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摩尔根笔记”的原始社会、文明起源观的新解读
关于“摩尔根笔记”(《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的原始社会、文明起源观,以往学界的研究虽然有所阐释,但叙述得不够充分和透彻。如前所述,在传统的唯物史观教科书中,原始社会、文明起源问题往往被忽视,文明起源理论在不少唯物史观教科书中还是一个理论上的空白。这和马克思对上述问题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深入研究形成了鲜明对照和强烈反差。本书立足于深入的文本学研究,对作为马克思“人类学笔记”核心部分的“摩尔根笔记”的核心内容(原始社会、文明起源观)做了细致、充分的阐释,将该笔记的原始社会、文明起源观概括为十二个要点:(1)物质生产的进步是原始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自然地理因素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原始人群的空间分布、生存方式、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发展水平;(3)各原始部落的发展既体现了原始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又呈现出差异性与多样性;(4)血缘纽带、公有制、共同劳动是原始社会的三大本质特征;(5)自由、平等、民主是原始共同体中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6)女性在原始社会的家庭和共同体中处于中心地位;(7)物质生产的进步是文明时代形成的根本动力;(8)私有财产是摧毁原始社会、建立文明社会的强大力量;(9)国家的形成是一个以物质生产的进步为根本动力,以私有财产、阶级斗争的发展为主要原因,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历史过程;(10)共同体的纽带逐渐松弛、人的个性获得较大发展是原始社会解体、文明时代形成的重要表现形式;(11)原始共同体的首领、富裕的共同体成员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统治阶级”的主要来源;(12)男性统治地位的确立是文明时代形成的重要标志。
本书对这十二个要点一一做了较为详细的阐释。本书对马克思的原始社会、文明起源观所做的阐释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新意,对深化学界的相关认识、充实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科书有一定的价值。值得一提的是,在笔者对马克思原始社会、文明起源观要点的阐释中,有不少要点(譬如第九点“国家的形成是一个以物质生产的进步为根本动力,以私有财产、阶级斗争的发展为主要原因,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历史过程”、第十点“共同体的纽带逐渐松弛、人的个性获得较大发展是原始社会解体、文明时代形成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学界以往虽有所论及,但阐释得不够充分、深入的。本书所做的文本学阐释不论是对深化学界关于晚年马克思原始社会、文明起源观的认识,还是对完善唯物史观教科书的原理体系,都有一定的学术意义。