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假如眼睛不只长在一个方向
记得18年前,我到德国进修学习的第一个周末,就有幸随我的科主任一起参加了当年德国的心身医学医师年会。会议间歇期有许多德国医生过来跟我聊天,好几位不约而同地问我:“为什么要到德国来学习心身医学?心身合一的理念不正源自中医的思想吗?”这是个好问题,它引导着我去思考:我们在看待身心健康的观念上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时空错位?
我耐心体会和思索了多年后领悟到,人类在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认识上,其实经历了一个系统论——还原论——系统论的循环上升过程:从早期具有整合观念的系统论的中医思维取向,到后来转向强调精细化因果关系的还原论的西医思维,之后再次回到系统论的心身医学整合观念。不过,现代心身医学对于心身一体的见地,已经不完全等同于传统的“情志致病”的内涵。
我们当前对于心身健康的认识,仍然处在还原论占据主导的分崩离析的状态中。固然,中国传统医学的理念中很早就有“情志致病”“心身合一”的观念,但是现在绝大多数医师并不能深刻地理解和践行这个基本的理念,常常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在自己医学专科的领域内寻找解决疾病的答案,忽视情绪、情感、动机、认知等心理因素在发病中的影响。
心身合一观念体现的是对身体健康的一种系统论的思维,在一个系统内,各种成分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一个状态的出现往往是相关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单一的线性因果关系的结果。
身体上的症状可以通过调理心理上的情绪和认知来解决,比如成语故事“杯弓蛇影”就是一个用领悟性的心理治疗解决躯体症状的典型案例。
情绪、认知上的心理问题也可以借助身体的干预解决,比如一个丧失亲人后持续哀伤抑郁的人,如果做一些身体力行的仪式化活动,或许可以缓解抑郁,调节心理状态。
我在第四军医大学上学的时候,尽管在军医系,但也学习了200多个学时的中医学,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加起来前后用了一年的时间,这个过程对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整合思维能力是很好的训练。
传统中医看待患病状态的基本思路是对一个人要进行多维度的整体评估理解,并进行辨证施治。古人对于疾病的治疗理念是通过调整人的身心平衡,来让人恢复整体的协调状态。但从另一方面看,这个倾向又容易忽视对因果关系和微观因素的深入分析探索。
现代西方医学的学科体系建立在还原论思维方式的基础上,追求的是对身体这个实体对象具体客观的分析探究。这样就会注重于把人作为一个生物体来对待,对其结构和功能加以区分,从功能系统到功能器官,组织形态到细胞结构,再到基因和分子,进行无限深入细致的探究。试图从最细微的因果关系中找到关于疾病的确切答案,即所谓的实证医学、精准医疗。这一方面促进了对人体深入细致的科学认识,另一方面也使得各种探索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各个专业和学科之间相互理解变得困难。医生的工作重点不在于对眼前这个有情感、有想法的人的关怀,而在于器官或者细胞病变。
不可忽略的是,很多心理治疗师、咨询师也会沉浸在自己的心理学流派理论内寻找对策,而忽略了身体状态其实就是心理状态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为什么我们在人的心身健康上会出现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执念倾向呢?用精神分析的方式阐释,这可能源自个人和群体自恋的需要。自恋的需要会使人追求内在强大的控制感,是那种幻想中自以为得到了的掌控感,在这种感受中自大和全能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这往往会诱导人对自己所发现的、拥有的、理解的、认识到的内容产生绝对正确的和高价值的自我评判,进而会促使人在自己关注的方向和目标上更加专注和投入地去建功立业。个人会把内心的幻想和需要投射到自己眼前的目标上,却以为眼前的对象就是自己从外界所发现的或者创造的。自己内心自大需要的迫切感也会附着在这个投射的过程中,使得对捕获目标变得更加迫切。个人的注意力会由此而缩窄,忽视其他信息,无视他人的价值和贡献,忽略前人的发现,选择性地忽视别人已经说明、介绍、解释过的理论,甚至把拾到的牙慧当成自己的独到见解,以为只有自己知道的才是真理,误以为只有自己才拥有发现价值的眼睛,所以就宁愿相信眼前所见,否认自己目光不及的其他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眼睛让人看见了前方,前方的发现不断“诱惑”着眼睛去追逐。假如眼睛不只长在一个方向,那么也就不存在前方和后方、先进与落后,那么它开阔的视野会不会帮助人更容易突破自恋的误区?
该书作者加拿大医生加博尔·马泰博士就具备这样开阔的视野。由李汉婕医生主译的该书,对于常见的心身障碍现象,既有心理治疗的阐释,也有生物医学的解读,还有神经科学的见解,是一部用全方位的视野整合看待心身互动的佳作,读后令人醍醐灌顶。建议对心身健康感兴趣的读者开卷为快。
张天布
中国医师协会心身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2022年7月于西安终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