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分缕析太阴病:余秋平讲《伤寒论》之太阴病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太阴脾与阳明胃的关系

足太阴脾,主运化,主升清,位居大腹;足阳明胃,主受纳,主降浊,位居胃上脘。张仲景将太阴脾与阳明胃区分得很清楚。比如,脾胃受寒证往往细分为阳明中寒证与太阴中寒证两类。阳明中寒证,常予吴茱萸汤等治疗;太阴中寒证,则常予桂枝人参汤、理中汤、四逆汤等治疗。(关于吴茱萸汤证详见于厥阴病篇)

虽然脾胃病相互影响,难以截然分开,但临证时,仍须细分是偏于太阴脾病为主,还是偏于阳明胃病为主,否则就会治不中的。

中医上常言的“中气”,是脾胃元气的总称。中气分于脾,即是脾气;中气注于胃,即是胃气,二气合称中气,功具升清而降浊之能。其中,脾气主升清,脾气将小肠消化的精微物质吸收入血液,并上输入肝注心达肺,以滋养脏腑百骸;胃气主降浊,胃气促进胃肠次序向下蠕动传导,最后将胃肠消化吸收剩余的废物排出体外。中气实,则升降相因,脾胃协调,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与糟粕的排泄。

如果中气虚弱,则脾升清无力,甚至脾气虚陷,清气下陷,易生下利、腹胀等,久则化生气血不足,肌肉失养则四肢消瘦,五脏失养则营养不良、贫血、虚劳等;胃降浊无力,则糟粕易于停滞胃肠,胃肠浊气反而上逆,而见胃胀、嗳气、呕吐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