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不被定义”的艺术教育(1)
李睦(2)
在“控制”和“失控”中的教学
所有的艺术教学都是在“控制”和“失控”中不断寻找平衡点的过程,艺术教育者最实质的工作就是要平衡两者的关系。
让绘画成为一种“思维习惯”。艺术教育者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思维习惯”,让绘画成为一种“思维习惯”,这种思考包括在艺术实践与体验的过程中去平衡“控制”和“失控”的关系。但是这样的思考过程也会导致模式,乃至套路的建立,而这些模式,乃至套路却是和美育以培养人的思维为最终目的背道而驰的,如何去改变这样绝对的单纯的控制?
“改变”既是过程也是目的。改变的过程会有各种可能性,教学以改变的过程为目的,教学的结果就会更多样更不同。学生不仅要学会解决问题和困惑,也要学会与困惑和纠结共存,艺术教育与问题和困惑共存是常态,在常态中改变是艺术教育的目的,艺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功利化地“考学”和“达到某个艺术家的高度”等,而是学会在过程中思考“控制”和“失控”的过程。
不确定性中暗含着“启示”。在教学的“控制”和“失控”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它们也是艺术教育中要探讨的重点。不确定性是“不被定义”的艺术教育的特征,如何去判断学生身上的“好”与“坏”,如何在达到“共性”的过程中保留“个性”,鼓励个性的发展,对于学生个性的接纳度和宽容度也是重点。不确定性充满了启示、机遇和挑战,暗含了艺术思考,艺术教育工作者通过反思艺术教育的不确定性,平衡学生的个性与共性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是艺术教育工作者崇高的使命。
瞬间的审美判断
把艺术教育的诉求和审美判断能力做一个衔接,只有通过艺术教育让更多的人具有比较好的审美判断能力,我们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好。如何建立和获得良好的审美判断能力?我们在绘画中到底应该学习什么?
教师如何判断学生作品的好坏?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审美判断过程中形成一种主动的判断能力,如何教授学生判断自己作品的好坏?这是艺术教育里面一个重要的方面。学生具有主动性去判断自己作品的好坏,可以避免教师的个人好恶成为学生的评判标准。
发现每个人都有的“绝技”;在审美判断的过程中,会发现每个人的“绝技”,“绝技”指的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表达方式,即艺术范畴内的“特色”和“风格”。“好坏”和“绝技”的关系在哪里?“绝技”就一定要和所有人认可的“共性”相符吗?“个性”和“共性”的纠结会伴随艺术追求的过程,教师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判断能力,帮助学生在判断的时候保持住自己与生俱来的“特征”的同时,融入“共性”去被更多的人接受,通过自己的作品建立自信。虽然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可以培养自信,但是学习艺术确实是最快建立自信的途径之一。审美判断、呈现、表达的灵光往往转瞬即逝,要求艺术教育者要有敏锐的感觉、快速捕捉事物的能力,在学生的审美特点消失殆尽之前,使他们建立自信,把易逝的瞬间变成永恒。
做唤醒他人潜力的人
成为能发现“差异性”的人。
差异性和共性是艺术教育者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艺术教育不能致力于把所有不同的人变成相同的人。
不同的人去描绘同样的事物,画面之间呈现的差异性是艺术的魅力。
差异性是创作与练习过程当中最珍贵的因素,一个人潜在的能力会从中不经意地流露出来。艺术教育者是不是能敏锐地去观察、发现并找到差异性?
人的这种潜在的能力也就是人的天性。当我们谈到一个人是否有天赋和才能,具体指的是什么呢?艺术感知与表达差异性可能就是一例。
差异性引发艺术教育中的思考,要在“消灭”和“纵容”差异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即具有能将“个性”融入“共性”的能力。
能激发他人主动创作的能力,能唤醒他们珍贵的天性,是教师的天职。
作为艺术工作者的我们应该反思,人类艺术历史当中大家能够认同的一些“共性”,全部是从一个个具体的“个性”开始逐渐形成的,由潜在生成到逐渐地磨合融入,形成经过历史沉淀的“共性”。如果我们在一开始就致力于消灭差异性,一开始就把一个人潜在的特点都抑制住,都桎梏起来的话,就不会形成属于更多人乃至全社会认同的共性了。
从差异性这个角度入手来考虑我们的教学,会使艺术教学更生动,更有趣,学生和教师的主动性和热情也会被激发起来,最终激发师生双向的能动性。
作为艺术行为的绘画
(一)绘画是艺术家“洞察力”的体现
绘画是艺术的行为,只注重绘画作品(目的)而不注重绘画的行为(过程)是不全面的,绘画的过程也是一个认知的过程。
绘画是描绘事物之间的关系,培养人的“洞察力”。凡·高说“绘画表达的是眼睛看不到的事物”,光凭这句话凡·高就应该流芳百世。
从绘画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观察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视而不见”,而对另一方面“情有独钟”的观察方式。艺术家能看到很多人们熟视无睹的东西,经过艺术训练过的人、具有一定艺术素质的人会用艺术的方式去思考生活,理解生活,并像艺术家一样去思考。每个人都有用艺术去思考的权利,用艺术方式去认识生活、理解生活的权利,也可以解释为每个人都是艺术家,这也和洞察力有关。
艺术的生活化,是艺术历史进程中的一种追求、一个理想。
(二)更接近艺术创作的“绘画行为”
我们是不是把绘画本身当作艺术行为呢?人们往往更多地会把绘画的结果即绘画作品作为艺术,而不把绘画作品形成的过程当作艺术来对待。如果我们把绘画的过程当作艺术行为来思考的话,那么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被充分的认识、分析和研究。
先要有呈现,然后才会有呈现基础上的理性思考。如果我们呈现的不是自己的直觉判断,不是自己本能的艺术反应,那么我们很可能呈现的就是从别人处因循而来的知识和经验。艺术教育,如果仅仅是在别人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那就只能是死记硬背、只能是套路,就不会达到艺术教育本身的目的,也就与美育的本质相去甚远。
绘画的过程中有很多值得思考、值得分析,这个过程可以被当作艺术行为来对待。以重视绘画结果的态度去对待和审视绘画过程,可以使我们收获更多,那么我们的艺术教学本身会更具凝聚力、说服力,更具创造性。
拓展学习PPT
(1) 本文于2020年发表于微信公众号“艺术的启示”,经作者授权,收入本书时有修订。
(2) 李睦,艺术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社会美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优秀网络公开课、精品课主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