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净土宗伦理研究的兴起
佛教伦理研究是一个相对较少有人涉及的研究领域,中国净土宗伦理研究则更是“少数中的少数”。佛教伦理作为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从不同学科的视域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国内伦理学界普遍从伦理思想史的角度描述佛教伦理的基本内容。三浦藤作(张宗元、林科棠)[11]最早对中国佛教伦理进行了概括性介绍,以华严宗的杜顺和禅宗的宗密为例,简要介绍了中国佛教伦理思想。随着中国伦理学研究的兴起,许多国内学人(如沈善洪与王凤贤[12],陈瑛与唐凯麟[13],张岱年[14],罗国杰[15]等)从思想史的角度,简单介绍了中国佛教伦理的基本理论框架。这些著作主要以儒家伦理思想为研究主体,佛教伦理所占比重显得微乎其微。王月清[16]以佛教教义为依托,全面探讨了佛教伦理的善恶观、戒律观、修行观、人生观和孝亲观等方面的问题。从佛教关于善恶的界定,分析论证了佛教善恶报应论,认为重戒律于内心、重大乘菩萨戒和世俗化的现实品格是中国佛教戒律的三大特征,将佛教人生观与儒家人生观进行对比,探讨了中国佛教的理想人格、修养方法以及社会理想,同时详细阐述了中国佛教“以佛言孝、劝佛行孝、助世行孝”的孝亲观。张怀承从三教互补视角讨论了佛教伦理道德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指出四谛真如是佛教伦理道德的理论基础,悟空断苦是佛教伦理道德的总体构建,无常无我是佛教伦理思想的主要观点,同时还探讨了佛性论、修持论、处世论以及慈悲观[17]。温金玉探讨了禅宗伦理,认为禅宗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哲学,禅宗伦理的基本框架由人生观、佛性论和解脱论组成。禅宗以“真如”为最高伦理实体,自性与真如、佛性同一。佛性是清净无染,至纯至善的“善良意志”;把“无念”作为心性修养的至高境界。他认为无修之修、定慧等学的是实现明心见性的道德理想的实践方法[18]。董群探讨了禅宗伦理作为伦理化宗教的基本特征,提出五种道德关系的规范和原则,揭示了宗教伦理和世俗伦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同时,考察了禅宗伦理对于中国伦理的吸收,展现了禅宗伦理的基本特色。[19]业露华主张从宗教信仰的立场出发,形成了以宗教善恶观和善恶轮回报应说为主的佛教伦理理论体系。他认为佛教伦理思想需要解答的根本问题在于人是否可以成佛以及怎样才能成佛,并以佛性论为切入点,论证了成佛的可能性。从人生为苦、“涅槃”境界说和修行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成佛的途径。[20]欧顺军研究了伦理学视域下的佛教平等观,探讨了佛教平等观要义,从缘起论、空论、佛性论、业力因果论四个方面论证佛教平等观;从人我身心关系、人与人、人与自然三个方面分析了佛教慈悲观的践行,论述了佛教平等观的现世伦理价值。佛教界僧人从教内的角度,对佛教伦理进行了相关研究。[21]如圆持首次全面整理了“三藏”中有关伦理思想的内容,并结合佛教教义进行了细化分类,认为佛教的主要思想在于伦理,而佛教伦理的核心在于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佛教伦理体系庞大,对道德问题有着超凡的洞察力,对社会道德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对佛教经典内伦理道德内容的摘录与梳理有助于还佛教信仰以本来面目,以及发挥佛教的普世价值。[22]释昭慧则通过广泛参与社会慈善、生态保护、动物保护等公益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以此作为研究背景,以佛教伦理学和戒律学为思想体系,建构了佛教规范伦理学。在顺应西方伦理学研究范式的基础上,探讨了佛教规范伦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内容。理论方面提出缘起论是佛教规范伦理学的基本原理,而因果律和护生观是缘起论的道德原则;实践方面强调中道是佛教规范伦理学的实践纲领,探讨了器官移植、人造干细胞、死刑等应用伦理学的热点问题。[23]
总体说来,国内学界对佛教伦理的研究形式丰富多样,切入点各具特色。有借鉴、对比儒家伦理进行的研究,如佛教善恶观、孝亲观、人生观研究;有根据佛教自身教义来进行的研究,如修行观、戒律观、慈悲观、平等观等;有根据佛教宗派划分进行的研究,如禅宗伦理、净土宗伦理等;有根据具体某一部经典进行的研究,如《法华经》伦理思想研究、《坛经》伦理思想研究等;也有根据佛教伦理道德规范进行的研究,如研究自利利他原则、中道原则等;还有学者以佛教哲学为基础进行佛教伦理价值研究,探讨佛教伦理的社会作用等。客观地说,不同学科语境的研究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在佛学已成为研究热点的前提下,对佛教伦理的研究,往往以佛教哲学研究为基础来进行,内容涵盖了佛教戒律、医学伦理、环境伦理、心理学、人类学、跨文化交流及不同信仰间的伦理对话等方面。
国外对佛教伦理的研究相对比较深入,研究内容也多以南传佛教伦理思想为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南传佛教伦理思想,探讨了以业力和轮回为主体的“自我”,涅槃的伦理价值,修行中的伦理与道德评价以及什么是“善”的社会,如何完善等。如斯里兰卡僧侣学者Saddhatissa H,用西方读者能够把握的方式,结合佛教教义,系统地向西方世界解释了南传佛教伦理思想。他认为佛教有着非常完善的伦理研究基础,佛教戒律是道德行为的律令,佛教的道德理想是心的解脱与涅槃境界,阐述了居士修行的身心修养和道德规范,如佛教徒的家庭伦理规范,佛教徒对亲友的责任,居士与国家的关系等。[24]该著作影响巨大,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东、西方不同宗教语境内伦理思想的交流与理解。伴随着巴利语佛教研究与佛教禅修体验在欧美的兴起,Peter Harvey以佛教教义和佛学经论为论证依据,将轮回与业力、四圣谛作为佛教伦理的基础。在他看来,布施、戒律和慈悲是佛教伦理的核心价值,还特别探讨了大乘佛教中悲智双运、发菩提心和修菩萨行与菩萨伦理的关系。他从伦理学语境的角度,学理化地剖析当前全球所关注的许多问题:如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经济、战争与和平、安乐死、流产、同性恋等问题,揭示了佛教伦理学的基础和核心理念,体现了佛教伦理对社会现实的关切。从中西方伦理研究状况来看,国内学界大多基于佛教整体,侧重结合佛教教义对佛教伦理思想进行全方面研究。国外的研究则既从道德哲学层面进行伦理理论研究,又立足现实,用佛教伦理创造性地解释当代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战争、和平、人权等问题。
学界对净土宗伦理研究刚刚兴起,目前还没有净土宗伦理研究的专著出版。鉴于此,本书从中国净土宗教义出发,以净土“五经一论”为中心,以“信、愿、行”、“自力与他力”、“持名念佛”、“九品往生”和“净业三福”等净土宗基本理念为理论依据,融合净土宗伦理思想梳理、净土典籍研读,结合宗教学和伦理学理论与应用方法,着重探讨净土宗的修行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以期对净土宗伦理思想研究做出相应补充,同时对转型期的中国伦理道德建设起到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