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飞越加勒比:古巴华侨家书纪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读书人本色

“如进入一间每学校读书,必是(须)知 道读书人的立场,求深造求上进,是为读书人的 木。色对于金钱的用途,还须时时谨慎。”

故事的开头,并不是1952年。在此之前的十多年间,父亲给母 亲和我写过很多信,可惜未能保存下来。

这封信是2006年我回台山永隆村老家时发现的。信笺、信封 齐全。信封是中式的,它没有邮戳,是一封托人随汇款带交的银信。当时还没有直接通汇的银行,没有国营侨批,侨汇大多是通过商业银 行寄送到香港的私人银号(钱庄),然后由银号派人带人侨乡,直 接交给收款人。这一次,父亲是在古巴通过香港的黄姓兄弟世赞先 生转来的。这封信放在老家箱底50多年,信封上留下了虫蛀的痕迹,信封、信笺字迹溶化过,显然经过水渍。这种种情况使它显得非 常珍贵。我的《古巴华侨家书故事》出版后,适逢中国侨联筹建中 国华侨博物馆,筹建处闻讯,派人前来广州 找我。我即以本信及其他三封信的原件捐赠。

明信片中的古巴街 景黄雅凡寄自古巴首都哈瓦那。黄雅凡,国际著名基因科学家,黄宝世 先生的长孙,旅居加拿大。

1952年4月的银信,寄广东省台 山县五十区永隆村。黄宝世托“走水客 ”带交550港元。信封背面有“除汇费士 担(stamp)费20元”字样。这封银信连 同信封由北京中国华侨博物馆收藏。原件尺寸:信 180mm×210mm,封740mm×165mm。

接来手札,妥收一切,勿念。藉悉汝 春季投考中学,名列廿六,经已入学读书,闻讯之余,无限快慰。我前信已经详细讲过 ,如进入每一间学校读书,是必(须)知道 读书人的立场,求深造求上进,是为读书人 的本色。对于金钱的用途,还须时时谨慎。况汝母亲在家身体多病,倘得时间许可,不 时回家照顾为要。

我上月初旬由香港世赞处付上港银三 百元,是否得收,来字报告。今由再香港世 赞处寄上港银五百五十元,到步查收,以应 学费和家用。此款我经向世赞说明,不可一次汇入汝收,成(诚)恐有意外发生,即系汝需 要款项若干,即去信香港世赞兄付回,所余存 留香港,较为妥善。据说汝外祖母年老壮健,可堪告慰。汝千祈交多少佢(她)(做)费用 为要。我目前身体安好,请勿在念。小儿卓才收读。

父宝 世上 言

一九五 二四月廿 八

我父亲黄宝世,古巴华侨。

古巴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古巴人是什么 样子,小时候,我总觉得是一个谜。父亲为什 么去古巴,而不去美国、红毛(加拿大)、 南洋,也是一个谜。实际上,直到现在,许多 人对古巴还知之甚少,知道得越少就越觉得 神秘… …

为了深人解读父亲的信,了解古巴,我阅读和观看了所有能找到的相关书籍、报 刊文章和影碟,访问了知情人。谜底露出了尖 尖角,但没有全部揭开。正因为如此,我怀着 极大的兴趣,在父亲家书的导引下,穿过历史 的隧道,走进中、古两国几十年前那个特殊 的年代,走进一个老华侨的生活领地和内心 世界… …

永隆村(黄泥头)(2011)黄泥头是个宁静的小村庄。它离台城八公里,离北峰山旅游风景区更近。图为2011年1月 的村貌。

永隆楼鹄黄摄(2005)大榕树下和祠堂是村人聚集玩乐的地方。祠堂门口书“星丽黄公祠”。“

星丽”是本村开基老祖宗的名字,他于1600年左右(明朝万历或天启年间)由新会洞口陈山村迁来。经过400多 年的子孙繁衍,到我孙子杰森一代,是 第十三代。祠堂曾于1989年重建,更名 永隆楼。乡亲公推我撰写了碑记,这篇 百字碑记被刻石置于门首。

我父亲黄宝世,1898年生于广东省新宁 县(后改台山县,现为市),名叫锡旋,“ 宝世”是他的字,也写作“保世”—按照我 们黄姓江夏堂“道、德、尊、朝、廷、世、传 、礼、义、重……”的辈分排列,他属于“世” 字辈,在兄弟中他排行老二。我们那个村子叫 永隆村。现属四九镇上朗乡,曾以盛产优质番石 榴闻名。永隆村到处都有,倒是土名“黄泥头” 既贴切,又独一无二。村中现时只有18户人家,有几户是侨眷,而全家侨居美国、加拿大、菲律 宾等国的则有七八户,是个典型的侨村。

我没有见过祖父,只是从母亲的口中知 道他属“廷”字辈,叫超廷,是一位教馆先生 ,当时村里最有文化的人。所谓“馆”,即 指“书馆”,也就是私塾。“教馆先生”就是 乡村教师。他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我三叔 名平安,旅居南洋,但一去不复返,也无书信联系。如今在台山老家 唯一可以纪念祖父的,是一个便于肩挑的轻巧原木小书柜。据说这就 是他用来装书簿、挑着到别村去教馆的行头。

右 上人像为陈宜禧先生。右下图为陈宜禧先生纪念铜像。

新宁铁路五十车站 历史图片

这个车站就在我们村边。父亲1925年出洋,应该就 是在此上车的。台山是中国著 名侨乡,父亲的岳父又是美国 归侨,这无疑都会对他产生深 刻影响。结婚后不久,他以多 年打工的积蓄,再向外家借 了一点儿盘缠,与村人黄舜 传(Fermin Wong)同赴古巴 谋生。其时父亲27岁。

由于家里穷,父亲只读过三年书,十多岁就出来做小买卖谋生。后来到五十墟1的一家药材店做伙计,一干就是八年。他勤奋好学 ,通过读医药书籍、看医生处方、拣中药,不但认识了许多字,而且 写得一手好书法。他精通业务,待客如宾,很快被提升为掌柜。

父亲长得白净帅气,在乡间被称为靓仔。人又斯文老实,聪明 好学,所以特别讨人喜欢。25岁结婚。我母亲伍美意(别名美凤、 金凤),时年20岁,出身于邻近村庄盘龙村(土名“炒米沙”)一个 华侨人家。

1920年,由美国华侨陈宜禧发起集资兴建的民办新宁铁路建成 通车。铁路贴着我们村边经过,附近还有一个车站—五十车站。来 来往往的火车,每天运载着许多来自海内外的旅客和货物,带来许多 新的信息。西风东渐,洋气人怀,这里的乡下人不再闭塞,他们时刻 思考着怎样寻找“出路”,于是就有了越来越多出洋谋生的华侨。

父亲选择古巴也许不是没有道理的。据古巴驻华使馆旅游办事 处提供的数据,“20世纪初,在古巴华侨华人有二三十万人”2。当 时之所以有这么多中国人(其中九 成是广东人)去古巴,一方面是因 为美国、加拿大正在排华,而古巴 早已结束了 “契约华工”的历史,并与当时的中国政府(清政府)签 订了条约,对移入的华侨给予最惠 国待遇;中国则允许古巴在华招募 自由移民。另一方面,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古巴都没有受到战火 的破坏,国际糖价上涨,糖产量居 全球首位的古巴得益,城乡繁荣持 续半个世纪。当时古巴正处于美国 控制下,美资投入逐渐增多,经济 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古巴成为世界闻名的商业乐土、旅游天堂,也成为美洲华侨华人聚集的中心。因此,它对中国人,特别是正在寻 找“出路”的台山人有很大的吸引力。随着中国侨民日增,古巴政府 借机提高移民费,征收标准据说相当于中国的70银元,等于父亲在五 十墟两三年的工钱。虽然如此,台山赴古巴谋生的人还是很多,四邑3地区甚至出现好些“古巴村”。比如,台山广海镇的夹水村、新会 沙堆镇的独联村等。夹水村30户人家中,11户有人去古巴,其中一刘 姓人家三代都是古巴华侨;独联村的古巴华侨曾多达700人。4

20世纪50年代哈瓦那的酒吧闻名世界

哈瓦那位于古巴岛的西北海岸,是古巴共和国的首都,也是古巴的政治、经济 、文化和旅游中心,人口超过220万。这座海港城市极具特色和韵味,古典与现代、新 大陆与旧大陆、白色与黑色、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一切都在这个阳光明媚、生机勃 勃的热带港口和谐地统一起来。如今,哈瓦那的美丽和古巴社会主义的独特、神秘,更让游客趋之若鹜。

古巴科学院古巴的西班牙建筑和美、英、法式建筑随处可见。

古巴科学院雄伟美丽,因很像华盛顿的白宫而被称 为“小白宫”,革命前是总统府。

父亲选择古巴,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侄子黄舜传的带引。黄舜传辈分低,年龄则比我父亲大,1920年就去了古巴。

父亲到达古巴初期,曾经在种植园做工,当过理发匠、西 班牙老板的私人管家,然后做杂货店小生意。他所起的西班牙文 名字“Fernando Wong”是按照古巴人姓名的习惯,把名字放在姓氏 的前面。我译作“菲那度·黄”,如果按普通话,可以译为“费尔 南多·黄”。

古巴华侨、华人、华裔与其他国家炎黄子孙的不同之处,就是 他们有一个当地语言(西班牙文)的名字。这显示他们在保持中华民 族传统的同时,与古巴民族的融合特别深。

写这封信的时候,父亲已经背井离乡27个年头了。

1952年,无论是古巴还是中国大陆,都有重大的政治风暴发生。在古巴,是巴蒂斯塔政变;在广东家乡,则是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

1952年6月1日,古巴举行新的大选。当时古巴革命党(真正党)等三大政党分别提出了自己的总统候选人。民意测验表明,古巴人 民党的阿格拉蒙特将有可能赢得胜利,而联合行动党的巴蒂斯塔没有 希望。在这种形势下,三四十年代曾经掌权的独裁者巴蒂斯塔倚仗美 国的支持于同年3月10日策动军事政变。政变上台后,公然再次实行 独裁统治。巴蒂斯塔政权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古巴人民的强烈反抗。195 3年7月26日,卡斯特罗等一批热血青年在东部城市圣地亚哥发动了 攻打蒙卡达兵营的武装起义,试图推翻独裁政权。

而在中国大陆,此时广东的土地改革也正如火如荼。在我们 乡下,农民很快被发动起来,划出了一批华侨地主。台山人多地少,历史上是缺粮县,大约三分之一的粮食要从东南亚进口,大 部分华侨地主拥有的土地并不多。他们大多的情况是,经 过1942—1943年大饥荒的教训,台山人认识到粮食的重要性。抗日战争胜利后华侨纷纷汇款回家,或趁回国探亲的机会 ,买田置地自耕或出租,以求得粮食的保障。没想到事隔 几年,就当上了 “华侨地主”,因为当时是以侨汇收入划定 阶级成分的。据统计史料记载,全县被划为地主或富农、受 到斗争和清算“剥削账”的侨眷有6453户,还错杀、错斗了 一些侨属。这是一些外来土改领导干部不理解华侨的实际 、执行政策过“左”造成的。5多年后,虽然努力落实华侨 政策,给华侨地主、富农摘了帽,但这么大的打击,在华侨 心中留下的伤痕实在难以抚平,这无疑挫伤了华侨、侨眷建 设侨乡的积极性。

与专家学者同访母校

2010年6月,著 者与北美华侨华人历史 学会的专家学者同访台 山一中。这些学者来自 美国、澳大利亚、中国 香港和北京、广州、江 门等地。赵毅雄副校 长(前排中)热情接待。

我家的“阶级成分”被定为“华侨工人”。这个家庭成分,在2 0世纪的数十年里对我有过非常直接而微妙的影响。

父亲信中说到的“投考中学”,是指1952年2月我考入台山第 一中学初中部。台山一中原名台山县立中学,1920年由旅加拿大华侨 捐款加币24.9万元开始兴建。1936年,旅美华侨又捐建了高中课室、 宿舍和图书馆,使校舍更具规模。由于良师会聚、管理严格、教学质 量好,成了远近闻名的侨乡学府。放榜那天一大早,我就从家乡锦朗 乡永隆村步行八公里到学校去。高、初中400多人的录取名单用毛笔 字端正地写在红纸上,张贴在公布栏上。我到达的时候,已经围了好 几层人。我钻过人墙,习惯地从榜首看起。看到第二十六名,“黄 卓才”三个大字赫然入目。再细看几次确定无疑后,我抑制不住强烈 的心跳,高高地跳起来,冲出人墙,向操场飞奔……初中部1500多人 考试,我能排列第二十六名,自然觉得相当满意。报考那天,我已经 参观过校园,现在,我要为自己庆祝。于是快步走出校园,来到城东 路一家早已看中的单车出租店,租了一辆单车,骑回学校去。飞快的 自行车绕着大操场兜风,一圈又一圈……突然,车子撞上了沙包,我 从车上摔了下来,车把手在小腿上划出了一道血痕,给我留下了一个 过度兴奋的教训。

回到家,我把喜讯告诉了母亲。很快,消息在全村传开—黄 泥头村出了第一个考入台山一中的“秀才”,这是一件大事啊!在这 之前,还没有任何人能到县城去读书,更不用说是全县最高学府的台 山一中了。村里的老人说:“风水佬应验了!”据说老祖宗山坟前 面有一个水潭,名叫“猫儿洗面”,风水师说是我家的风水好,要出 人才。但我心里明白,祖宗的福荫固然重要,后辈的努力更不可少。我暗暗为自己加油。

台山一中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2009年台山一中百年校庆,我满怀激情写了纪念文章。

在煤油灯下,我写信向父亲报告了被录取的喜讯。

父亲在回信中给了我三点教导 :

首先,“求深造求上进”,是父亲所赞赏的“读书人本色”,它成了我的座右铭。经历过前几年的战乱和大饥荒,我知道父母的 辛劳,看到家乡的贫穷落后,也感受到国家的积弱,自小就有许多美 好的梦想。果园里的番石榴卖不出去,掉落地上,本来香喷喷的味 道变成了“臭猫屎”,我于是想当科学家,把它榨成果汁,制 成罐头,远销各地;家乡景色美如画,童年故事很有趣,我于是想 当作家……每天晚上,村里的小朋友欢蹦乱跳,在塘基和巷头屋尾嘻 嘻哈哈,我却躲在房子里做功课、看课外书;每天早上,我总是天蒙 蒙亮就上学,为的不仅是拿到一张盖有四方大校印、洋溢着红印油芳 香的奖券,而且希望能够在早读课上把课文多读几遍。

链接

少年梦寻纱帽 山——为母校台山一中百年校庆作

青春年少,正值多梦时节。

多梦,是因为要寻梦。也许就是为了寻梦吧,1952年初春,我考入了台山 一中,一间童话般美丽的学校 !

草木葱茏的纱帽山下,宏伟壮丽的校舍依山而立,错落有致。办公楼、 南北院和男生宿舍一溜儿排开,前面是开阔的大操场和清波涟涟的大水塘,气势 恢弘,视野开阔……这里鸟语花香,书声朗朗;这里精英云集,人才辈出。严格 的校规、严谨的校风,处处体现出大校的气派、名校的风范。如此优美、如此大 器的校园,让我陶醉,令我自豪!尤其是,这里流淌着华侨自强不息爱国爱乡的 血脉,传扬着海外游子勇于探索勇于开拓的精神,让每一个学子从小树立起胸怀 世界的理想。那时还没有“地球村”这个概念,但台山一中校友早已弘扬先辈不 畏险途、漂洋过海、四海为家的传统,像蒲公英种子一样飘散到地球的每一个 角落。而在当时,具有如此强烈向外发展意识的中学,走遍五湖四海,恐怕很难 找得出第二间。在我心目中,这就是中国第一侨乡最高学府的特色 !

若问在台山一中读书的1000多个日夜,我最大的得益是什么,我一定回答 :母校不只给了我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了我外出闯荡的勇气、信心和力量。当年 礼堂楼上有一个纪念建校功臣的纪念堂。我曾在那里流连,仔细阅读为台山一中 慷慨解囊的加拿大华侨的事迹。他们多半是洗脚上田的农家子弟,擦去一脚牛屎 ,远漂到北美洲的异国他乡去谋生。不少先辈在加拿大淘金场和太平洋铁路冰天 雪地的工地倒下去了,永远不能回到中国来,但他们这一代华工依然勇敢前行,前赴后继。有了他们,才使简陋的“新宁学宫”变成巍峨瑰丽的台山中学,才有 今天如此辉煌的台山一中。

直到现在,我的相册里仍然珍藏着一张照片:我和一位同班好友站在纱帽 山上,手指前方,照片下面的文字是:“到广州去! ”

这张照片,是我毕业离开母校前夕的留影,是我人生征途上里程碑式的经 典记录。我们的手影机和拍摄技术均非上乘,但照片中那种山野苍茫、那种青春 意气、那种少年豪情,以及那余音缭绕的内心呼喊,却让所有看过这张照片的亲 人和朋友都被深深震撼和感染了 !

记得拍照那一天,我们三五知己从图书馆出来,一起登上纱帽山麓。大家 畅谈抱负,展望前程,相约未来。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要走出去:广州、香港 、美国……几个毛头小子,虽无“指点江山”的野心,却有“激扬文字”的骁勇。我们还很稚嫩,但母校和老师已经为我们的继续深造打好了基础。语文老师别 具一格的板书字体,生物老师手把手教我们用月光花嫁接甘薯,音乐老师吹奏的 西洋乐器“沙士风”,还有那十分难得的英文课(升上高中后就被无用武之地的 俄文课取代),如此等等,都为我们打开了知识宝库的大门和理想阳光的窗口。在这里,我们已经上过了最好的学校,受过了最好的教育,以后无论到哪里,都 可以有足够的胆色和力量参与竞争,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不会胆怯。

而后来,我们果真分散到海内外了,也果真实现了当年的心愿。每个人 的能力有大小,各人的成就有不同,但我们都勇敢地闯荡过、开拓过、创造过,都为社会、为人类作出了一定贡献。也许就是这个缘故,每当回到母校台山一中 ,我总要登上纱帽山,寻找自己青春的足印,回首少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重温 照片中的意境。拍照处离图书馆不远。山腰上那座图书馆,现在看来不太起眼的 西洋小筑,当年却是我尽情驰骋的知识海洋,一个最令我陶醉的乐园。记得我入 学后从那里借出的第一本书是《少年维特之烦恼》,而毕业前最后交还的,则 是《青春之歌》。怀着对未知天地的好奇心,出于追求知识的本能,各类书籍我 都喜欢涉猎,甚至连世界地图中那些遥远的山脉、河流和城市,天空中那些朦胧 的星宿,还有数学、物理、化学的古怪符号,我都想把它记熟。但当我在被窝里 借着手电筒微弱的光线读完《青春之歌》的时候,我似乎已经隐约看清了奋斗的 路向。那一晚,我做的是记者梦、作家梦。

“少年不识愁滋味。”我这个初出茅庐的乡下穷孩子,没有公子哥儿维 特那样的官场经历,也未曾尝过男女情爱的滋味,混沌未开,自然也不会有维特 那样的懊恼。所以,剩下的都是单纯,都是快乐,都是阳光。当时,楼顶被日本 飞机炸穿了一个大洞的女生宿舍楼尚未修复,土改、抗美援朝等政治运动还在轰 烈进行,入境骚扰的敌机还会偶尔掠过校园上空。饭堂规定,要先吃完半斤马铃 薯才可以盛米饭—据说是要节约大米支援前线……即便如此,我从没见过谁会 愁眉不展,谁会叫苦连天。相反,排球场上,每天响彻咚咚的扣杀声;大水塘中 心的木棚亭子里,不时传出洪亮的歌声;礼堂内,气势磅礴的铜管乐队合奏还是 那么扣人心弦!而南院和北院课室外伸手可及的玉兰花、鸡蛋花,永远飘散着淡 雅的清香。晚饭后,我和同学最喜欢到校外散步聊天,石花山麓任人采撷的橄榄 树林,石花路边只交一毛钱就任摘任吃的木瓜园,还有校门前热气腾腾的牛腩萝 卜和油炸香蕉小贩档口,自然是最有诱惑力的去处… …

直到如今,萦回在我心间的,还是如诗似画、激越澎湃的记忆。

父亲不是读书人,但深谙读书人本色。他后来在1969年12月22 日的信中说:“我青年时代住在农村,因经济问题无法求深造,我只 读了三年书,我为着生活压迫出了国做工。”这不仅是他的感慨,也 是老一代华侨共同的苦衷。台山华侨之所以源源不断地给台山一中捐 款扩建校舍、增添设备、延聘名师,就是希望子孙后代“求深造求 上进”。我如果不努力读书,不仅对不起父亲,也对不起所有的海外 侨胞啊 !

其次是“慎用金钱”。当时台山侨乡有一种依赖侨汇过游手好 闲的“二世祖”生活的坏风气。我自小不屑于此,养成了节约的习惯 ,特别是注意金钱用得其所。1951年秋季,我曾以“同等学力”考入 台山培英中学。那是一间颇有名气的教会学校,收费较高。考完试 之后,我才知道台山最好的学校是一中,因为是公立,收费也比培英 低得多。我收到了培英的录取通知书,但毅然决定放弃。我相信自己 一定能考取一中,不但可以为家里省钱,将来升学也有更多机会。父 亲这一次汇给我港币550元,他交代暂存香港友人处,让我渐次取用。这的确是稳妥的办法。

再次是照顾身体多病的母亲。这是我不容推辞的责任。我是 独子,我不照顾母亲谁来照顾?上初中的第二年,我就把母亲接到 台城,在环城东路租了一处房子住下来。母亲是个非常节俭、聪慧、 坚强的人。抗战胜利后,父亲的侨汇稍微宽裕了一点儿,她精打细算 ,量入为出,竟然能买下一片屋地来种果树,买下一片薄田增加粮食 ,目的是避免再遭到1942年那样的饥饿。1950年,同村的叔婆移民菲 律宾,把三块小小的水田交给母亲代租。土改时,就有村人想借题 发挥,欲加“剥削”的莫须有罪名给她。好在当时土改工作队和农会 的干部主持公道,她才避过一劫。其后,又有坏人造谣,说我母亲患 传染病,企图不让她打井水。我即刻带她到人民医院取得健康证明,才澄清了事实。总之,母亲这样一个弱女子,一个没有男人在家的侨 属妇女,在农村,为几分薄田终年操劳而收获不足以糊口,还常常受 到各种莫名其妙的欺负,生存环境十分恶劣。与其在家激气受罪,不 如早早离开。我上中学的第二年,熟悉了县城的环境,就在临近学校 也临近人民医院的环城东路租了一处清静房子,让母亲迁出来住。母 子互相照顾,我安心读书,回家可以吃上比饭堂好吃的饭菜;母亲很 快与街坊交上朋友,闲来海阔天空地说笑聊天,开心使她少生病,不 再那么消瘦,脸色也变得红润了。

侨汇是父亲家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回国话题共同铸成一个 突出的主题。他上个月才寄来300元港币,现在又寄来550元学费和生 活费,在当时可谓数目不菲。父亲鼓励我读书的心意表露无遗。

与校长合影陈冰玲摄

2010年11月24日,黄卓才应母校之约,为台山一中首届艺术 节作题为“散文创作”的学术讲座。这是他回到母校时与李锦桃校 长(左二)、赵毅雄副校长(左一)和小师妹谭艳萍(右一)合影留念。

1五十墟的“墟”字也写作“圩”,义同,本是农村定期集市的俗称,但侨乡的繁荣使它 的规模不亚于“镇”。此墟逢五逢十集市,故名。

2古巴驻华使馆旅游代表处,中国旅游出版社.古巴旅游指南.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0. 14 8

3邑,县。广东新会、台山、开平、恩平四县合称四邑。后加入鹤山,称为五邑。

4台山华侨志、新会独联侨刊。

5黄仁夫.台山古今五百年.澳门:澳门出版社,2000. 317;梅伟强等.五 邑华侨华人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