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净土概念疏解
(一)宗教、伦理与道德
宗教伦理是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的道德体系,是宗教教义的延伸与扩展。宗教伦理主要处理人与超越性对象(上帝、神、真主、佛)、人自身的身与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人与超越性对象的关系是基础和核心。[25]简要言之,宗教形式与道德内容是宗教伦理得以形成的前提。宗教伦理涵盖世俗与宗教两个层面,力求在世俗性与神圣性、规范性与超越性、自律性和他律性中寻求统一。伦理学是对人类道德生活进行系统性思考和研究的学科。基于伦理学理论而对特定宗教伦理进行研究,首先需要界定宗教、伦理与道德的概念。
从词源来看,古代汉语并无“宗教”这个组词。《说文解字》说,“宗者,尊祖庙也,从宀从示”[26],表示对神祇及人类祖先神灵的尊敬和敬拜。“教,上所施下所效也。从攴从孝。凡教之属皆从教”[27],指教育、教化,上施下效,侧重对神道的信仰。一般认为,“宗教”作为复合词开始于印度佛教的传入与发展。佛教将佛陀所说为教,佛弟子所说为宗,宗是教的分派,合称为宗教,统指佛教的教义与理念。西学东渐后,学界多用佛教之“宗教”一词对译西方语言的“宗教”(Religion),出现了广义的宗教概念。“Religion”被认为源自古罗马时代的拉丁语“Religio”,其词源有多说:一说由动词ligare(结)变化而来,意指神与人结合;一说由动词legare(整理)而来,表示严肃与礼仪;或说源自“Religere”,有重视、考量之意。“Religio”原意指对超自然事物的畏怖、不安等感情,后引申为超自然之事物的感情及表达的礼仪,进而指团体性与组织性之信仰、教义、仪礼之体系。也就是说,宗教即是人类将超验现象赋予意义,将其作为绝对的理想主体,并产生尊崇、畏怖、信仰、皈依的情感,并进行祭祀、祈福等仪式,制定相关戒律与信条作为日常行为准则,从而期望得以安身立命并形成完美的人格。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宗教具有复杂多样的表现形态。对宗教的定义向来形色不一,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也有着不同的含义。比较宗教学的奠基者麦克斯·缪勒认为,“宗教,乃是领悟无限的主观才能……是人对于无限存在物的渴求、信仰和爱慕”。[28]在缪勒看来,宗教被理解为对某种无限存在物的信仰,其根源是人对“无限”有一种本能的追求与渴望。冯友兰认为每种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者。[29]在任继愈看来,“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出现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历史现象,其特点是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力量或实体。信仰者相信这种神秘力量超越一切并统摄万物,拥有绝对权威,主宰着自然和社会的进程,决定着人世的命运及祸福,从而使人对这一神秘境界产生敬畏和崇拜的思想感情,并由此引申出与之相关的信仰认知和礼仪活动活动”。[30]
道德二字最先出于《道德经》,“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经·第五十一章》)在古汉语中,“道”最初的含义是道路,后来泛指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进而引申为在社会中为人处世应当遵守的原则和规范。“德”表示前视直立行走,后被引申为诚心正意。依照中国哲学的理念,“道”化生万物而又内在于万物,是万物的内在本性,“德”分有并体现了“道”,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依据,万物相对于“道”而言,即为“德”。“道”和“德”的词源含义都指向应该如何的行为规范,“道”是外在的普遍规范,“德”是内化为个体心性的普遍规范。“道德”二字合用,一方面指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另一方面指人的品德、修养、情操、境界等。[31]
中国古代文献中对伦理有多种解释。《说文解字》记载:“伦,辈也;理,治玉也。”[32]“伦”的本意是类、辈,后被引申为人与人不同的辈分关系;“理”的本意是加工玉石使其纹理外显,后被引申为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准则。“伦理”原指人与人之间复杂微妙而又和谐有序的辈分关系,后来泛指人与人之间用道德手段调节的种种关系,以及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应当遵循的道理和规范。孟子也将伦理阐述为:“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显然,孟子认为人伦的基本内容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和朋友有信这五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仁”“义”“礼”“智”四德的道德规范体系。汉语语境中的“伦理”与“道德”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交叉重叠,都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应的行为准则与要求。
现代汉语所使用的“伦理”与“道德”概念,在含义上对应于英语的“ethical”与“morality”。从词源上看,ethos(伦理)最早出现在古希腊《荷马史诗》中,原指某群人的群居地,后指群居地及群居者的性格、气质及风俗习惯。自亚里士多德以来,“ethical”这一概念就用来指人的行为、品格、品德(德性)、习惯等。“morality”(道德)来源于拉丁文的“moralis”。尽管这两个语词在词源学上的来源不同,但其意思是相同的。在西方思想史上,伦理与道德两个概念长期不分。黑格尔说:“道德与伦理在习惯上是当作同义词来用,在本书中则具有本质上不同的意义。普通看法似乎也把它们区别开来。康德多半使用道德一词,其实在他的哲学中,各项实践原则则完全限于道德这一概念,致使伦理的观点完全不能成立。”[33]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正是从黑格尔开始,将道德与伦理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康德主要从个人层面使用道德这一概念,如良心、意志、责任、道德、绝对命令等。而黑格尔却在超出个人,即在社会层面使用伦理这一概念。如黑格尔明确指出:“关于伦理的对象,主要关于国家、政府和国家制度。”[34]因此,在黑格尔的意义范畴内,“伦理”多指超出个人行为的社会道德现象,而“道德”则多指个人行为这一层面的道德现象。目前,国内伦理学界的樊浩等学者,是在黑格尔将这两个概念区分意义的基础上进行使用。当然,也有学者未将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分使用。不过,就道德规范现象而言,又超出了个人范畴的意义,因为规范必然是涉及人与人之间的范畴。宗教领域也不复如是,故此,本书认为,既可在不区分也可在相对区分的意义上来使用这两个概念。
宗教具有超越性属性,道德则主要面向当下的世俗生活。然而,超越性的宗教必须要有世俗伦理道德的支持,因而这两者的联结是必然的。这种联结使宗教与道德得以提升了各自的伦理价值。道德是规范人类社会生活秩序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宗教所提供的道德资源可以有效弥补世俗道德在调节各种社会关系中的缺漏。“宗教的道德功能,宗教在历史上对社会道德的影响,宗教道德本身的作用,是极其深远的,这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人无法否定。”[35]
(二)形形色色的净土
净土,梵文为Sukhavati,意指清净无垢、至善至纯的世界。净土又称清净土、净刹、佛刹、佛国,一般特指诸佛以愿力所成的世界,后被简化为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36]。佛教经典对净土有诸多描述,它是殊胜、庄严、美妙的,脱离了一切恶行、烦恼、垢染和苦难的至善之地。佛经中把我们所在的世界称为“娑婆世界”,并形容为“五浊恶世”[37],认为是污浊之土;而净土则是清净安乐、无烦恼无痛苦、庄严而美妙之土。大乘经典中的净土有“他方净土”和“自心净土”两种说法。“他方净土”指由诸佛修行功德和普度苦难众生的愿力化现而成的清净佛土。按佛教教义,诸佛在成佛前需要修习“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菩萨道,发愿成佛后以庄严清净的佛国救度众生。净土是菩萨成佛后用无量亿劫(漫长时间)的修行积功累德而建立的庄严清净世界,如阿弥陀佛在因地修菩萨行做法藏比丘时发愿:“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令我于世速成正觉。拔诸生死勤苦之本。”[38]西方极乐净土、东方妙喜净土、东方净琉璃净土等都属于此类净土。其中最受中国佛教信众周知并推崇的他方净土主要有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净土、药师佛的东方琉璃光净土和弥勒菩萨的兜率内院净土,从而产生了弥陀信仰、药师信仰和弥勒信仰,其中弥陀信仰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自心净土”指自性本来清净无染,一切众生的自性都清净如佛,只是被无明妄想所缠缚,从而产生贪、嗔、痴三毒,继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烦恼与痛苦。倘若自心回归清净,则当下世界即为净土。如《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里所说,心净则国土净,心净娑婆即常寂光净土,若众生心不净,此土即秽恶不净。经中宝积菩萨问净土之相,释迦牟尼佛以净相来解答,净相即净土因缘。净土因缘有三种:一菩萨功德,二众生,三众生功德。三种因缘都清净则当下所在即是佛国净土。[39]《法华经》中描述的灵山净土、《华严经》里的莲华藏世界等都属于自心净土。按照佛教教义,他方净土与自性净土不二,权作区分只是为了阐明净土之义。
前面说到有形形色色的净土,比较著名的有四大净土:弥勒净土、阿閦佛净土(东方妙喜净土)、药师如来净土(东方净琉璃净土)和西方极乐净土。下面做个简单介绍。
1.弥勒净土
弥勒净土可分为现在的兜率天净土与弥勒未来人间净土两部分。据经书所记,兜率天为欲界六天之第四天,位于夜摩天与乐变化天之间,距夜摩天十六万由旬,在虚空密云之上,纵广八万由旬。兜率天可分为内院、外院,内院为补处菩萨说法处,即兜率净土;外院是一般天人居处,仍有五欲乐。因兜率天是欲界天,此天的天人仍有五欲,但因为一生补处菩萨(弥勒菩萨)在此说法,往生此天的弟子得以追随闻法修行,将来再与弥勒一同下生人间,故亦称为净土。因此,兜率天净土是暂时存在的净土,其时间范围乃是起于补处菩萨上生,终于补处菩萨下生。
2.阿閦佛净土
阿閦佛,又称不动王佛,无忿怒佛,表不为嗔恚所动之意。阿閦佛净土属于现在存在的他方净土,处于我们所在的世界往东过千佛刹之地。根据《佛说阿閦佛国经》描述,阿閦佛于过去世行菩萨道时,在大目如来会座前听闻六度无极之法后,立下大誓愿,行无嗔恚、无觉意、无淫欲等,经过多劫修行,于七宝树下成道,今住东方妙喜世界。阿閦佛净土有声闻与菩萨众,声闻弟子非常容易证得罗汉果。因阿閦行菩萨道时以比丘身发成佛的大愿,并誓愿“世世出家”行头陀行,所以阿閦佛净土是一个推重出家的净土。阿閦佛国中的出家菩萨和声闻弟子,不住精舍,依律行事,只是独住修行。菩萨一旦往生阿閦佛刹就能得证阿毗跋致(不退转),能承阿閦佛威神之力,到十方佛刹听经闻法,解意后才复还阿閦净土,由此可见,阿閦佛国比较重“智”。阿閦佛国与人间净土有诸多接近之处,但该国庄严清净胜过了天国净土之美妙。如衣食方面和北俱卢洲衣食一样,都是精美而现成;享受也与天人一样;住处由七宝所成,床与卧具,女人所用的珠玑璎珞,都自然而有,满足了人类的一切需要。同时,阿閦佛国虽有女人,但没有女人的过失、不净与生产的苦痛。国土众生不著爱欲淫妷,连音乐也没有淫声,自然消除了男女间的纠纷与苦恼。没有一切疾病、种族差别、丑陋、拘闭牢狱的事,也没有外道的异端邪说。阿閦佛净土是一个纯粹学道修行的佛土。
学界一般认为,在净土思想发展史中,阿閦佛净土应该是最早的十方世界形态。原因在于,与经典描述的其他佛国净土相比较而言,阿閦佛净土朴实而简单,且与人间净土有诸多接近处,如其国中还有女人,也有生育,只是孕无痛苦,亦无麻烦的月事。阿閦佛净土是般若流,比较重视自力、强调智证;与其他强调它力的净土思想有很大区别,如弥陀净土是重他力、强调信愿的净土思想,这两大净土在大乘佛教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3.药师如来净土
药师如来净土,就是药师佛的琉璃光净土。药师佛,全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率领着日光遍照与月光遍照二大菩萨等眷属,在东方琉璃净土化导众生。药师净土以琉璃为名,是以琉璃之光明透彻来比喻此国土清静无染,殊胜妙吉。据《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记载,从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向东,过十亿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佛国,有一个世界名琉璃世界,即药师佛的东方琉璃净土,此世界一切无比清净光明,没有杂秽,其佛国土庄严如弥陀的极乐净土。
4.西方极乐净土
弥陀净土,又称西方极乐世界,指阿弥陀佛的佛国净土。极乐,意远离诸苦的安乐之境,其特点是快乐安隐、纯善无恶、清净庄严,具有理想的精神和物质环境,是安乐殊妙之境,是去除痛苦之后达到的精神愉悦之境,也是洞悉涅槃之道后的无限喜悦境界。根据《佛说阿弥陀经》所述,此世界往西方经过十万亿佛土就是极乐净土所在地,它是阿弥陀佛经过漫长时间的修行所产生的功德力加上四十八个救度众生的宏愿力所化现而成的佛化乐土。《佛说阿弥陀经》等净土诸经对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作了详细的介绍。
本书前面提到,阿閦佛净土与阿弥陀佛净土是初期大乘佛教净土的两大流派:阿閦佛净土是重般若流,重现实、自力、智证、重头陀行的净土思想;而弥陀净土是重理想、他力、信愿的净土思想。弥陀净土思想的影响深远,从印度大乘佛教初期持续至今,经久不衰,生生不息。原因在于,它是经文所描述的所有净土中最殊胜的净土,也是记载佛经最多的净土,因此最能吸引人。对比阿閦佛的妙喜世界,阿弥陀佛建立的极乐世界,在很多方面都更进步、更理想。比如阿閦佛净土是从菩萨发心得无生法忍,而阿弥陀佛净土是佛果的究竟圆满;阿閦佛净土有女人但已经没有女人的痛苦,而阿弥陀净土是纯男无女的净土,人民都有天眼、天耳、他心、神足、宿命等五神通;阿閦佛刹的人民出生仍由女人孕育生产,而极乐世界的人民则是莲花化生,清净无比,等等。由此可以看到,阿閦佛刹具有的优点,极乐世界全都有并且更殊胜。关于往生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的方法,有诸多经书中都有提示,即“信、愿、行”,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具体说来,“信”就是相信弥陀愿力、弥陀净土真实不虚,相信自己能往生;“愿”就是依靠弥陀的愿力,自己发愿求往生弥陀净土;“行”就是念阿弥陀佛,行十善六度。净土都是由佛菩萨的愿力,加上众生的业力共同成就。往生西方极乐净土,需要依靠阿弥陀佛的他力救助,加上众生的自力,核心在于“信、愿、行”三要。
[1] 本书在绪言第三部分具体解释“伦理”与“道德”的概念。
[2] 罗国杰主编《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第6页。
[3] 龚群:《现代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第1页。
[4] 关于中国净土宗是否为一门独立的佛教宗派,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汤用彤先生在《论中国佛教无“十宗”》中曾指出,从严格的宗教宗派所应具有的诸要素来看,净土宗并不能称为一个宗派。释印顺也从教理的角度认为净土宗不应该独立成宗,其在《净土新论》一书中指出:“戒律与净土不应独立成宗。”释太虚提出“律为三乘共基,净为三乘共庇”,认为净土是佛教各宗派所共趋的理想境界,天台、华严、唯识以及禅宗等,都可以修净土行,弘扬净土,这是整个佛教的共同倾向。尽管教内教外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净土宗非严格意义上的宗派,但基于净土宗在中国佛教中的地位和影响,一般还是约定俗成地称其为宗。
[5] 〔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戴扬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第42~43页。
[6] 〔斯里兰卡〕那烂陀:《觉悟之道——佛陀最直接的教导》,学愚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第139页。
[7] 圆持编著《佛教伦理》,东方出版社,2009,第4页。
[8] (唐)提云般若译《佛说造像功德经》,《大正藏》第16册,第801页中。
[9] (东晋)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大正藏》第2册,第551页上。
[10] 陈瑛、焦国成:《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2)·中国伦理思想史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第190页。
[11] 〔日〕三浦藤作:《中国伦理学史》,张宗元等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
[12] 沈善洪、王凤贤:《中国伦理学说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13] 陈瑛、唐凯麟:《中国伦理思想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
[14] 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5] 罗国杰:《中国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6] 王月清:《中国佛教伦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7] 张怀承:《无我与涅槃——佛家伦理道德精粹》,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
[18] 温金玉:《〈禅宗伦理学初探〉·中国佛教学术论典》(28),佛光山文教基金出版,2001,第221~272页。
[19] 董群:《佛教伦理与中国禅学》,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20] 业露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1] 欧顺军:《伦理视域下的佛教平等观》,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2] 圆持:《佛教伦理》,东方出版社,2009。
[23] 释昭慧:《佛教规范伦理学——从佛教伦理到佛教戒律思想体系之构建》,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
[24] Saddhatissa H,Buddhist Ethics:Essence of Buddhism,London,Geoge Allen & Unwin,1970.
[25] 朱贻庭主编《伦理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第269页。
[26] ﹙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电子版),http://www.cidianwang.com/shuowenjiezi。
[27] ﹙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电子版),http://www.cidianwang.com/shuowenjiezi。
[28] 〔英〕麦克斯·缪勒:《宗教的起源和发展》,金泽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第15页。
[29]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第2~3页。
[30] 任继愈主编《宗教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第1090页。
[31] 李萍主编《伦理学基础》,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4,第2页。
[32] (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电子版),http://www.cidianwang.com/shuowenjiezi。
[33]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等译,商务印书馆,1961,第42页。
[34]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等译,商务印书馆,1961,第5页。
[35] 吕大吉:《人道与神道——宗教伦理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第3~4页。
[36] 陈观胜、李培茱编《中英佛教辞典》,外文出版社,2005,第169页。
[37] 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和命浊。劫浊指随着时间的转移一切会变化灾害不断;见浊为知见上的愚昧,有身见、边见、邪见、戒禁取见、见取见五种;烦恼浊指烦恼众多,躁动不安;众生浊指凡夫的五蕴报体,为众苦之本;命浊指息、暖、识等所成命根,刹那变化无常。
[38] (魏)康僧铠译《佛说无量寿经》,《大正藏》第12册,第267页中。
[39] (东晋)僧肇选《注维摩诘经》,《大正藏》第38册,第334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