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在美育中的方位与价值(1)
黄宗贤(2)
论勤奋你不及蜜蜂,论敏捷你更像一只蠕虫,论智慧你又低于高级的生物,可是人类啊!你却独占艺术。
——[德]席勒
艺术的意义
对于艺术和艺术教育的意义与价值,不少人仅仅将其视为一种技艺的传承和训导,或者将其理解为浅表的欣赏“美”的方式,认识很不全面。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艺术远在天边,是遥不可及的象牙塔,只有走进美术馆、博物馆、歌剧院、音乐厅才能感受和欣赏艺术。的确,艺术之于普通人是有距离的,正因为这种距离,人们以一种膜拜的方式来感受艺术。而有的时候,艺术离我们似乎又很近,近在身边,触手可及。就如不同行业的人,当把自己行业的事做得比较满意的时候,总是以“艺术”来形容。厨师把烹调做得得意了,说是烹饪艺术;设计师把服装做好了,说是服装的艺术;教师把课讲好了,说是教学的艺术。当然,只有当把一个行业的事做到某种境界时,才能被称为艺术。
不管是殿堂里的艺术,还是生活中的艺术,抑或一种行业的境界,艺术总是与人同在同行,人类从来都不曾疏远过艺术。正因为有艺术相伴,我们的生活才有了更多的光亮与温暖,也正因为有艺术的相伴,人们才得以在黑暗痛苦的境遇中获得一种精神的支撑与超越的力量。艺术对于人类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它有其他学术和文化形态不可取代的意义与价值,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艺术之于社会的价值
艺术之于社会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其中对于社会治理的价值是不可忽略的。两千多年前,孔子“礼乐并重”的思想就已经将这一点说得很清楚了。“礼乐并重”是中国先秦时期重要的教育内容,也是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进一步认为“礼别异,乐合同”。“礼”是一种外在的规约,外在规约与个体和谐心灵和完善人格培养的结合,才有利于社会的和谐。而音乐,就是和谐心灵、完善人格塑造的最佳方式。
“礼乐并重”的思想对于现代社会还有借鉴价值吗?当然有,大约100年前,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说:“文化进步的国民,既要实施科学的教育,尤要实施美育。”今天的中国,社会不断进步,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法制体系不断完善,但是立德树人是教育最重要的使命,而艺术教育在人的培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艺术之于国家、民族的价值
艺术之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有特殊意义的。我们往往通过对艺术遗迹的审视,可以触摸一个民族、一个区域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艺术使历史不再是抽象的文字,而变得生动、直观、有温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观赏、审视历史中的艺术品,不仅是为了欣赏美,也是通过其形式、风格和题材内容去了解历史的文脉和精神文化。艺术品蕴含着大量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正因如此,在一些发达国家,除在中小学开展艺术鉴赏教育外,在大学还有艺术史课程。我们在中学开设艺术欣赏课,编写艺术鉴赏教材,不仅是要提升审美欣赏能力,也是为学生打开一扇观照人类历史文化与精神演变的窗口。
(三)艺术之于个人的价值
艺术之于个人有何意义呢?谈到这个问题,我想起梁启超的一个叩问:“人生活于什么?”他的答案非常简洁明确:“生活于趣味。”在此,我借用梁启超的叩问,也提出一个问题:人生什么最重要?在我看来,人生中“安心”最重要。心无皈依,无处安放,即便千万财富、位高权重,何有快乐与幸福呢?要“安心”首先要“修心”。
千百年来,多少哲人、思想家都在寻找修心之术、安心之道。方式与途径自然是多种多样,而艺术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种方式。艺术的存在及其价值,最重要的就在于它的超越性。它可以让我们超越现实、超越功利、超越自我,去追求和接近“诗意的栖居”的境界。当然这并不否定阿多诺、马尔库塞等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所言的“艺术就是批判”“艺术就是造反”的观点价值。在居伊·德波所言的“景观社会”里,更需要艺术对社会对现实担负起质疑、反思、批评的责任,特别是对虚幻的和谐、平庸的快乐等现象保持警觉。但是对社会的介入与批判,并非是艺术的唯一的价值取向。况且介入与批判的根本旨意依然在于超越,让人生活得更好、更有尊严。
人为何需要艺术
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来,艺术与科技、哲学、宗教一样都是人认识和掌握世界的方式,也就是人确证自己的方式。在艺术中,人的本质力量能得到充分的呈现,人的情感、想象力、创作力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实现,心性得到彻底的释放,因而从哲学的层面来讲,人只有在艺术里才能得到彻底的确证。尽管这样讲还是显得抽象,要回答人为何一定需要艺术,可以接着从以下几个维度展开:
(一)艺术是心灵律动的形式
很多时候,人的情感、心绪等心理状态与感受是非语言、文字、概念、逻辑等方式所能充分表达的。艺术总是在心灵的悸动中出场。艺术是“情感的符号”的观点被古今中外的许多艺术家和理论家阐释过,并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如果人的心绪、情感都可以用文字、语言表达得清楚,或许就不需要艺术了。正是在人难以言表之时,艺术出场了。艺术作为心灵世界的外化形式,不仅形象、生动、直观,而且并不缺乏深刻与丰富。
(二)艺术是想象力驰骋的原野
人是时空的存在物,限制与超越是人面临永恒的矛盾。对时空的超越的根本,是精神的超越,而想象是精神超越的翅膀。艺术为想象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想象是创造的前提,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更没有好的艺术,也没有创造性。人的想象能也只能在艺术的天地才得以充分发挥。在康德看来,天才式人物不是遵守规则,而是创造规则,而天才具有的重要素质就是想象力的自由。所以,康德认为天才产生于审美和艺术的领域。在科技不发达的时代,我们人类有飞翔的梦想,而这种梦想借助想象力以艺术的方式实现了。
(三)艺术是自由创造的天地
探究欲与创作欲是人的天性。物质性、技术性创造始终是限制性创造,是鸟笼中舞蹈,如再好的设计方案,当技术、设备、经费等不匹配时,也是无法实施的。而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创造是自由创造,艺术家可以在创作的过程中,天马行空,独往独来,自由地释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力。艺术家可以按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的欲望,去构建一种这个世界没有的景象,去建造自己的精神家园。尽管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但是艺术与科学毕竟是不同的两面,因而对于艺术不能仅用科学的思维与标准来评价。
(四)艺术是人拯救自己的方式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阿多诺、马尔库塞等人看来,艺术是人自我拯救的一种方式,而中国的文化传统将艺术视为一种超越的力量。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十分发达,在世界艺林独树一帜,古代文人可以说是无人不能书,很多也能画,因此文人画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类型,也尤其能体现出中国人的人生观与审美趣味。古代文人之所以钟情书画,重在“言志”。正是因为有艺术的滋养,许多文人才从欲望的重压和政治的桎梏中超脱出来,使自己的心灵升华到一种“逍遥”的境界,不至于在现实困境与理想追求的矛盾张力中撕裂自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中国文人入世的行为准则,功名成就成为儒生的外在追求,而“虚以待物”“入山林观天性,以天合天”往往又是他们内在的精神诉求。入世与出世、外在功业追求与诗意化的精神栖息构成儒生的双重人格。文人们得意时,志在仕途;失意时,超然遁世。唐寅在仕途上意外的失意,使他构筑了“桃花坞里桃花庵”,他在这里成就了他的诗画人生;徐渭在现实人生的旅途中,遭遇重创,却在文学创作与酣畅淋漓的水墨挥洒中,建构起了自己的精神家园;郑板桥对仕途规则的“水土不服”,使他在墨竹幽兰的天地中,找到了自己的心灵归宿。
中国的文化传统不仅为积极入世者提供了一种精神动力,也为超越者储备了一片自由的天空。尚文崇艺,对于中国文人而言,绝不仅仅是才情彰显的需要,更是一种审美化的生活方式。
郑板桥《墨竹》
(五)艺术是人自我完善的途径
中华文化不把艺术视为纯粹感官欲望的追求或发泄的手段,而是把它看成是道德、情操、智慧的来源,是培养人、完美人格的最佳途径。中国古人把“虚怀若谷”“宁静致远”视为艺术活动中应有的审美态度,更是一种人生态度。艺术需要宁静空明之心,而人生要进入宁静空明之境,往往又得借助于艺术。古人在意气风发时能流溢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激昂情怀,在失意或遭受挫折时或生发出“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出世情怀。而在当下消费至上的全球环境中,艺术当然应该担负起拯救与升华的责任,用艺术的超越精神去陶养人们枯竭的心灵。艺术也好,文学诗歌也好,要有现实关注的情怀,但是绝不是附和现实、一味地迎合现实,更不能沉迷于世俗感性欲望的宣泄中,而应以超出日常生活之外的激情和美感,观照、表现世界与自我。艺术和文学关注的是人的心灵中的情感与想象、意志的自由与潜意识的释放等精神生活。以诗性精神为动力探寻人性的秘密,寻求人性的完美体现,这应该是文学艺术追求的境界,也是艺术在这个时代不应卸下的一种担当。
艺术与审美教育的维度
艺术还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准确地说,艺术是审美意识的视觉文本,是审美情感和观念的物化形式。若不能将思想观念形式化,或者说转换为一种诉诸感观的艺术形式,就谈不上是艺术。所以艺术就必然涉及媒介、语言、手法、形式、风格等问题。因而艺术鉴赏课程应让学生去认识艺术的材质,体验艺术的语言,感受艺术的不同风格。通过艺术实践和鉴赏,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视觉感受力、形式分析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艺术鉴赏课如果仅是一种知识传导,而不是重在艺术美感的培养,也就是失去了艺术鉴赏课的意义与价值。
(一)艺术是人类精神观念的形象呈现
艺术是一种形式,如海德格尔所说“是用技术重新构造的一个世界”。技术性、技巧,以及用技术技巧构建的形式形成了艺术的外在特征。但是形式仅仅是一种载体,承载的是某种思想观念和精神。因而艺术鉴赏,乃至整个艺术教育,又不能停止在语言、形式、风格的分析与感受上。必须通过形式风格,去解读作品所蕴含的思想观念、文化意义,以及如潘诺夫斯基说的艺术的象征意义。艺术鉴赏与艺术创作是一种逆向运动的关系。艺术家有了情感或者理念,则“由内向外”行进,寻找适当的语言与形式来表达。这种表达的形式是诉诸感性的,让观赏者获得一种直观生动的感受。在观赏者的面前,意蕴是含蓄的内在。而欣赏则是“由表及里”,通过艺术的形式、语言而去捕捉其背后的主题或意义。而对于主题或意义的理解与认识,则需要具备必要的历史文化知识和领悟能力。所以鉴赏是形式感悟能力与对知识运用的双重活动,两者缺一不可。
(二)艺术总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生成
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时代性、地方性和事件性。所以解读艺术,必须将艺术还原到时代性、地方性与事件性的具体语境中去解读。否则,很难领会艺术作品的语义与意义。艺术作品是透视历史、地域文化、民族精神的一个窗口。一位好的艺术鉴赏课教师,应如潘诺夫斯基所说“是一个多嘴的鉴定家”,不仅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传统图像学的解读方式,需要解读者有艺术的感悟能力,同时还必须要有丰富的人文修养。当今流行的视觉文化研究,或者说新艺术史的解读方式,更需要将艺术作品置于更广阔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中审视,艺术作品在这种解读中被视为历史上各种文化信息的储藏器。一位好的艺术鉴赏课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位优秀的人文主义学者。艺术鉴赏课也应该是一门特殊的历史文化课。
(三)艺术是延绵的文脉
由艺术作品勾连起来的艺术史是一条环环相扣的链条,每一环都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因而艺术史或者艺术鉴赏教材的编写与教学应该有一种整体的、宏观的艺术史观,将每一件艺术作品或艺术现象置于整体的艺术史链条中来审视、观照,只有这样才能分辨得出某位艺术家、某件艺术作品、某种艺术现象的方位与价值。虽然艺术鉴赏教材不是艺术史教材,鉴赏课不是艺术史课,但是必须要有一种艺术史的观念与思维。此外,对于艺术的传统,不能狭隘理解为古代的才是传统,艺术传统是指屡经历史变动而仍然保持某种同一性的文化艺术元素。百年来,中国现代艺术通过转换、借用、再创作等方式,同样形成了若干虽经历史变动仍保持某种历史同一性的艺术元素。其性质又与古代传统迥然有别,它们构成了一种新的传统,一种贯穿百年,在现实中依然生动的艺术的精神观念,一条在革故鼎新、消化吐纳的过程中呈现为代代累积、前后相因的艺术脉络。因而,艺术鉴赏不能只关注古代传统,还应去认识领会百年来,包括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新传统和新的艺术观念与艺术形式。正因为如此,在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高中《美术鉴赏》教材中,编写团队用了一定的比例对中国现代美术的历史脉络及其新的精神观念和取得的成就进行梳理、阐述,希望给学生建构一个比较整体的中国艺术的面貌。
基础教育中的艺术课程,包括艺术鉴赏课,不单单是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而且重在通过艺术课程丰富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提升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当然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是通过以艺术为核心的审美教育,培育和谐的心灵、完善的人格,即立德树人。人是艺术的出发点和归宿,最高境界的艺术无疑是艺术的人生。为了生活少点灰暗,人一直在用艺术的方式寻找着光明的境界,为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空间,人不懈地在编织生活艺术化的蓝图。比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和构筑实在的美好生活空间更为永恒的是:人怀揣梦想不停地寻找着自己的心灵归宿,构筑精神的家园。
(1) 本文原题为《携艺术同行——艺术在美育中的方位与价值》,发表于《中国中小学美术》,2020年1月,总第148期。经作者授权,收入本书时有修订。
(2) 黄宗贤,美术学博士,文艺学博士后,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至2017年任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现任四川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美术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美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书画协会高等美术教育分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巴渝学者特聘讲席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从事艺术史论的教学与研究,积极参与当代艺术批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