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施策:疫情之后的公共卫生之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促进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2003年SARS疫情之后,公共管理学界高度重视应急管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各方推动之下,应急管理部于2019年成立,各个部门建立了“一案三制”。尽管如此,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警示我们,我们要走的路还很远。从理论与实践互动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很多公共管理学者关于疫情防控的研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政府与学界的良性互动还不够充分;另一方面,疫情防控研究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入,很多研究因为脱离实际而难以得到实践部门的共鸣。推进疫情后的公共卫生之治,需要更好地促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有机融合包括三个方面:

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研究。应急管理学科,包括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其发展和成长离不开研究团队和基金项目支持,可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门设立相关的子类型,也可以通过科技部、卫健委、应急管理部等来立项支持,推动一批学者长期从事相关研究。目前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在应急管理方面的研究力量还不够,还需要大力发展。这些研究既要关注中国现时的应急管理实践,还要关注国外经验和中国古代实践,使得研究与中国情景有机结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设立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重大项目,特别是跨学科项目,引导生物学、医学方面的专家同公共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家协同攻关。

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教学。目前应急管理的人才培养工作远远滞后于实践需求,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方面尤其如此。一方面要解决师资不足、规模不足的问题。有些公共卫生学院在流行病学和医院管理等方面力量雄厚,但是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政策方面则比较薄弱。公共管理学院则恰恰相反。应该通过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系统谋划,在MPA教育中更大力度推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教学培养。各级党校也应该在这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另一方面要解决应急管理教学实用性不高的问题。应急管理的实践性很强,纸上得来终觉浅,特别需要采用实践教学、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等形式。中共中央党校在这方面已经走在前面,可以为全国提供经验。

加强政府部门与学术机构、学者的合作,建立有效互动的体制机制。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成立决策咨询委员会等方式,将公共管理和应急管理学者纳入决策场域,让他们能够熟悉应急事件的情景和运作,更有效地运用并完善应急管理理论、方法、技术,最终使应急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得以提升。另一方面,政府还可以通过设立项目,建立应急管理研究智库,委托高校进行人员培训等,促进与学界之间的互动,为未来的公共卫生应急治理进行知识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