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挂靠制度:缘起、现状与未来
第一章 卡车挂靠现象的产生与发展
卡车挂靠,一般是指挂靠者(个体卡车司机)将车辆注册登记在具备营运资质的挂靠公司名下,以该公司的名义从事营运活动,并向挂靠公司支付一定费用的行为。挂靠的车辆名义上属于挂靠公司,但实际上车辆的所有权仍然属于挂靠者。双方一般以签订挂靠合同的方式来确定挂靠关系[1]。
改革开放至今,卡车挂靠经营一直是我国公路货物运输业的一个普遍现象,它深刻地影响着卡车司机的生产、生活和整个公路货运市场的运转。本文试图通过对挂靠现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挂靠相关主体的利益和风险等问题进行阐述,一方面展现塑造卡车司机生产活动的制度性力量,另一方面揭示长期处于公路货运市场灰色地带主体的经营模式和发展趋势。
需要说明的是,当前货运市场上提供挂靠服务的企业有多种名称,如汽贸公司、运输公司、物流公司、商贸公司等,即使单单以挂靠业务为业的企业也不会冠以“挂靠公司”的名号。为行文方便,除了特别标明之外,本文一律以“挂靠公司”指称具有挂靠业务的企业。作为挂靠方的个体车主,虽然在少数情况下并不亲自从事驾驶工作,但是为了凸显自雇卡车司机这个最主要的挂靠群体,本文对挂靠方均以“卡车司机”指称。
本文的资料主要从三个途径获取。第一,对卡车司机的问卷调查。我们通过“传化安心驿站”向驿站内的卡车司机发放了电子问卷,共回收问卷1132份。其中自己养车的卡车司机(自雇卡车司机)问卷864份,他雇卡车司机问卷268份。鉴于挂靠只涉及自己养车的卡车司机,所以在数据统计时剔除了他雇卡车司机样本。在回收的864份自雇卡车司机问卷中,经过数据清理,得到有效问卷845份,有效率达97.8%。第二,深度访谈。我们对北京、云南、安徽、河北、湖北、江西等省市的一些挂靠公司负责人、卡车司机、政府管理部门负责人等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录音时长共计2292分钟,录音整理文字404461字。第三,网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