢谢领导关心,方案正在做,已经完成了2/3,到目前为止,都还挺顺利的。原定是本周五提交初稿,但公司启用的新工具让工作效率变高了,估计今天下班前就能给您一份初稿。

通常,领导都重视结果、效率且需要有掌控感,基于这些基本洞察,为他提供信息价值,就能满足他的需求。修改后的回答包含了领导关心的具体工作进度,工作是否能按计划执行,工作完成时间,以及对新措施、新举动的具体反馈。这些都为领导提供了非常具体的信息价值,而“正在做”没有传递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要想成为一个情商高的人,如果你暂时还不能做到照顾对方的情感诉求,至少要先保证为对方提供有效的信息价值。小到每天发生的随机对话,大到写一封邮件、一篇文章,在开始陈述之前,你都可以多追问自己一句:“我能为对方提供哪些信息价值?这些是不是对方最关心和需要的?”

洞悉用户心理,提供高维价值

切换用户思维,提供信息价值只是初阶要求。如果试图达到更高的要求,你还要考虑如何为对方提供情感价值。

举个例子:你正在和某乙方公司对接,目标是促进项目合作。前期在线上沟通后,双方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下一步是邀请乙方负责人来公司面谈。如果领导参与,会议效果会更好。这时,如果领导问你,和乙方公司对接得怎么样了?(吸取前面的教训,此时一定不能只说“还行,正在努力”。)如何回答能既提供信息价值,又提供情感价值呢?可以考虑用这个公式:事件简介+当前情况+结果预估或诉求+Plan B。

●事件简介 领导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未必知道你负责的具体是哪件事。陈述事件简介就能让他第一时间知道是哪件事,把注意力和思路转到你要说的事情上来。不要上来就说细节,并想当然认为领导知道你要说哪件事。

●当前情况 告知领导项目当前进度,是否在如期进行,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

●结果预估或诉求 如果事情顺利,只需要说明预期效果和完成时间,让领导安心;如果事情不那么顺利,或有机会获得更好的结果,就要表明需要领导提供什么样的支持和配合。

●Plan B 在需要领导配合的事情上,最好准备Plan B,给他选择空间和弹性。换言之,除了提供信息价值,还要照顾到领导的情绪,这也显示出你对解决问题做了积极思考和努力。如果领导突然否定了你的诉求,Plan B能避免气氛尴尬。

当领导问“和乙方公司对接得怎么样了”时,你可以这样回答。

×总,关于我们和××公司合作××项目的事(事件简介),已经达成初步意向。我给他们×经理发了合作方案,×经理这周会来跟我们面谈以确认细则(当前情况)。

如果面谈时您在场,会显得我们更有诚意,我提条件也更有底气一些。您看您明天下午2点有没有空来参加面谈(结果预估或诉求)?

您不用全程都在,开头露面说几句话就行。如果您没有时间参加,那我谈完及时跟您汇报情况,您再帮我把把关(Plan B)。

事件简介、当前情况、结果预估或诉求——这几项都属于信息价值,需要提供精准信息,不能用模糊的表述。表面看来,提出Plan B也是提供信息价值,但本质上是在提供情感价值。因为你考虑到了领导可能时间很少,所以主动给他提供了备选方案,这会让他觉得整个方案很妥帖。这样回答会让对方觉得你充分考虑并照顾到了他的需求。

在写作和表达中,信息价值和情感价值并不是完全分开的。在洞察情绪的基础上提供信息价值,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工作中“发通知”是件很简单的小事,但大多数的通知消息都被同事的沉默吞没了。总有人忽略,总有人遗漏细节,总有人理解有偏差。明明写了会议时间,总有人迟到,稀稀拉拉进场,甚至需要“夺命连环催”。这时候领导只会怪你通知不到位,组织能力不强。

面对“不被重视,个别同事理解有偏差”,不是大写加粗地发“此信息非常重要”就可以,而是需要换个角度。重要的不是你发什么内容,而是你有没有站在接收者的视角去写通知。想想看,你怎么写,他们才会真的觉得“与我有关”。

明天下午2点,在5层会议室有一节技术培训课,主题是“……”,希望技术部门全体同人准时参加。

这样的内部培训通知虽然提供了非常具体的信息价值,但如果不是领导硬性要求,大家可能都懒得去。

此次培训会专门针对我们现阶段××项目的技术难点,有专业人士做专场解答,接受1V1提问。

此次培训,培训师会专门分享技术岗位的职业发展瓶颈,以及突破点。

此次培训后的培训心得,会纳入本月的绩效考核。

像这样“与我有关”的信息,随便加上哪一条,都会让这条通知消息被更积极地响应。充分研究读者心理,不仅能让自己工作效率更高,很多时候也会让沟通效果超出预期。

我有个朋友,她公司的行政部把每天的“下午茶通知”玩出了花。下午茶每天都发,大家定点领,这种常规事务的通知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但是,如果是下面这样的通知,大家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这里分享两则:

可爱的小伙伴们,想念我的例行问候了吗?下午茶也许会迟到,但不会不到。排除万难为你们献上。

离离原上草,只想对你好。准时报到的下午茶之爱,等你来拥入怀中。

因为朋友的同事预判到了大家对这类通知的反应,所以选择以一种调侃的方式发布通知,最终成为大家的开心果。这些不重样的花式通知成了公司同事每天最大的期待,甚至超过了对下午茶本身的期待。

有时候,考虑读者需求没有那么复杂,只需要多替对方想一步。例如,给领导的邮箱发方案,有什么特别的讲究吗?下面3种做法你惯用哪种?

邮件发完,默认对方收到,静静等待回复。

邮件发完,私信领导:方案发过去了,请您过目。

邮件发完,私信领导:方案发过去了,请您过目。方案中,需要您重点确认的部分是以下3点,我也已在方案中高亮标黄。

第一种做法,可能迟迟等不来回复,致使当事人很被动;第二种做法,如果领导忙,或者方案很长,他可能会觉得看方案太耗时,于是拖延回复;第三种做法,考虑到领导可能比较忙,且并不是所有点都需要他事无巨细地确认,所以标注出重点,为领导节省时间,往往会更快收到回复意见。此时如果领导做判断时需要依赖某些数据,可以在私信里附加一句,比如“第3点您可能需要参考我们之前的调研数据,我把调研报告链接一并附上”。

在写任何文章、说任何一句话之前,都先不考虑我要说什么,而应该通过用户洞察来思考用户的需求是什么。切换用户思维会让我们快速建立表达的对象感。对象感就像一个筛子,它能帮我们筛选哪些内容是值得说的,哪些是不需要说的。

表达方式决定了表达效果

除了提供内容本身,表达方式也会影响价值的传递效果。

“今天是我参与内部封闭开发的第35天,我已经连续35天没看到过夕阳了。在整个部门吃完了300包泡面,平均长胖了2.5千克之后,我们App的1.0版本昨天终于上线了。今天,向大家汇报一下App上线第一天的数据情况。”

这是一个项目汇报的开篇,它把“项目开发周期是35天”“昨天1.0版本上线”“我们整个部门加班加点很辛苦”这三重冷冰冰的信息,用故事化甚至调侃的表述方式呈现了出来,不仅活跃了现场气氛,也让听众瞬间代入了进来。

同样的信息,仅用略微不同的表述方式,就能带来完全不同的效果。连续35天加班,吃完300包泡面,平均长胖了2.5千克——本质上是在替团队叫苦,但是因为用了一点黑色幽默,且放在汇报的开场简单提及,整体效果就不会显得是在叫苦、邀功。

“克服困难”这类主题天然带有情绪抒发的意味,在表达时尤其需要注意方式、场合和技巧。对于这类主题,可以想办法进行情绪升华。

还以加班辛苦为例:时间不够、加班熬夜、全体吃泡面。这些其实是典型的低级困难,克服这重困难几乎不需要技术,吃苦就可以。所以它传递的情感价值也只有叫苦。如果只传递这种情感价值,很可能让领导产生不适感——这不是你们应该做的吗?让团队这么辛苦,难道不是项目经理统筹有问题?

为“低级困难”匹配“高级解法”,可以让相同的主题拥有不同的情感价值。比如任务多,人手不够,但你能够判断任务的优先级,果断去掉一些无关紧要的任务,优先保证核心任务的完成。这体现了你的判断力和决断力。再比如任务多,人手不够,你能够临时招募实习生或从兄弟部门调用人手。这体现了你的组织协调能力。

通过转变表达方式,“工作苦压力大”这样的低级困难和普通主题,提供了截然不同的情感价值,既传递了过程中的辛苦,又马上把“邀苦功,博同情”转变成了一种“判断力”“决断力”“组织协调能力”的展现,领导也会把情绪重点转移到对你的赞赏和认可上。

首先为读者提供精准的信息价值,同时留意那些自带情绪抒发意味的主题。只有对自己提供的情感价值敏感,并想办法把情绪价值进行恰当引导,才能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