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生意没有起色
“港方地少人稠,甚难生活,是事实的”“我 日前粗体安好,生意续仍做去但,没有起色…”
时间一下子跳到1957年12月。中间几年的信没能保存下来,极 为可惜。
写这封信的时候,父亲还不到60岁。他感叹“年几(纪)过高 ,无能为力”,恐怕与生意“没有起色”有关。为什么没有起色?
“近年以来,因为古巴政局不定,糖产对外销路不旺,社会购 买力疲软,经济颇不景气,华商自然受到影响。加以大家各自为政,无 法合资以做大规模的投资事业,而与其他外商相竞争。前途并不乐观,只要能够守成,已算不错。至于开创扩大,恐怕目前还谈不到。”
这段话引录于1957年台北海外文库出版社出版、宋锡人所著 的《古巴华侨史话》第20页。书中17~20页还有古巴华商杂货业的 描述:“在1667家之中,全部是零售商人。其中50%在古京夏湾拿,其余散布全国各地,售卖米、面、油、盐、糖、干鱼、罐奶、罐装鱼 果火腿、酒、烟、咖啡、肥皂等等。他们都必须向西班牙人控制的批 发商批进货色,这是一笔不太小的损失。他们差不多完全靠竭力节省 及日夜工作以维持生计。普通商店店主,无论多大资本,自己的月薪 只有60美金,最高为90美金。99%都住在店内阁楼中,从不外出,毫 无消遣,否则就无法维持。换言之,利润不多,只靠劳力积钱。”
航空信
1957年12月,寄广州市法政路青年里3号。原件尺寸:170mm×220mm,双面书写。
接来您的手札,经已读完了。同时知道致(志)和与(你)通信,讲及港方地少人稠,甚难生活,是事 实的。但有一方面人士能生活下去,原因是有产业或商业;又有一方面的 华侨,经济充足,购置楼业出租,以 维持日常生活。其余侨居港地的人,想甚难为活。依据报章所载大陆情形 ,粮食缺乏,穷饿交迫,故不得已去 到香港,大不乏人。此种不是长久计。谓港方有新楼出卖,每层四五万元 ,问我与松德是否要买,此匹(笔)巨大的款,我无能担负。
您上信话来年考试,若能考上 自,然是莫大的幸福。此语我未白明 ,是何种的幸福,来信解释原因为要。
关于姨母取养子一事,他已经 逃回黄屋村去,我敢信无好结果。您 虽(须)知少年的孩子,能生出这样 的不良印象,如成年的时候更不知如 何做。请着(及)早放弃为佳。同时 亦要据理追回此款,是我的主意。
现由香港九龙马碧荷处付上 港币六百元,到步查收,以应家用。请分派多少与(予)姨母及祖婆 为费用为盼。
我日前粗体安好,生意仍续 做去,但没有起色,改作别种事业,因为年几(纪)过高,无能为力。
此致
卓才收读
父宝世字
一九五七年十二月十日早
黄宝世和他的商店
杂货店内货物琳琅满目,反映了古巴华侨商业兴盛时期的情景。本照片约拍摄于1936年或193 7年。店址:大萨瓜市索里斯路(Solis y Albarran) 259号。
1957年,古巴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已经岌岌可危。自从1956年1 1月,卡斯特罗率领81名战友乘“格拉玛号”登陆红滩,开辟了马埃 斯特腊山区游击根据地以后,古巴各路革命队伍力量不断壮大,零星 的战斗陆续发生。在这种革命过程的动荡局势下,生意虽然“仍续 做去”,但难有起色,信中显露了父亲内心的忧虑。但那时我还不知 道古巴内情,也不懂得安慰他,这就是所谓的“少不更事”吧。
我倒会为自己发愁。这从父亲的信中看得出来。
当时,我在广州第十七中学读高三。学校在登峰路,与北园酒 家相邻。那是一所历史悠久、环境幽静、体育风气特别好的学校;更 兼位于五层楼下,有全市最大的越秀山运动场、游泳池,还有附近 的中山图书馆、中山纪念堂、麓湖,都可以为我所用,是个读书的好 地方。1955年我从台山一中初中毕业后,就决心到广州读书。我如愿 以偿地考入这所中学,开始了一段快乐的时光。为了我上学方便,当 时母亲和我租住在离学校不远的法政路青年里3号。这封信就是寄到 这个地址来的。
毕业在即,面临着前途出路问题,我的思想活动自然较多。
按照我当时的情况,唯一的出路是考试升学。我的家庭出身是 华侨工人,虽然不是党员、团员,但年年被选为班长和学生会干部,学习成绩好,在《广州青年报》上发表过文章,又是学校排球队和广 州市少年排球代表队的运动员,可以说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正常情 况下,考上大学应当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形势好像有点儿不对劲。
秋季开学不久,学校加强了政治思想教育。一方面大力批判资 产阶级思想,批判“成名成家”,批判“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批判“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一方面又号召我们毕业 后“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老师带领我们到附近 下塘郊区农村去访问一位上届毕业没有考上大学的师姐,看她怎样“ 乐于回乡务农,安心生产”。然后把我们带到番禺县的万顷沙农场 ,让一位“自愿下乡”的初中毕业的小师妹向我们讲述她的“先进 事迹”——她正是我租住的屋主家的小千金。政治课、语文课补充 了好些有关务农的内容。种种迹象表明,学校要我们充分做好考不 上大学的思想准备。也许,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当年的招生名额极 其有限,能够考上的人实在太少,连我们心目中最优秀的师兄师姐 也一个个名落孙山。
20世纪50年代大萨瓜街景
从黄宝世寄回的这组 照片,可见萨瓜大铁桥的雄姿 ,整洁的街道和漂亮的建筑。当年的大萨瓜已经是一个商 业繁华、交通便利、公共设施 先进、管理有序的城市。
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能够考上大学,是莫大的幸福。我把 这种希冀告诉父亲,他却不明白为什么。是的,他远隔重洋,不知道 儿子正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
上届师兄师姐落第下乡的前车之鉴,令人警觉。我不能不多长 个心眼了。
除了上大学,我还可以做什么… …
去香港、出国?这是我首先考虑的,也许是出于一个侨乡人的 传统思维模式。
那时候去香港并不难,只要有正当理由,申请一般可获批准。信中提到的马碧荷,是我的同乡姐姐,曾与我们在小北路小石新街租 住过同一座房子,她就是不久前申请赴港的。还有我的几位男同学,包括和我一同来广州读书并同租住一室的台山学友,申请手续都办得 十分顺利。如果我步他们的后尘,成功的几率相当大。
当时,如果我申请赴港,还有一个有利条件,就是亲戚的关照。我的舅母李美珍和表兄伍致(志)和几年前从台山去香港,如今已 在九龙买了房子。舅母和表兄来信说,给我留了一个房间,让我到香 港读书居住。
父亲信中提及我与志和表兄通讯的事,指的就是我写信向表哥 询问香港的情况。看来,父亲强调的是香港谋生困难的一面,他并不 赞成我去。这在当时,与我的想法是吻合的,我其实并不愿意到香 港去。实际上,当时的香港不像现在这么发达,环境比广州还差。就 读书、居住而论,并非理想之地。正因为如此,1957年暑假,我班上 到香港探亲的同学都不愿意留在那里。同时,我对在内地升学满怀信心。“家有老,不远游。”母亲体弱多病,也是我不能离开广州的理由。
到1957年,姨母已经50多岁了。姨母伍惠琼(别名惠平、锦平)的丈夫黄松德,字世显,五十区璋背村人,1920年左右赴南美洲秘 鲁首都利马谋生。他1924年左右与姨母结婚后,夫妻曾到广州度过 蜜月。姨丈返回秘鲁后,姨母即被外家召回,让她在五十墟居住。193 6年在河南街买地建楼,一切由我的归侨外公伍于炳包办,建成后冠 名仁德堂。姨丈旅居秘鲁后,一去不复返,丢下姨母一个人在家,几 十年守着一栋两层的大楼房,犹 如守活寡一般,十分孤单凄苦。像她这样不幸的侨眷妇女,在台 山不知有多少 !
仁德堂黄鹄摄(2011)
仁德堂位于五十墟河南街。当年的精心设计、精良 的用料,确保了建筑质量。优质青砖、英国水泥、南洋坚 木坤甸的屋梁和桁、桷、门窗,使楼宇历久常新,至今仍 可反映出中西合璧的台山侨乡建筑特色。
小时候我所见过的一幕,经久难忘。
大约是1948年,秋风习习 ,凉意袭人,一个微胖的少妇赤 裸裸地站在五十墟小河边的沙 滩上,飞舞着白色大毛巾,搔首 弄姿,又蹦又跳,又哭又笑,口 中念念有词… 好奇的人们一 打听,原来是附近某村“发花癫 ”的“金山婆”。“金山婆” 是对侨属老少妇女的通称;所 谓“发花癫”,是指女人想男人 而发了狂。听说这个“金山婆 ”出嫁后没几天,老公就去了美 国罗省。她单身独居青砖大屋,孤灯难眠。她思念老公,天天想 ,日日盼,春去又冬来,一年又 一年,本是夫妻恩爱的情景,不知怎么却使她乱了性。这样想呀想,就想傻了。最近五十墟来了一个看相算命的外江佬,在北盛街开了一 个小店,专钓“金山婆”。这个傻乎乎的侨妇果然上钓。她第一次去 算命,就被骗上了床。第二次,她按照算命佬的摆布,把家里的金银 首饰玉器一应带齐,送去“作法”,“求神保佑”。谁知只过了大半夜 ,拂晓之前,她还在做着美梦,算命佬就卷起她的财宝人间蒸发了… …
值得庆幸的是,姨母不是那种女人,她聪慧、坚强、自爱,没 有误入歧途。
姨母身材高挑,容貌姣好,又出过省城,见过世面,家里数她 读书最多,文墨、见识都不差。年轻时,独守空房,自然有男人追上 门来。但她像许多侨眷妇女一样,恪守妇道,把所有求爱者拒之门外。母亲和家姐的严格管教、封建礼教的束缚,更使她修炼得心如止水。她曾经多次收养儿女,希望聊解孤愁,年老也有个依靠,但均以养 不熟而告失败。这一次,她收养的是附近黄屋村一个10岁的农家男孩 ,花了一笔钱买过来,本以为可以送他入学读书。谁知他不习惯墟镇 环境,天天思念村里放牛娃小兄弟和捉鱼摸虾的生活,终于伺机逃回 家去。姨丈极少寄钱养家,姨母只在街上摆个档口,卖饼干、糖果赚 点小钱,以及收点铺租,维持生计。养子逃走,人财两空,对于她又 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姨母无可奈何,常在家自唱“木鱼”解闷。
台山侨乡有不少“金山阿伯”发财的传奇,也有无数华侨、侨 属凄凉苦楚的故事。当年流行一首歌谣:“有女莫嫁耕田人,满脚牛 屎满头尘。有女要嫁金山客,调转船头百算百。”外汇的诱惑,封建 思想观念的钳制,夺去了多少侨眷妇女的青春,埋没了多少留守女人 的一生。还有一首民谣,正是姨母一类妇女的写照 :
青春守生寡 ,
千里遥遥难共话 ,
想来想去乱如麻 !
细想他 ,
虽在天边云脚下 ,
三更还望佢回家。
无限苦闷中又幻想丈夫回家,这是许多侨眷妇女矛盾心态的 写照,也是姨母孤苦伶仃的写照。她和许多侨眷少妇一样,正是在这 种矛盾心态下遭受着痛苦折磨,无法自拔,虚度了自己的青春,寂寞 变老。父亲同情她,把她视为家中一员,时常惦记着她,所以寄钱时 往往叮嘱要分派一些给她。
链接
五十墟
五十墟是台山市一个历史悠久的侨乡墟镇,现隶属于四九镇。
四九镇、五十墟的名字,读者也许觉得很搞笑,其实用墟期命名好记实用。四九镇逢四日、九日为墟期,五十墟逢五逢十为墟期,农民赶集绝对不会忘记 或搞错。
五十墟初建于清朝嘉庆四年(1799年),民国时期因有新宁铁路经过而 闻名全国。此墟一河两岸,以石桥相连河南、河北,自然风光优美。带骑楼的商 住两用洋楼,融合了岭南建筑和西洋建筑的风格,多数是用华侨资金建成。这些 建筑虽然如今已经黯然失色,但仍可以见证往昔的辉煌。每一座楼房都有生动的 故事,弯曲的街道使小小的墟镇显得奇巧幽深。还有悠然自得的民情风俗,附近 古兜山自然保护区、北峰旅游区等山水风光,以及加拿大前总督伍冰枝等名人的 世居之地等,至今依然令人向往。
从河南街(东风街)街景可见冷清中孕育着生机。到过这里的人,无不赞 叹它那独特的侨乡墟镇风情。如果有一天,人们挖掘出围绕这个小镇的丰富史料 ,发掘出华侨文化与侨乡文化的内涵,并把街道稍为整理一番,名不见经传的五 十墟就有可能成为中国一个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