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教育概观(一)
——华文教育的百年历史和发展规律
彭俊
【提 要】华文教育生存于海外的多元文化环境,是具有第二语言教学特点的民族母语文化教育。本文梳理了华文教育的百年历史脉络,论述了华文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社会环境条件,探讨了华文教育的基本形态和一般发展规律。文章认为,只有顺应发展规律、把握华文教育与华人社会及其所在国家的基本关系,各国的华文教育才能顺利发展。
【关键词】华文教育 民族母语文化教育 发展规律 学校教育
〇 引言
世界华文教育源远流长,在1900年前后进入学校教育阶段,在当代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作为一门具有独立性质和特点的学科,需要进行两个方面的研究:其一,要研究华文教育的社会关系,也就是研究华文教育的生存环境和历史变化,探讨其发展规律;其二,要研究华文教育的本体问题,也就是研究华文教育的基本教学要素,把握本体特点。研究的目的是,把握发展规律,认识学科性质和特点;整合教学资源,营造教学环境,全面提高教学效率。本文重点论述华文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社会环境条件,梳理华文教育的百年历史脉络,探讨华文教育的一般发展规律。
一 华文教育与华人社会
1.1 世界华人的分布和华文教育的重点地区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社会的地方就有华文教育。根据《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的相关统计,海外华侨华人广泛分布于五大洲的143个国家,具体为:33个亚洲国家,26个欧洲国家,38个非洲国家,11个大洋洲国家,35个美洲国家。
华人人口排名前20位的国家为:
1.印度尼西亚 7 261 984
2.泰国 7 254 261
3.马来西亚 6 114 900
4.美国 2 909 636
5.新加坡 2 505 400
6.加拿大 1 413 952
7.秘鲁 1 300 000
8.越南 1 220 566
9.菲律宾 1 096 169
10.缅甸 1 018 074
11.俄罗斯 998 000
12.澳大利亚 573 468
13.日本 487 570
14.柬埔寨 321 180
15.英国 243 258
16.法国 227 497
17.印度 180 984
18.老挝 172 933
19.巴西 146 180
20.荷兰 140 182
通过了解世界华人人口的基本分布情况,我们可以知道,华文教育有一个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社会基础。从各地区华人社会的历史和发展水平来看,华文教育的发祥地和重点地区是东南亚和欧美地区。最近二十多年来,其他地区的华文教育也在快速发展。
1.2 华人社会和华文教育的缘起
华人社会是一个基于血缘、文化和族裔利益的社会群体。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界别,我们暂且做出如下定义:华人社会是指凝聚于中华文化和族裔利益、形成族裔语言文化氛围,具有族裔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成员存在的华人族裔群体。一般来说,自觉而成熟的华人社会,以文化认同和利益共同为基础,以具有华人社团、华文学校、华文报刊(华文媒体)作为基本标志。简而言之,华人社会是凝聚于中华文化和族裔利益的社会群体。
中国人的移民史虽然可以上溯数千年,但华人社会的真正形成和发展是在19世纪中期以来的大规模移民之后。早期雏形的华人社团出现在17世纪初,但当时华人的数量、经济能力、文化构成及社会处境尚不足以形成影响较大的社会气候。华人社团和华文教育在各个国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要从19世纪中期算起。19世纪中期至今,华人社会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壮大,最终确立了自己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形成了具有民族特征的华裔社会文化氛围,为华文教育提供了牢固的社会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人具有重视教育的文化传统,华文教育的起源和早期形式是私塾和义学。在华文学校建立之前,私塾、义学和学堂是世界各地华文教育的主要形式。课堂一般设在大户人家的家庭、会馆、祠堂或神庙里,主要的教学内容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以及尺牍、珠算等。历史记载,今日的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早在1690年就开办了“明诚书院”,至1899年,全印度尼西亚的义学已多达369所,学生达6 600余人。在华人早期的主要居住地,一般情况也大体如此。例如,1819年,马来亚槟榔屿华侨创办了五福书院;1829年,新加坡华侨创办了三所私塾;当时华人家庭并不算多的美国、加拿大也有私塾和义学。这种基本的、旧式的教育虽然具有局限性,但它们星罗棋布,在世界各地为提高华人社会的文化水平、增强华人社会的凝聚力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开创了华文教育的先河。
1.3 华文教育和华人社会的基本关系
伴随着日渐增强的族裔意识和文化自觉,在华人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下,华文教育由自发的私塾教育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广泛社会意义的义学、学堂和学校教育,成为华人社会的文化基石和精神支柱。从起源来看,华文教育与华人社会的基本关系是同生共长的,华人社会需要华文教育,华文教育培育华裔后代和华人社会的未来。从发展来看,华人社会的繁荣壮大决定着华文教育的无限前景。
二 华文教育的学校教育阶段
1900年前后,华文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东南亚和北美地区纷纷建立华文学校,标志着华文教育进入了正规的学校教育阶段。例如:
1888年:美国旧金山——中西学堂(现名美洲中华学校);
1897年:日本横滨——中西学校(现名横滨山手中华学校);
1901年: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中华学校;
1904年:缅甸仰光——中华义学;
1905年:新加坡——养正学堂;
1906年:中国南京——暨南学堂(即现在广州的暨南大学);
1907年:柬埔寨金边——端华学校(1918年现名);
1908年:泰国曼谷——华益学堂。
华文学校的诞生,对华人社会和华文教育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第一,华文学校更新了教学内容,丰富了课程设置,使广大华人子弟开始接受正规教育,从而全面承担起教育华人后代的责任和义务,有效地维系了华人社会的文化传承。
第二,华文学校对它前后出现的各种华文教学形式都有引导、示范和推动作用,领导和代表着华文教育的百年主流。华文学校使华文教育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道路,它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也为各国华文教学组织的建立和国际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
第三,华文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为团结和发展华人社会提供了持久动力。华文学校的发展历史,是华人社会各界鼎力支持华文教育的奋斗历史,也是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发扬光大的历史。这段历史全面地揭示了华文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社会环境和条件,也全面展现了华文教育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三 华文教育的百年分期和社会环境条件
一百年来,华文教育的发展可谓艰难曲折,几经兴衰起落。为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在世纪之交的第三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1999年,上海)、第三届(1999年,马尼拉)和第四届(2001年,曼谷)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上,各国同仁从不同角度总结了本国的百年华文教育历史,比较清晰地再现了百年历史的基本脉络和多重社会历史原因。
3.1 东南亚同仁的研究举例
印度尼西亚:“从1901年巴达维亚中华会馆学校成立,到1965年苏哈托新秩序政权下令封闭全印尼外籍华侨学校为止,是印尼现代华侨教育时期。这期间,华侨教育历经了六个阶段:①草创阶段(1901—1911);②开拓发展阶段(1912—1941);③停滞阶段(1942—1945);④复兴阶段(1945—1950);⑤发展鼎盛阶段(1951—1957);⑥式微消亡阶段(1958—1965)。印尼华文教育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低谷阶段(1965—1998)和复苏再发展阶段(1999年至今)。在低谷阶段,苏哈托政权全面禁锢华校和侨团,厉行单一民族同化政策。”(徐敬能,2005)
菲律宾:创始阶段(1899—1912);扩展阶段(1912—1941);停顿阶段(1941—1945);复兴阶段(1945—1955);停滞阶段(1955—1973);转变阶段(1973—1991,华校菲化);新生阶段(1991年至今)。
缅甸:第一所华侨学校创办于1904年,30年代至“二战”前为缅甸华侨文化教育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二战”期间华侨学校均停办;“二战”后的4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是缅甸华文教育的第二个黄金时期(吴美玉,2001);60年代初至70年代是走下坡路的暗淡时期;70年代至80年代又开始复苏;90年代初期至世纪末,以第二语言为教学方针的新兴华文学校开始崛起。从此,华文教育又走上了百花齐放的康庄大道(李祖清,2005)。
泰国:“泰国的华教发展,也和东南亚其他国家一样受到世界局势及国内政治的影响。泰国华教也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灾难,惨遭扼杀,全部被封闭。战后华校争相复办,像春笋萌芽,形势喜人。”但自1932年开始的“几十年来,由于各个时期的政治因素,泰国政府对华校采取各种形势的管制手段,华校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力日强,推行‘与邻为善,与邻为友’策略。世界各国,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政策也有了明显的转变,从警戒、防范改为信任、友善。1992年,泰国政府对华教开始实行开放政策。”(丁身展,2001)
3.2 百年华文教育的五个时期
综合考察东南亚各国一百年来的华文教育历史,我们认为,客观上形成了五个时期:
1900—1937年:1900年至“二战”前的发展兴盛时期;
1937—1945年:“二战”中的衰落时期;
1945—1955年:“二战”后的再度兴盛时期;
1955—1985年:“冷战”衰落时期;
1985年至今:当代华文教育时期。
其中,1937—1945年和1955—1985年是“二战”和“冷战”迫使世界华文教育从高峰跌入低谷的两个时期。其他时期是世界华文教育的发展、兴盛时期。这个宏观分期是就总体情况而言的,各国具体情况自然有所不同。但在同受大环境气候的影响下,各国华文教育均经历了共同的起伏跌宕。
3.3 华文教育的社会环境条件
研究世界华文教育的历史,在于揭示各国华文教育历史的共同点。从百年历史来看,华文教育的生存发展受制于五大社会环境条件:
华人社会的发展水平——华人社会的经济、人数和凝聚力;
华人社会与所在国家的关系——华人社会在所在国的地位和影响;
所在国家与中国的关系——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交往联系;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综合国力和国际事务能力;
国际形势和时代潮流——战争对抗与和平合作。
这五大社会环境条件的共同作用,决定着华文教育的兴衰起落;它们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态,决定着各地华文教育的具体形态、特点及变化。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华文教育的起落变化都可以从这五大社会环境和条件中找到历史的必然性。而且,这五大社会环境和条件还将继续影响华文教育的未来发展。
我们看到,在不同的国家,华文教育的社会环境条件是不同的,需要具体分析判断。但值得强调的是,无论具体的境况如何特殊,最重要的是把握住华文教育与华人社会及其所在国家的基本关系,传承民族母语文化,建设所在国家的多元文化,培养华人社会和所在国家的人才。华文教育只有适应华人社会和所在国的需求,推动华人社会和所在国家的发展进步,才能获得自身发展的动力和空间,发挥积极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四 华文教育的基本形态和一般发展规律
一个事物的发展规律,即它与相关事物的必然联系和必然变化。所谓华文教育的发展规律,即华文教育在特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必然呈现的基本形态变化,亦即随着上述五大社会环境条件的综合变化,华文教育必然呈现的兴衰起落。
4.1 华文教育的基本形态
百年以来,各国的华文教育千姿百态,但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或基本的生存形态,从小到大无外乎以下五种:
家教和私塾;
各种语言学习班(中心);
私立学校——个人创办;
新兴的周末制中文学校;
社团创办的传统全日制华文学校。
这五种形态存在于百年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是华文教育的基本形态。考察这五种形态的内在关系,可以认为,它们的功能是相对独立的,但更多的是互补,它们是同一事物的五个层级、同一事业的五种做法。
第一,华文学校(全日制华文学校和新兴的中文学校)是华文教育的中坚力量。全日制华文学校的作用无须赘言,20世纪80年代末发端于欧美地区的新兴中文学校开辟了华文教育的新天地,已经发展成为与全日制华文学校并驾齐驱的当代华文教育生力军。以美国为例,“社区中文教育(华文教育)成为美国社会中文教育的最大阵地,远远超过主流教育系统里学中文的总人数。其中又以普通话、汉语拼音、简化字为特点的中文学校发展最快”。据全美中文学校协会的统计:“1995年,新兴中文学校为3%,全日制华文学校为68%,主流教育系统学校为29%;2001年则分别为25%,49%和20%。”(郑良根)该协会会员学校从1999年的160所增加到2005年的300多所,遍布全美国41个洲所有华人相对密集的地区,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第二,家教和私塾、各种语言学习班、私立学校,以其特有的针对性、实用性、适应性、灵活性等优势有效地满足了各类学习者的不同需求,从语言教育的社会性、普及性、多样性来看,可以说,它们撑起了华文教育的半壁江山。特别是家教和私塾、各种语言学习班,在逆境中坚持华文教育,在复苏阶段加速振兴华文教育,其意义重大。正是因为华文教育有五种教学形式,所以才具有广泛的社会适应性和顽强的生命力。例如,印度尼西亚的华文教育受禁锢最严厉,时间最长(1965—1998),但仍能快速复苏,原因何在?主要是因为家教等形式保留了一脉香火。
4.2 华文教育的发展规律
华文教育的发展规律具体表现为,五种基本形式对应五大社会环境条件的必然变化。
五大社会环境条件:国际形势和时代潮流;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所在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华人社会与所在国家的关系;华人社会的发展水平。
五种基本形式:传统的全日制华文学校;新兴的周末制中文学校;私立学校;各种语言学习班;家教和私塾。
学校教育是华文教育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各个兴衰阶段的明显标志,主要是华文学校在数量和规模层次上的变化,其次是五种形式的互动演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兴盛时期,从幼稚园、小学到中学、高中和师范教育全面发展,直至出现高等学府;衰落时期,华文学校数量减少,规模缩小,层次降低,难以为继。
第二,兴盛时期,各种形式的华文教学全面兴起,并趋向于向学校发展;衰落时期,各种形式的华文教学全面消沉,学校教育向各种形式的学习班降级,直至转为地下家教。
第三,兴盛时期,出现以学校为成员单位的全国性华教组织,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广泛开展,华文教育的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学科理论建设也得到极大加强;反之,华文教育则日趋萧条。
试以第一个兴盛时期(1900—1937)为例:学校兴办至1911年,各地华侨学校达一百多所;辛亥革命的爆发激发了办学热潮,至“二战”前夕,家教和私塾、学习班、夜校遍及各地城乡,华文学校达三千余所;一些国家还建立了师范教育,成立地区和全国性的华文教育领导组织。例如:
1907年:印度尼西亚爪哇学务总会;
1911年:荷印华侨学务总会;
1913年:马来亚华侨学务总会,缅甸华侨学务总会,菲律宾华侨教育总会;
1914年:新加坡英属马来亚华侨学务总会。
历史上各个兴盛时期都有其共同特点:以学校教育为主,直至建立全国性的教育机构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1941年3 000所;1954年4 376所;目前,学校和各种教学机构超过10 000个,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全国性的华文教育领导组织)。华文教育界一致认为,今天的华文教育正处在新的发展和兴盛时期,这个判断主要是着眼于五大社会环境条件的综合性好转,以及多种教学形式全面发展。
五 结语
从一百年来各个时期的情况来看,华文教育的五大基本教学组织形式,是华文教育体系的基本组织构成,它们各具功能和意义,共同肩负着华文教育的历史使命:在顺境下,百花齐放,学校等有规模的教学形式健康发展,共同对五大环境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在逆境中,五种类型此消彼长、进退有序,应对着五大环境的消极变化。宏观上认识这种有规律的应对变化,既有利于全面把握华文教育的发展态势,制定不同阶段的发展策略,也有利于全面加强华文教育的体系建设。今天,我们进入了汉语国际化的新时代,华文教育的历史经验对实施汉语国际推广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丁身展(2001)《泰国华教》,第一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对外交流协会文教部编,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
丁身展(2005)《略谈泰国华文教育发展现状》,第五届东南亚华文教育研讨会论文集,吉隆坡:马来西亚董教总教育中心出版社。
李祖清(2005)《新世纪缅甸华文教育发展现状》,第五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吉隆坡:马来西亚董教总教育中心出版社。
吴美玉(2001)《缅甸华文教育的历史和现状》,第二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
徐敬能(2005)《印尼华文教育和华文教学的现状、机遇和挑战》,第五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吉隆坡:马来西亚董教总教育中心出版社。
郑良根(2002)《全美中文学校协会2000—2002协会工作报告》,全美中文学校协会第四次全国大会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